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消息突然传到咱们耳朵里,肯定是背后之人别有用心。”
四皇子思忖良久,而后又道:“怕是有人在伺机而动,想坐收渔翁之利。”
“既然如此,那您就将水搅得再混些。”闻先生摇着折扇胸有成竹地道。
“先生心中有了人选?”四皇子挑眉问道。
“那儿,不是还有个闲人吗?”闻先生将折扇对准了北城的方向,笑得一脸神秘。
四皇子心下一震,“你是指京安世子?”
他随后摇了摇头,“可听闻他的病不能离开法源寺,必须得与那紫鸠花相伴。”
“不是说已经研究出了紫鸠花栽种的法子?只需带着药丸子,其实也无需太过焦虑吧?”
闻先生知晓西域带回来的紫鸠花难活,目前还存活的不多。
而京安世子的药引必须得用紫鸠花,不过前几日太医院的周院判已经在古籍上找到了紫鸠花的习性和特点。
即便是栽种的条件再苛刻,存活率也肯定比之前要高多了。
四皇子点了点头,道:“只要紫鸠花不再那般稀有,制作汤药足够,那京安世子就无需时时刻刻吸收紫鸠花的花粉。”
“只是,父皇会同意吗?”
父皇一直忌惮端王,朝野上下,谁人不知?
将京安世子放出去,离开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父皇真的放心吗?
“您之前不是说皇上对世子起了猜疑吗?这次不正好是个机会?皇上说不定也想试探一番呢?若是有世子同行,即便出了什么岔子,咱们也能推到他的头上,这更利于咱们行事,还能挑拨他和皇上的关系。”
闻先生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这正是他用意所在。
四皇子闻言犹豫了,其实这的确是个妙计,对他是百利而无一害。
可是,他与宗泽铭好歹还有几分情谊。这么做,会不会太过无情?
闻先生一看四皇子犹豫的神情,便知道四皇子这是心中不忍。
“殿下,这妇人之仁可要不得!再说端王是什么心思,咱们还摸不透。更何况,世子也不似表面那般不问朝政,我反倒觉得他心有成算,心计颇深呐!”
四皇子皱眉,“何以见得?”
“哼!您觉得那周院判寻得古籍的时间巧不巧?只怕世子被软禁在法源寺,有些待不住了吧?”
闻先生莫测高深地笑了笑,四皇子顿时心中一震。
京城那些风风雨雨、风谲云诡之事自然与苏轶昭无关,此刻她正奋战在乡试第二场的最后一日。
“呼!”她轻呼了一口气,将最后一题的答案誊抄完毕!
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错误,便放在一旁等着晾干。
秋日里每一场雨过后,天气都会变冷几分。
昨日晚上又是一场雨,此刻苏轶昭已经添上了两层单衣。
有的考生冻得瑟瑟发抖,只能裹紧了薄被。
苏轶昭等墨迹干透了之后,就摇铃准备出号舍。
这两日一直下雨,号舍内湿气很重,她是一刻钟都待不了了,宁愿去大厅内待着。
又是第一个交卷,众人羡慕的同时,也不免心中焦虑了起来。
将收拾好的考篮拎在手上,有些重,毕竟还有些没吃完的米粮。
为防贡院内的饭菜不干净,怕吃坏肚子,苏轶昭便一直忍着,只买过一回素菜。
一个炒豆角炒的姜黄稀烂,就那么一小碟子,送来之前还被官差用筷子翻来覆去察看了几遍。
等送来之后,苏轶昭就完全没了食欲。
还有两日多,苏轶昭打算等到第三场,一考完就出贡院。
还好天气有些寒凉,否则这么多日不洗澡,她都觉得自己要馊了。
第301章 乡试的难度
和那些考生住在一起,苏轶昭平日里只能将帕子浸湿,匆匆擦擦自己的脚。
就算在号舍中,她也只敢匆忙擦拭一遍,连衣裳都不敢脱的。
脚下步子飞快,就在苏轶昭思绪万千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声音。
“苏轶昭!”
苏轶昭回过神来,只觉得这声音有些熟悉,好似在哪里听过。
她回头一看,发现竟然是这两日一直耳闻的孟令溪。
三年过去了,少年长高了不少,面容五官也比之前更为坚毅。
平心而论,孟令溪长得不差,还是个清秀小生一枚。
这三年过去,对方不但没长残,反而多了几分文人气质,还多了几分意气风发。
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种人了。
孟令溪见着苏轶昭,顿时双眼一亮。
之前就发现苏轶昭长得好,没想到三年未见对方容色更胜之前,用绝代风华来形容,绝对不过分。
苏轶昭朝对方微微一笑,而后行了一礼,“孟公子!”
孟令溪看见苏轶昭表现地非常惊喜,脸上的笑意是止都止不住,“三年未见,轶昭风采依旧。”
“过誉了,倒是孟公子你风姿更胜往昔。”苏轶昭也不过是客套两句,他们二人并无交情。
然而孟令溪却不是这么想,他快步上前,一副要与苏轶昭促膝长谈的模样。
“此次乡试,想必轶昭很有把握。”
“把握不敢说,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对于孟令溪,苏轶昭还是有些戒备的。
不说此人品性如何,只说他背后的孟氏极有野心,还颇有些不择手段。
当初苏氏与他们孟氏并无往来,也无仇怨,孟氏都能对他们下手,可见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看着前面领路的官差停下等待,苏轶昭连忙指了指前面,随后歉意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