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荀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
“多谢首辅大人体恤,小孙儿身体好得很。那些恶人罪有应得,那是为民除害,应得老天庇佑。”
鄂崇明笑着点了点头,“那就看谁能走到最后吧!太过锋芒毕露,可不是好事儿。”
苏锦荀一愣,“听说首辅大人的爱徒正在参与重新编撰《大云会典》,还受过皇上好几次嘉奖,朝中对您的爱徒可是褒奖有加,如今朝野上下谁人不夸您的爱徒孟令溪是旷世之才呢?”
“要下官说,这少年闻名可是好事儿,朝廷需要有能力的少年人呐!有朝气,有想法,不会被同流合污,更不会尸位素餐。”
苏锦荀笑了,笑得耐人寻味。
然而鄂崇明却没有对苏锦荀的话感到生气,而是神秘莫测地笑了笑,甩袖往前走。
哼!不过是冰山一角,苏家这几年顺风顺水,便以为有了苏轶昭就能傲睨一世了。
苏府此刻正沉浸在主子升官的喜悦中,就连唐氏,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小七,这是各家送来的礼单,你看看,是否留下,全凭你自己做主!”
大伯母梁氏将礼单给了苏轶昭,此事她可不好做主。
苏轶昭接过礼单一看,发现都是之前名单上那些官员的姻亲和家族。
她拿过纸笔,在某些地方圈圈画画,而后又交给了梁氏。
“劳大伯母费心,这上面圈化的,将送来的礼原封不动地退还回去。剩下的人家,置办差不多的回礼就行。”
梁氏立刻会意,那上面画了圈的,就代表以后府上不必来往,多半是参与进去了。
剩下的人家以后还得来往,不好撕破脸,送去差不多的回礼,这就是全个礼数,却不帮忙的意思。
“诶!大伯母省得。”
梁氏拿着礼单却并不走,只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苏轶昭见对方面容比以往憔悴,便知这是为了孙女的事儿犯愁。
“檀儿的夫家,她家公被抓去了大理寺,还未回来,府上急得不得了。如今檀儿就在府中,回来是一顿哭诉。伯母也是实在没法,否则也不会来求你。”
梁氏怎么也没想到她也有求四房的一天,之前有多清高,现在就有多难堪。
“韩家的事儿,侄儿自然是放在心上的。檀儿是我侄女,我怎会袖手旁观?我已和皇上求情,皇上答应网开一面。不过韩大人毕竟犯了事儿,皇上不罚也不好服众。”
苏轶昭这么一说,梁氏又着急起来。
“怎么说?”
“这两年是不宜为京官了,我求了皇上让他外调,先在外历练几年,将功赎罪,再回京吧!”
苏轶昭刚说完,梁氏就如释重负地笑了。
“当真?还能做官?”
苏轶昭笑着道:“自然是的!”
梁氏连忙用帕子抹了抹眼角的湿意,“檀儿亏得好有你这个好叔叔,否则这次哪里能度过难关?待会儿我让她带着你侄女婿来谢谢你。”
“都是自己家人,不用这般。”
苏轶昭只是觉得,之前她还没中进士之时,梁氏可没这么客气。
如今一口一个侄女儿、侄女婿,生怕扯不上关系似的,叫得多亲热?
“要的,要的,你为了他们费心这么多,必须得来谢你。”
梁氏风风火火地离开了苏轶昭的院子,回去准备晚上的宴席去了。
“七少爷!”
苏轶昭听月容禀报说苏淮来了,还有些奇怪。
“小人见过七少爷!”
“苏管事不必多礼。”苏轶昭上前去扶,目光却越过他看向他身后一名长得十分壮实的少年。
“有福,还不快见过七少爷?”
苏有福上前来,恭恭敬敬地朝着苏轶昭行了礼,“小人苏有福,见过七少爷。”
“七少爷,这是小人的小孙儿,今年十八岁。跟着江湖人习得一点本事,您若是瞧得上他,那就让他留下替您做事。”
第483章 幻想
苏轶昭很是意外,苏有福虽然是家生子,但从不在苏府服侍,反正她从来没见过他。
“他从小就跟着江湖人学艺,之前还跟着镖局走过镖,对敌经验十分丰富。老爷说您如今入了大理寺,日后指不定会时常犯险,有他保护您,老爷也能放心些。”
经过苏淮解释,苏轶昭这才知道这人是苏锦荀给的。
看苏有福身上带着肃杀之气,她觉得他一定杀过人。
镖师走南闯北,杀几个劫匪不稀奇。看苏有福腰间别着的长剑,感觉比侍方厉害许多。
将苏有福留下,苏淮又让她屏退众人,这才从怀中掏出苏锦荀交给他的东西。
“这是老爷的家主信物,持此物不管是银钱还是家族势力,都随您调动。待会儿小人会将苏家的势力和产业拿给您过目,以后您只管随意取用和调动便是。”
苏轶昭很是意外,“你说这是家主信物?”
“是!老爷吩咐,这是让您暂为行家主之职,直到他驾鹤西去,您再将这些还给长房。”苏淮郑重地道。
“此事家中其他人知道吗?长房怎么说?”苏轶昭摇头,边说边将东西推了回去。
“这是老爷决定的,无需通知长房。即便长房知晓,老爷也会押下去的,他的话不容置疑,这是老爷的原话。”
苏淮看着苏轶昭面无表情的模样,接着道:“他还说不希望您将此物退还,这期间您为自己或者四房筹谋什么,他一概不管。但这担子,您暂时得接下。”
苏轶昭笑了,“要银子我有,你们口中的势力我也有,我何必接下这摊子?苏家这两年虽然走了上坡路,不过那都是表象。真正的崛起并不是靠某一人,而是靠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