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三婚辣媳妇(41)

老太太委屈的像个老小孩,跟大儿子诉委屈,秦家老二老三高兴大哥回来,同时又愧疚难当。

秦老头心里高兴,忍着没流泪,说着老婆子,“分家是商议后决定分的,你娘就是心里委屈,你二弟三弟没闹。”

在外头玩的老三老四,被邻居揪回来,老三一开始不信,看到真是他爹,扑到爹怀里哇哇的哭,哭得鼻涕眼泪、上气不接下气,话都说不出来。

秦向东低头啜泣,向南虽然高兴,又觉得没处下脚,这毕竟不是他爹,只好站远一点。

老四小北心里可难受了,三哥爹穿着军装,好英武呀,三哥有爹了,他却没有,娘不在家,他抱着招娣的胳膊,扭捏纠结,心里想娘。

亲戚朋友围着说了会话,终于散去,让老秦家一家好好叙叙。

秦老头指着向南和向北说:“这是美心带来的两个孩子。”

又指着招娣说:“这是老大媳妇。”

招娣特别害怕,怯懦懦喊了声,“爹。”马上又退回后面。

向南喊不出来,老三跑去牵老四的手,拉他过来,“你不是问我爹啥样吗,你过来自己看呀,爹可好了。”

老四一扭头,挣脱跑回招娣身后,歪头看着突然冒出来的后爹,委委屈屈的和招娣说:“大嫂,我想娘了。”

孩子认生是正常的,徐老太和大儿子说:“你看,你太严肃吓着老四了。”

秦墨生努力给老四和善的笑,老四反而跑去外头了。

秦老头看这样不行呀,和向南说:“带老四去把你娘叫回来。”

姜向南如释重负,马上出去追弟弟。

招娣更窘迫,说:“爷、奶,我去烧点热水给爹洗脸。”

堂屋里就剩老秦家人,一会姜美心就要回来,有些话,徐老太要跟大儿子说明白。

“老大,你这媳妇儿呢,以前是有点荒唐,我原先想着等你回来,你自己决定是过还是不过,后来收到电报说你牺牲了,你媳妇儿也没走,帮村里做了不少事,窑厂、瓜子厂,都是她主张办起来的,业务员也是她带起来的。”

秦老头接着说:“两个厂的效益好,今年生产队的工分值一块多,家家户户多少都分到了钱,不是你媳妇的魄力,就是我们家都要拉饥荒。”

秦墨生问道:“爹娘的意思,是认定儿媳妇了?”

大儿子是最有主见的,话少严肃,连爹娘都摸不透他的心思。

徐老太看看大儿子俊朗看不出心绪的脸,扯扯身上的新棉袄,说:“她守寡都不忘给我和你爹打棉被做棉袄,可见是真心实意的好,这样的儿媳妇都不要,还要啥样的?”

秦向东悬着心,说:“爹,家里第一件新衣服,娘是做给我的,我现在是公社的拖拉机手,招娣怀孕后,娘从没叫她下过地。”

老三一听情况不对呀,爹不会不喜欢娘吧。

他闹起来,“爹,我娘又香又美,你肯定喜欢的,我只要现在的娘,不要别的后娘。”

秦墨生弹了儿子脑门,“爹的意思,要是你娘自己要走呢?”

“怎么会,娘说过要给爹守一辈子,不走。”

秦向西把爹的脸掰过来掰过去,“娘喜欢好看的男人,爹去洗个脸,把胡子刮了吧,不然娘不喜欢就糟了。”

姜美心听到秦墨生死而复生的消息都懵了。

她穿过来脑子里涌过来那么多剧情,没提过秦墨生是诈死。

玩人也不带这样的,当然了,秦墨生没死,她觉得很好。

但现在她很不好。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个男人趁着她不在家,强行入赘到她家,她回来同样不会高兴,甚至有可能会叫他滚蛋。

这才是正常人的思维逻辑。

姜美心在给自己想退路,穿过来这半年,她办厂、帮助村里争取学校,口碑还不错,好聚好散应该没问题。

“娘,那我回去了。”

“快回去吧。”白玉竹穿着新棉袄,高兴的跟儿媳妇说:“我听说秦墨生一个月津贴七八十块,你大姐苦尽甘来了。”

分家了,还不用上交给父母,宋蕙兰羡慕道:“再婚一次比一次强,大姐怎么那么好命呢。”

被羡慕好命的姜美心,陡然看到站在房檐下的秦墨生,忍不住惊艳了一把,他收拾过了,胡子刮的干干净净,这颜值、这身段,怪不得原身一见倾心,她同样欣赏,但这婚是原身胡闹来的,姜美心正想着应对的办法。

她牵着老四的手,冲秦墨生点点头,站到厨房门口,等秦墨生先开口。

哪知道秦墨生比她还能沉得住气,明显等她先说话。

不说就不说呗,姜美心转身进屋拿上账本,说:“我去窑厂了。”

“要不今天休半天?”秦墨生开口道。

秦墨生刚回来,如果姜美心去窑厂,村里会说秦墨生给她脸色看了吧?

虽说村里人大部分友善,但尖酸刻薄爱取笑的也不少,姜美心点头,“也好。”

下午不断有乡亲们过来看死而复生回家的秦墨生,姜美心忙着烧水泡茶、上花生瓜子,时间倒也过得快。

苗巧真在厨房帮姜美心烧火,替她高兴,“美心,墨生回来,你高兴吧?”

姜美心呵呵干笑,“高兴。”

傍晚的时候,老二老三媳妇过来,韩秀君说:“大嫂,今儿晚上在老宅一块儿吃吧。”

“行呀。”姜美心说:“那我就偷个懒,吃现成的了。”

老二和老三媳妇忙着回老宅做晚饭,谢春梅嘀咕,“大嫂应该亲自下厨,在大哥跟前表现她的厨艺嘛,大嫂这路数,我实属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