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传来父亲道喜的声音,让还在发懵的孟令溪回过神来,口中呢喃道:“原来这是真的!”
“是真的,溪儿,你成了乡试解元,那苏轶昭是第二名。”
孟顺林也是欣喜万分,溪儿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这也说明首辅大人用心了。
想起苏轶昭,孟顺林甚至认为大长老的话有些危言耸听。连乡试都屈居人后,日后只会被溪儿踩在脚下。
他也终于体会到了祸福相依的意思,留着苏轶昭也不错,这能大大激励溪儿的潜能。毕竟没有强大的对手,是不可能不断进步的。
二人相视一眼,颇有些否极泰来,扭转乾坤之感。
而另一边的苏府也是喜气洋洋,二老太爷他们对苏轶昭是赞不绝口。
“小十七,此次乡试你得了第二名的佳绩,非常好!就连小十三都考中了进士,二十三这个名次很不错,老夫心中甚慰。”
苏轶昭有些愣神,察觉到身边有人轻推她,她连忙起身,恭敬地回道:“侄孙日后必定再接再厉!”
“好!好!”看着两名新进的少年举子,二老太爷他们连连点头。
此番喜钱已经撒过,对村民说过三日后举办流水席,苏轶昭他们便打算前往贡院之外了。
因为乡试前三名的文章会被张贴在榜,因此苏轶昭他们便打算去凑凑热闹,看一下别人是何实力。
“怎么了?没得解元,是不是有些泄气?”
苏轶珏看着随着马车摇摇晃晃的苏轶昭,而后笑着问道。
苏轶昭摇头,“虽然自身不断努力前行,可别人也不是止步不前。即便不是解元,但第二名也不差了啊!”
苏轶珏笑了笑,其实他还是看出了苏轶昭的失望,县试是案首,难免会对自己寄予厚望。
如今算是当头一棒,算是给苏轶昭带来一点挫折,对苏轶昭还是有好处的。
第315章 愤世嫉俗
一帆风顺可不是好事儿,如苏轶昭这样的天之骄子,就该受些挫折,日后才能心性坚定。
苏轶昭摇头,学无止境!不过是三年,孟令溪就已经超过了自己,还是不可小看任何人。
马车很快就赶到了贡院之外,苏轶昭他们下马车的时候,迎面便撞上了孟令溪。
孟令溪正和其他学子相互见礼,如众星拱月,意气风发得很。
苏轶昭看过去的时候,孟令溪脸上的笑意还未隐去。
“咦?苏轶昭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儿,众人连忙回头去看,顿时眼睛一亮。
这苏轶昭可是才貌双全的世家公子,再者此次乡试虽然没得解元,但也是第二名,可谓是前途无量。
在场有些已经在榜的考生可是人精,入仕途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人脉了。
与苏轶昭交好,反正不会吃亏就是了。
于是众人又纷纷向苏轶昭道贺,苏轶昭连忙回礼。
“恭喜孟兄成为解元!”苏轶昭笑意盈盈地走上前,向孟令溪贺喜道。
孟令溪自然是要回礼的,于是众人又是一番自荐和见礼,直到卷子张贴之时才停下来。
“来了!要张贴考卷了,咱们去拜读孟公子他们的文章。”有人见衙差将卷子拿出来张贴,立刻喊道。
“不如一同品鉴?”孟令溪对着苏轶昭做了个请的手势,而后笑着望向她。
苏轶昭颔首,与苏轶珏一同道:“孟兄请!”
三人走至榜单前,众人见状立刻让出一条路来。
“嚯!孟令溪的文章很惊艳啊!”有人忍不住感慨道。
“的确!”其他考生纷纷点头,而后有人将文章朗诵起来。
苏轶昭仔细听着,而后点了点头,孟令溪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只是,她心中有些异动,而后将疑惑压在了心里。
众人拜读过孟令溪的文章之后,便转而看向第二名的卷子。
还未品鉴,已经有急性子的考生将前面的文章看完了。
“咦?此乃上上之作啊!”
“快让咱们也看看!”后面的人挤不上来,顿时急得喊道。
“我来读!”刚才那考生有些激动地道。
然而,众人的神色却是随着这名考生的诵读,变得怪异起来。
听了一刻钟,众人是满脑子的问号。
“这样惊才绝艳的文章,屈居第二名?”有人忍不住轻声嘀咕道。
而孟令溪早已没了刚才的喜色,脸色有些发沉。
“我看上面考官的评级,明明都是最优等!”有人十分疑惑。
是啊!到底差在哪儿了?虽说之前孟令溪的文章也都是优等,可这其中明显有着差距。
就算他们做文章不如这二人,但品鉴能力还是有的。
除非二人不相伯仲,否则差异就会很明显。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些什么。
看到此处,他们觉得第一名名不符实啊!
然而碍于孟令溪的身份,众人也不好明说。
正巧那名考生已经读到最后一篇策问,然而一看之下,他惊呼了一声。
“这?最后一篇策问,竟然没有张贴?”
苏轶昭抬腿走了过去,发现最后一张果然是空白的,只是下方用朱笔写道:“此篇对本朝朝政过甚其辞,略有愤世嫉俗之嫌,不予取中。”
“不予取中?原来如此,这少了一篇,也难怪会屈居第二了。也是因为之前的文章实在出彩,否则这次乡试还真悬了啊!”
有的考生恍然大悟,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结果。他们刚才的疑惑,此刻终于有了答案。
“欸~也不能这么说,或许是少年人言辞犀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