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七和小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苏文洲道。
这句话,她今天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说说经过吧!”苏锦荀道。
“孙儿有一事觉得奇怪,当时贡院起火,那位巡绰的指挥官杜江行事十分可疑。起初起火的那个号舍离我只隔了一间,火势朝着我这边蔓延,当时我的号舍已经起火了。”
“而我当时也是拼命呼救,可他却没有打开我的号舍,反而将其他号舍的考生先放了,对我完全置之不理。”
苏锦荀闻言皱起了眉,“此人与咱们苏氏并无瓜葛,不过朝中派系错综复杂,保不准是哪一派的,想借机除掉你。”
“那你之后如何出来的?这么大的火,号舍的门都是从外面栓上的,从里面是打不开的。”苏轶元立刻问道。
“火烧到了木门,我撞开逃出来的。”
苏轶昭想到当时的情景十分后怕,要不是她空间内放了一把尖利的匕首,她还真就有可能葬身火海了。
匕首削去一部分门框,这才能顺利撬开外面的锁栓。
“只能说是万幸了,那些躲在阴沟里的老鼠见不得光,都是些龌龊心思。”
苏锦荀冷哼,“首先怀疑的便是鄂崇明,可现在咱们也没什么证据。光凭你的口述,做不了呈堂证供。”
“此事我之后会再查,杜江是谁的人,总会露出马脚来。”
“还未恭喜祖父擢升礼部尚书!”苏轶昭不再烦恼此事,而是笑着恭喜道。
“那也是因为你的筹谋。”
苏锦荀上前拍了拍苏轶昭的肩膀,看着这个跟自己差不多高的少年,他感慨万分。
苏文洲和苏轶元有些奇怪,升官怎么又与苏轶昭有关了?
“在被困而前路未知的情况下,你竟然还能想到这些,足以说明遇事不慌,心性坚定。”
苏文洲有些奇怪地问道:“父亲,是怎么回事?”
老太爷随后将那字条给了苏文洲,当苏文洲和苏轶元看过之后,不由得生出了敬佩之心。
扪心自问,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肯定没那么镇定的。
“不过是不想浪费机会罢了!”苏轶昭摇了摇头,受了这么多苦,不得拿点利息回来?
“小七也不必这么谦虚,你这次办地不错!那些人本以为能抢了这位子,没想到掉在咱们头上了。”
苏文洲很是高兴,礼部尚书是正二品大员,是朝中除了首辅,最高的品级了。
父亲升官,那就意味着他们苏氏在世家之中的地位又升了升。
“如今翰林院正在草拟诏书,吏部办妥之后,父亲便要换衙门了。”
几人高兴地议论着,又说了几句之后,苏锦荀说起了远在江南的苏文春。
“事情很顺利,你大伯回书信过来,说是再需一个月,就能收网了。”
“是好事,三个多月了,确实应该收网了。”
苏轶昭点点头,这事儿拖得太久了,比她预料得久,可见那些盐帮有多难缠。
“今日早朝皇上还说起了会考一事,目前考生还在休养生息,皇上的意思是再等两个月,加开恩科取仕。”
苏锦荀面带笑意,这是个好消息。
就连苏轶昭和苏轶珏听了都面带喜意,本以为还要再等三年,没想到皇上求贤若渴,竟然愿意加开恩科。
“今天尽是好消息!”
苏轶元也笑了,恩科取仕可是有很大几率中的,不过这两人也无需担心这些。
可开恩科就意味着无需再等三年,对于苏轶昭这样的人才来说,早日入仕才是最重要的。
第382章 都是好消息
“都是好消息,可喜可贺!”苏文洲笑得脸上开了花,他们苏氏是越来越兴旺了。
事情讨论完毕,各人便回自己的院子了。
“小七,你等等!”
苏锦荀突然叫住要离开的苏轶昭,招手让她回来。
“我知你向来冷静,凡事都会将利益做到最大,能抓住一切机会。可你要知道,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苏轶昭有些茫然,她看着苏锦荀走到了面前。
“只有活着才最重要。”
苏锦荀又拍了拍苏轶昭的肩膀,感受到手掌下的单薄,他不禁有些心酸。
“不必如此!你是我苏家子弟,就算不殚精竭虑,我苏家也会庇佑你。”
苏轶昭总算明白了苏锦荀的意思,“祖父!您放心,有把握才这么做。”
“你可知府上多么担心你和珏儿。”
苏锦荀突然有些生气,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冷静,对家人少了几分真情实感和依赖。
苏轶昭沉默了片刻,而后道:“我以为府上会担心我的,只有月容和月秋了。”
她说着就转身退了出去,说到底,她对苏家还是没有归属感。
她承认她的目的不纯,但从刚进苏府的那一刻起,她为苏家做的,已经够多了,她问心无愧。
苏锦荀愣在了当场,突然有些酸楚。
这孩子,从小就和亲娘相依为命。亲娘死了,他被接回府中,却并未感受到一丝亲情。
厌恶他的主母,不着调的父亲,性子跋扈的兄长,还有他这个从来都是算计的祖父。
他不能否认,起初也是因为苏轶昭有能耐,这才开始重视他的。
深深叹了口气,小七过得不易。
“苏淮!小七都大了,怎么还让他住那小院子?”
苏淮一头雾水,不知怎么就突然说起了这个。
“之前大太太不是说前院儿没有其他单独的院子了吗?”
“我记得东边不是有两个小院子?让人去拾掇拾掇,打通了做他的院子。”苏锦荀干脆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