国子监的贡生,那就是举人副榜,对将来的乡试很有助益,与之前的书院举荐信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明年八月就是乡试,她若是回京读书,明年八月之前还得回来,这中途奔波,也是有些不便。
原本苏轶昭的打算是留在北元府读书,一直到明年八月参加秋闱,这般便省去了来回奔波的时间。
可入国子监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国子监不同于私塾和书院,里面除了权贵子弟,便是从全国选拔的顶尖人才。
在国子监读书,同窗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听说月榜和季榜名单每次都在刷新,是很大的挑战。
更何况国子监这等庙外之堂的是非之地,与朝廷牵扯颇深,这学的可不就只是书本上的知识了。
苏轶昭想听听苏文卿的看法,于是又去了苏文卿的院子。
“若是要参加明年乡试,你的学识也是够了的。”苏文卿抿了一口茶,顿觉神清气爽。
“可你要知道,读书可不仅仅是为了明理。入国子监,自然有入的好处。”
苏文卿接着便仔细打量苏轶昭,眼中闪过莫名的情绪。
“你与为父不同,为父只想闲云野鹤,你却想入朝堂。朝堂之争,向来都是兵不血刃,谈笑间三言两语就能定你生死。更是不能行差踏错,否则就会万劫不复。”
看着苏轶昭重重地点头,苏文卿又道:“你别以为国子监就是读书之所,其实那里,是个小朝堂。”
苏文卿的话与苏轶昭所想一样,其实苏轶昭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你主意一向很正,想必已经有了决定。”苏文卿突然道。
苏轶昭点了点头,这个便宜老爹看起来还挺了解她。
“儿子还是觉得应该入国子监读书,虽说父亲也会另外请名师前来教导,但名师却也不能补足这些。”
苏轶昭对自己下场乡试很有信心,这两年李授之早就倾囊相授,她跟着李授之已经没什么好学的了。
当然,除了棋艺之外。虽说她如今棋艺进步了不少,但比起读书来说,还真不值一提。
“不错!因此为父建议你等三年再下场。”苏文卿说道。
苏轶昭诧异地看了过去,而后她思索了片刻,还是摇头拒绝道:“儿子知道父亲是想让我有把握些再下场,可我觉得无需再等了。”
这次换苏文卿惊讶了,“这么自信?”
苏轶昭笑了笑,道:“何必浪费时间?”
其实她哪里不知道等三年更有把握些?可她今年已经十二了,这古代结婚早,因此发育也早一些。
怕是再过一段时间她的女性特征就要显现,再等三年怎么可以?
就算她打算束胸,考试搜身也无需脱光,但为了以防万一,她还是打算早早就考完,这样保险一些。
第284章 又是一年春
苏文卿沉默片刻之后,便道:“既然已经做好了决定,那你就早日启程回京吧!”
苏轶昭很是讶异,“不等五哥和六哥了吗?”
“他们还要考完府试和院试,你不用在此浪费时间。等回到京城之后,就立刻进入国子监学习。明年八月就是秋闱,在七月份出发,赶回北元府。”
苏轶昭听出苏文卿话里的意思,“父亲您不和儿子一起回去?”
苏文卿摇了摇头,“你五哥和六哥还在考试,为父要等他们考完一起回去。明年的乡试,为父就不陪你一起回来了。”
以为苏轶昭会害怕一个人出远门,他接着道:“你也不必担心,为父会雇佣最好的镖师送你回京城。我身边的顾远身手不错,让他也跟着你回去。”
苏轶昭闻言点了点头,“那儿子这就回去准备行囊,过两日就出发吧!”
苏文卿点了点头,苏轶昭便告退了。
等苏轶昭离开之后,苏文卿挠头,原本他想让小七再等三年下场,可小七却是等不及了。
那自己怎么办?一想到到时候小七中举,那自己岂不是要与小七平起平坐?
老子是举人,儿子也是举人,这多尴尬?
若是小七还要继续考会试和殿试,那自己走出去还有何脸面?
第一次,苏文卿开始觉得自己的身份低了。
“要不然,我也下场会试?总不能让别人说老子不如儿子吧?”苏文卿嘀咕道。
守在书房外的顾远闻言很是诧异地看了过去,老爷一向要脸,这话要是让老太爷听到,想必都要乐疯了吧?
“可老子与儿子也不可一同下场,不成!不成!失策了。”苏文卿摇头叹息道。
......
康隆十一年,春!
几匹骏马奔驰在官道上,鲜衣怒马的少年们快到前方岔路之时,勒住缰绳,将马速放慢下来。
枝繁叶茂的槐树下,一名骑着黑色骏马的少年回头张望,当听到马蹄声越来越近,这才回过头来。
他放眼望去,前方山脚下坐落着大大小小的屋舍。
山清水秀的田园里,佝偻着背脊的农夫正在劳作,一副农家悠闲的景象。
收回视线,看向路旁不知名的野花,顿时心情又好了几分。
“轶昭!怎么样?这里景致不错吧?”
身后传来爽朗的笑声,一名较为年长的少年骑马从后面跟来。
苏轶昭阖眼沐浴着春风,不禁笑着道:“景致是不错!不过你待会儿可别心疼你家庄子上那两颗瓜。”
江永年哈哈一笑,“你以为他们是想吃我那两颗瓜,其实他们是馋我庄子上的野味而已。”
苏轶昭但笑不语,她刚才说的瓜是西瓜。
现在是盛春,风和日丽,天气回暖,正是郊外踏青的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