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歌(210)+番外

赵沧皱着眉头,想起了仙逝的文敬太子,和刚去世的小太子。

赵家的子嗣不丰,是大忌。

“小时候看着好好的,怎么会身体不好?”

老王妃叹气:“说起来,还是那位造孽,召婉淳回京,结果路上病了一路,差点出了乱子。那孩子心里明白,倒不怎么亲近宫中。”

赵沧听得有些来气:“真是……”

但最后也没说出什么话来。

赵沧想见见赵幼澄姐弟,尤其知道陛下加封婉淳,他还是很满意的。

赵诚见了老王妃要叫一声曾祖了。

老王妃问:“怎么不见你姐姐?”

赵诚答:“这几日下雪,阿姐感了风寒,就不敢让她出门了。阿姐让我给曾祖带了秋梨膏,嘱咐您也要注意身体。”

老王妃听得笑起来,和赵沧说:“把我也当孩子哄,但凡有吃的,就惦记着我。”

赵沧也笑起来:“和你姐姐住在一起,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往后总要分府另立。”

赵诚只见过康亲王几面,对宗亲的长辈,他面上向来乖巧听话。但心里很不以为然,甚至有几分冷漠。

“是。”

赵沧见他乖巧,也偏文静。心里也放心,不是那等跋扈的性格,也不是浪荡子弟,也就不枉先帝赐他的封号,为他们姐弟安排前程。

老王妃留赵诚用了午饭,等回去时,天阴沉沉的,灰暗一片。

赵诚问吴顺:“城里有什么新鲜事吗?”

吴顺悄声说:“陵寝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听说礼部在准备采选的事。”

赵诚挑眉望了眼宫城的额方向,淡淡说:“去街上看看吧。”

快到阿姐生辰了,今年没办法给阿姐办生辰筵了,但是可以送她礼物。

十月二十九日是她的生辰,因为京中禁婚丧嫁娶,也少嬉乐,再加上她还在养病,就悄然过了。

没想到大清早收到大师兄打发人送来的一套笔墨。

接着宋宝珍居然来看她。

宝珍自成婚后,这还是赵幼澄第一次见她。

看样子过的还不错,其实看起来很好。

宝珍见她又坐在东炕上,了然问:“可是又没有听章嬷嬷的话?不爱惜自己?”

她放下笔墨笑着说:“没有,章嬷嬷不准我出门。”

章嬷嬷无情拆穿她:“下雪前就感了风寒。咳嗽才刚好。”

去年大病一场,终究还是伤了肺。稍微不注意身体就不行了。

宝珍劝她:“殿下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她笑着说:“该叫我阿鲤了,我都要叫你五嫂了。”

宝珍笑着摇头:“你表哥昨日就说今日是你的生辰,让我来看看你,我早就想来看你了。”

“傅嘉宜没闹着要来吗?”

宝珍笑说:“婆母如今有了时间,加上夫君劝说,现在寸步不离守着嘉宜,在为她物色亲事,她自然不能出门。”

赵幼澄好奇:“有合适的吗?”

宝珍摇头:“没一家她看上的,不是嫌弃门第太低,就是嫌弃郎君不够出息。夫君都有些恼了,可我似乎听说她爱慕……”

她话说到一半,又有些说不出口。毕竟背后说小姑子的小话不好。

赵幼澄点点头,宋宝珍见她了然,“你也知道?”

“知道一些,但周聿昭并非良配。望她迷途知返,早日觅得良缘。”

宋宝珍叹气:“大约是因为这个,婆母对她看到很紧,也不好让我知道,有些事也避讳着我,这才亲自盯着她。”

赵幼澄心里好笑,周聿昭安分了很多,傅嘉宜反而牵肠挂肚放不下。

那就让她的希望灭一灭。

宋宝珍:“不说这些了,今天是你的生辰,不说这些烦心事。”

宝珍好脾气,又说起裴芝玉:“听说芝玉也定亲了,是兵部吕家的郎君。听你表哥说,吕家门风很好,想来大概是和裴大人是故交。结果婆母说吕夫人和裴夫人是手帕交。可见她是有福气的。”

赵幼澄还不知道,惊讶:“当真?”

自从裴荀来过太微宫后,她再没有给裴家走过礼。

黄先生去了裴家,她也没有再过问过。

宝珍也说:“芝玉性情单纯,遇上和善的婆母,再好不过了。”

也是,裴芝玉性情单纯,若是放在寻常人家,定然不好过。

午饭的时候赵诚过来给她贺寿,送的礼物是一幅画。

她打开画,居然是东山湖的景色,连宋宝珍都说:“离开姑苏,没想到再也回不去了。”

上京城对她来说,始终是他乡。

赵幼澄看着景色,倒不是怀念,更多是感喟。

她在姑苏重新开始。没有走前世的老路。没有痴心妄想,没有那些野心,没有助纣为虐。

这已经是尽了她最大的能力了,她已经在极力阻止前世祸乱的各种可能。

诚然周家其心可诛,但周家的野心,也是慢慢养大的,不是从开始就存了谋逆窜位的野心……

赵诚见她走神,迟疑问;“阿姐不喜欢吗?”

她笑起来:“喜欢,我很喜欢,只是有些想念先生了。”

自从进京,先生再没有联系过她。

赵诚安慰她:“等明年开春,我陪阿姐去江南看阿姐的先生如何?”

赵幼澄听得好笑。但也满口答应了。

宝珍健谈,给赵诚将姑苏的景色,讲从姑苏北上,沿途的风景,让赵诚有了很多想法。

尽管太微宫闭门谢客,但一整日她还是收到很多贺礼。

连周聿昭都送了很多名贵的颜料,也不知道从哪听说她擅书画,这才投其所好。

舅舅都特意来了一趟,舅母回陇西料理家中的事情了,舅舅如今在吏部十分忙碌,不知是周聿昭故意帮忙,还是舅舅有心往上走一走。听舅舅的意思,年底的考核,舅舅怕是会升到吏部侍郎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