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平凡生活(251)
折腾了半夜,宋慧娟又看了看那小屁股,没脸上的瞧着吓人。
陈庚望出来,看那妇人靠在椅子上打盹儿,手上倒是搂得紧,一点儿没泄劲儿,手腕儿使着劲儿轻轻摇着蒲扇。
等陈庚望再进来,刚才还坐在椅子上的人就不见了,往里一看,那娘俩就近睡在了靠窗的那张小圆木床上。
妇人听到他进来,睁开眼扫了一眼,又转过身搂住了怀里的小子。
陈庚望再没说话,自躺到了大床了。
等到第二天,宋慧娟倒是和往常一般起床给他们爷几个去做饭,过不得几分钟,陈庚望也就出了门,拿着铲子去自留地里先干会儿活。
到了点儿,陈明守就打着哈欠进了灶屋,跟他娘说,“娘,我瞧明实的脸不大对,是不是发热了?”
这下,宋慧娟也不敢耽搁,撂下手里的柴火就往里屋去,也不忘交代一声,“明守,再烧一会儿,等出了烟停。”
“知了,”陈明守坐下来看着锅。
宋慧娟随意拍了两下手,就探了过去,又返回来摸摸她的,心里就提起来了,“真是烧了。”
她也顾不得什么了,朝外头喊一声,“明守。”
陈明守跑进来,就看他娘正忙着给小明实穿衣裳,“娘,咋了?”
“真是热起来了,”宋慧娟手上忙着收拾,还不忘交代着她大儿,“饭好了你先和明安吃,我带明实去后头许大夫家看看。”
“娘,我去请许爷爷,您在家先看着明实,路上受了风不成,”陈明守说完,拔腿就跑了出去。
宋慧娟打了盆冷水,湿了布巾,搭在那小脑袋上。
小明安也醒了,跑了进来,看着床上往日活蹦乱跳的小人儿这会儿红着脸迷迷糊糊的还睡着,叫也叫不醒,心里也怕得厉害。
娘俩就这么坐在床边守着小人儿,也没心思做别的,一心等着陈明守请大夫回来。
等了小半个钟头,宋慧娟来回换着湿布巾,等许大夫跟着陈明守到,一探手就说,“还好,摸着热得不厉害。”
宋慧娟怕大夫不知道自己用湿布巾给小儿用了这么久就轻易下了定论,赶忙补充,“等您来的时候一直给用着湿布巾哩。”
“这没啥,”许大夫又坐下把了脉,“明守一说,我就大差不差了,这药去煎了,分两次喝。”
陈庚望走到门口,见门大开着,往日最吵闹的时候安静如斯,又往院子里走几步,灶屋也没人,进到堂屋,才注意到人都聚在里头。
“许大夫,”陈庚望放下铲子,还没走进去,一眼就看见那妇人身旁的人了。
“庚望,”许大夫朝他点点头,继续说道,“不妨事,等把药喝了,到晌午就能退热了。”
宋慧娟很感激,收下药,也顾不得再说什么话,就喊明安,“把柜子里的竹篮子拿来。”
小明安跑过去,再回来手上就小心翼翼提着装了满满一篮子的鸡蛋,宋慧娟接过朝许大夫递过去,“教您大老远跑一趟,这几个鸡蛋您收着。”
“小孩子吃一副药的事,哪用得了这么多?”许大夫摆手不肯收。
陈庚望就接过来递了去,“教您跑的还少?都这样,您咋抓药哩?”
这么劝两句,许大夫就收下了。
等人一走,宋慧娟就进了灶屋,把锅里的饭盛出来,重新烧水煎药,又赶紧催她大儿,“你先吃,吃完赶紧去学校,可不敢晚了。”
安排好这个,又看另一个,“你也去吃,别守了,有娘看着。”
孩子被她安顿好,大人也就顾不上了,她还得看着锅里的药。
等锅里滋滋作响,宋慧娟又添了一回水熬开,这才算好了。
“明实,”宋慧娟给小人盖了层小被子,身上捂得紧紧的,把人叫醒,“快张嘴。”
“娘,”干了一夜的嗓子,又烧了半天,人没精神的很。
“诶,”宋慧娟把人放好,一手搂着,另一手端起碗,那苦味立刻就充满了屋子,“张嘴,喝一口。”
小人儿迷迷糊糊张开了口,喝了一口那小脸儿被苦得皱成了一团,“苦。”
“娘知道,”宋慧娟放下碗,掏出帕子擦了擦漏出来的汤药,“等你喝完就好了,等你好了娘带你去赶庙会,成不?”
这样和他说着话,分散了注意力,一碗药被宋慧娟喂了大半碗就喂不下去了,这么大点的孩子能喝下多少她心里有数,也就不逼着他喝。
药把人苦醒了,小捣蛋鬼这会儿老老实实的窝在床上,一刻也不许宋慧娟离开。
“娘,”小捣蛋鬼嘎巴嘎巴三两下就嚼碎了嘴里的糖,拉着他娘撒娇,“还吃,明实还想吃。”
每当这时候,宋慧娟就猛然反应过来,这个两岁的孩子不仅话说的早,连小脑袋瓜也转的快,哪像个两岁的小娃娃。
“不能吃了,”宋慧娟不再心软,“好好躺着,娘去做饭,晌午给你蒸个鸡蛋羹成不?可香了!”
“成,”小捣蛋鬼等他娘一走,腾地一下就坐了起来,教床尾的小明安看得一愣一愣。
“娘!”小明安下意识喊她娘,可小捣蛋鬼哪个傻,立刻就爬过去用一只小手捂住了他大姐的嘴,另一只小手变戏法似的,“糖!”
正在灶屋忙的宋慧娟一听见小明安喊她,就跑了进来,把那坏小子跳起来的模样看得一清二楚,两步走上前,把手探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