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世子火葬场纪实(126)

白知夏忙应:

“来了。”

韩墨蹙眉,立刻避开。

白知夏近乎慌乱的跑到沈承身边,沈承只扫一眼,便淡声道:

“我能帮的只有这么多了。”

“大人恩惠,怀恩公府铭记在心。”

沈承嗤笑:

“各取所需罢了。”

白知夏抿紧嘴唇,到底还是问出来了:

“大人,袁六郎……”

“与你何干?”

沈承嘴唇带笑,眼神却在此刻冷厉至极,满是警醒。他加快脚步离开,白知夏转头,就能瞧见偌大的空地上,摆着不知多少桌案,皇亲贵眷和世家贵族,及朝中重臣此刻都携带家眷在宴席间觥筹交错。而主位上,帝后正举杯共饮。

她按了按袖袍中放着的请罪书。

沈承径直往主坐去了。

他是天子近臣,到皇上身边回话也不引人关注。

沈承到皇上身后悄声禀报:

“爷,人来了。”

三十岁上下的威严帝王喝尽了这盏酒,沈承又道:

“带着请罪书。”

然后眼神往一处瞟去:

“爷,他今日带来随侍的婢女,是白迎的闺女。”

白知夏这时已寻了一处隐下去,只抬眼,不费功夫就看见了陆晏。毕竟以晋王府的身份,位置必然是靠近御座的。但她紧接着就瞧见陆晏身后为他斟酒的婢女,满面含羞带怯。

竟是白知棋!

白知夏惊诧,她不明白白知棋怎么混到陆晏身边,却明白陆晏为什么要带着她。

正是心头慌跳的时候,皇上起身,离得近的人立刻也起身,皇上只摆手:

“朕去更衣,你们随意。”

那些人才又坐下。

白知夏抿紧嘴唇,立刻绕着外头,往皇上所去的方向追去。

一路数次被阻,却靠着沈承给的文书畅通而去。就见桂花林中尚有一座小宫殿,皇上正在里头饮茶。

白知夏鼓足勇气,加快脚步往前去。侍卫眼见有人过来,拔剑阻拦,白知夏忙就跪下,将请罪书双手举在头顶,高声道:

“皇上!怀恩公府冤屈!”

皇上被惊动,面色沉沉的看过来。

白知夏一颗心慌的快要跳出来,她只看了一眼,便忙垂下头去。而正这时候,身后又是脚步沉沉,有一只手重重的按在肩头,白知夏咬着牙,被按的肩头一沉,随即见有人朝她手中的请罪书而来,立刻收回护在怀里,这一回头,就瞧见了按着她的,竟然是陆晏。

她大惊失色。

而眼前的陆晏浑身冷戾,杀气腾腾。

作者有话说:

第四十八章 死劫(一)

只一眼,白知夏就满心酸楚的红了眼眶,而这些在外人看来,便是惊恐。

她紧紧的将请罪书抱在怀里,朝陆晏摇了摇头。陆晏心头尖锐的疼痛了一下,脸色却越发冷戾。他探手往白知夏怀中抢去,白知夏绝望的闭眼,眼泪滚滚而下。

“大胆!”

沈承从殿内一跃而出,迅速朝陆晏攻来。陆晏轻松了接了他的招式,白知夏趁机逃离他的掌控,立刻便有人将她围上,取走请罪书,验看后呈送皇上。

这档口,陆晏与沈承快速交手数招,然后虚晃着退开了。

他看见跪在皇上脚边的白知夏,看见皇上拿起请罪书,脸色渐渐变的阴沉。他做出想要上前的举动,沈承立刻阻拦,甚至一队羽林卫在沈承的招呼下将他围住。

“陆世子这是何意?圣驾面前,难道是要行刺?”

沈承似笑非笑,语调一如既往的带着嘲弄。

而这时候,皇上已放下请罪书:

“拿下。”

沈承散漫的神情顿时凝结,身姿矫健凌厉。陆晏并未抵抗,因为圣驾面前若再抵抗,便做实了行刺之事。

白知夏不敢回头,她听见身后凌乱的脚步,也听见皇上又道:

“陆晏,这奏疏上的事情查明之前,朕想,你还是待在朕的密牢里更稳妥些。”

白知夏悚然一惊。

请罪书上只历数怀恩公府无辜,此事始末,以及效忠君王,哪里又有什么……

但她忽恍然大悟。

她下船的时候,韩墨阻拦,欺身而上与她纠缠的那么一瞬。

她震惊且颤抖的抬头,看高高在上的帝王手中的请罪书。

已经不是她带来的那份了。

她狠狠皱眉,忍下了嚎啕。

她知道他从来都是个狠心的人。但从不知道他待自己也这样狠心。自始至终,他一声也没出,皇上沉沉道:

“带下去。”

脚步声响叫人知道这是怎样多的一队人,在渐渐远去时,白知夏仿佛福至心灵,垂头余光瞥见被掩盖在人群中的陆晏,正回头望来。

她已经瞧不清他的神情。

皇上这时狠狠出了口气,垂眼看白知夏:

“白氏。”

“臣女在。”

白知夏颤抖着叩头下去,皇上不疾不徐道:

“此事若查明,你国公府功不可没。若查清是假,你该知晓白家的下场。”

“臣女,臣女明白。”

“带下去吧。”

立刻有人上前带白知夏离开。

白知夏走的时候,听到沈承的声音似有若无的传来:

“您瞧,把她放进来,一试便知……”

白知夏觉着冷极了。

中秋的夜里,风吹的骨头都是凉的。

她被径直送出了宫,走过桂花林时,里头的丝竹声仍旧美妙至极,显露着岁月静好,却让她觉着格外的讽刺。她回头看那片桂花林,那中间坐着的人里,必然有勾结西泠陷害陆晏的人,他们如今是不是觉着陆晏已经掉进了他们编织的无懈可击的陷阱?

上一篇: 柔骨娇娘在九零[穿书] 下一篇: 双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