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朱门寒贵(364)

严守愣了片刻,见苏轶昭并没有半分慌乱和心虚,不免也跟着疑惑起来。

“那就请任大人进来吧!”严守顿了顿,朝着衙役吩咐了一声。

任书林入了公堂,先是深深看了苏轶昭一眼,而后向严守行了礼,便走至左下首坐下。

他是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的官职,此次乡试考官中品级最高的。

虽说不如严守,但翰林院可是为内阁储备的,大多都是天子近臣。当然,排除那些品级实在低的。

就算是严守,也不得不给对方几分面子。

“严大人,下官与祁修撰看到的是同一张卷子。其实已经无需再审了,只需将原卷开卷校对,真相便水落石出了。”

任书林的态度十分明确,这让苏轶昭即刻明白,在其中做手脚的,必定是此人。

其他考官或许并未参与,只是想明哲保身。而这位,才是真正对她不利之人。

至于祁彬,目前还待观望。

就连苏轶珏和二老太爷也对任书林的态度感到诧异,之前的考官,除了祁彬,都是一推二五六,就怕麻烦上身。

于是他们便心中怀疑是否是祁彬在针对苏氏,二老太爷甚至在脑海中捋着祁彬在朝堂中的人脉与派系,谁料这位任学士一来,他们就立刻发现了此人的反常。

严守面上有些挂不住,但也知此人不好得罪。

“任学士,所有考生的卷子,都必须将原卷封存,直到钦派官员到来之前,不得擅自开卷。所有榜单上考生的卷子早已被归列存档了,本官也不可擅自开卷的。”

任书林立刻起身道:“严大人!如今也是事急从权,此事您之后上报朝廷,下官等也会为您作证。若只有人证,未免有失偏颇,也难以服众。”

“是啊!如今的情况,我看不把原卷拿出来,苏轶昭和苏氏也不会善罢甘休吧?”有旁观的学子道。

“的确!口说无凭啊!不如拿出来,让苏轶昭彻底死心。”有人附和道。

而后旁观的众人议论纷纷,大多数都认为应该开封原卷,还有少数人则是在对苏轶昭冷嘲热讽,说她不见棺材不落泪。

毕竟两位主考官都信誓旦旦地说苏轶昭无事生非,那就拿出原卷来,最具说服力。

严守有些为难,其实也怕牵连到自己。但一想到此事已经闹得满城风雨,若是今日不能服众,那不是影响他的名声?

“苏轶昭,本官最后再问你一句,你还是坚持自己的说法吗?你的卷子,与任学士他们看到的不一样,是也不是?”

其实严守已经开始相信任书林和祁彬了,难不成二人都要算计苏轶昭?

且一上来就说开卷校对,如此自信,此事只怕是苏轶昭说谎。

苏轶昭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大人!学生坚持己见,请大人开卷校对!”

严守胸口起伏了半晌,而后一声令下:“将苏轶昭的卷子拿来,开卷校对!”

等待的心情是焦虑的,不过这都是对当事人来说,就如与苏氏命运相连的苏轶珏和二老太爷等人。

相反,身为直接当事人的苏轶昭,却是一脸若有所思。

而围观的众人却都伸长了脖子,纷纷交头接耳,正在议论苏轶昭。

不过支持苏轶昭的很少,只有少数人觉得苏轶昭表现如此淡定,只怕是有什么依仗。

剩下大多数人对苏轶昭并不看好,因为主考官们也是一副笃定的态度。

苏轶昭看向坐在前方淡定品茗的任书林,心中却在想着此人与孟氏和首辅有什么关系。

她之前将朝廷官员的履历、家世和明面上的朝中关系都背诵过。

这位任书林家境寻常,并非大户人家出身,与首辅毫无关系,与孟氏更是八竿子打不着。

苏轶珏看着正在思索的苏轶昭,有些如坐针毡起来。

“大人!卷宗来了!”很快衙差就来了,高声禀报道。

第326章 得了癔症

因为乡试刚过,虽然有主考官评了名次,可当今皇上对科举十分重视,因此还会派官员下来,将所过卷子再仔细核查一遍,以防作弊。

而在此之前,所有取中的卷子必须封存,直到朝廷指派的官员到了,才能开封。

如今严守要提前开卷校对,就违反了规定,不过特殊事情特殊对待,只需事后上书说明缘由,盖上涉及官员的章印便可。

苏轶昭看了过去,只见卷子被装在了一个桑皮纸制作的圆筒形纸筒中,纸筒外垂下一个小小的木牌,上面写着她的名字。

而上面的盖子贴着封条,封条上有不少官员的印章和签字,贴得严严实实的。

眼看严守就要揭开封条,公堂内却突然有一道声音如平地乍起,“且慢!”

众人立刻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位儒雅的男子站在衙门外,而刚才那一声,便是他喊的。

“你是何人?为何在公堂内喧哗?”严守停下手中的动作,而后看向此人,怒喝道。

“大人!学生便是此次乡试同考官的一名教谕,名为林成。同时也是批阅策问卷的同考官,苏轶昭的卷子,就是经过学生的手中。”

只要文人无官职在身,不管多大的年纪,面对官员,都要自称学生。

不过这不是重点,而是此人便是同考官林教谕。

苏轶昭看到他的一刹那,不禁有些愣神。

她还以为林成离开了北元府,没想到林成居然又赶了回来?

“那你入公堂内来!”既然是与此事相关的人员,严守自然不能将人赶出去。

任书林看向林教谕的目光有些错愕,前儿林成就已经返乡,此刻又为何会出现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