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的小龙椅(重生)(57)

“……风大,沙子多,能把人脸划破,什么叫吹弹可破,我算是懂了。”

霍睿言只觉这番话莫名其妙,仿佛她真去过,身临其境般。

“反正这辈子,打死我也不去……才不要看到那个有疤的家伙……先下手为强,杀了他!”

霍睿言糊涂了,有疤的家伙?先下手为强?

“谁……?”

他低声问了一句,久久没听到回答,稍稍转目,惊觉她已入梦,毫不设防。

她均匀的呼吸徘徊在他肩颈处,暖暖的,柔柔的,软软的。

这一刻,他已无力分辨心头纠缠的滋味,酸甜苦辣兼之,仍教他嘴角勾起一抹愉悦弧度。

原以为,能成为顶天立地、雅正疏阔、心中自有天地的好男儿。

在她面前,他始终做不到胸襟开阔,依然计较旁的男子与她亲近。

包括被蒙在鼓里的兄长。

山路不比夜色漫长,他逐渐缓下步伐。

舍不得这只属于他一人的甜蜜,过早消散。

生于京城侯府世家,师从武林名宿,低调学艺,他隐藏身份,行走于市井山林。

经历过扶贫济困的良善,也见识过烧杀抢掠的丑恶;受到过卑躬屈膝的迎合,也遭受过冷嘲热讽的蔑视。

眼看漫山千灯随时间悄然灭了半数,他忽而明白,不论闹市中的贩夫走卒、处江湖之远的侠客,还是居庙堂之高的王侯将相,他们或长或短的人生,恰如这璀璨灯火,终有熄灭之时。

而他,理当在燃烧最热烈的年少时光中,为紧贴着他的小小女子,乃至为天下苍生,照亮长不过一生的同行之道。

纵然黑暗长夜,山路崎岖,亦有未灭灯火伴他们一路。

花灯渐弱,月色如雾围拢山野。

霍睿言身子微向前倾,背负睡得香甜的宋鸣珂,眺望时,眼神含混豪情壮志与甜蜜笑意。

他专心致志,小心翼翼走好脚下每一步,生怕惊醒背后软绵的小醉猫,是以未曾留意,桃花林外那杏黄裙裳的窈窕身影。

那位小娘子拈花簪鬓,本就一身书卷雅气的风姿,平添淡淡艳色。

她于春宵中候立多时,只为远远看上他一眼。

遗憾他沉浸在情怀与馨蜜中,浑然未觉。

…………

花朝节后没几日,因狩猎停办,大队人马提前返回。

宋鸣珂重新投入到繁忙政务中,并于三月初抽空跑了趟北山。

又是一年好时节,暖风抖落悉悉索索的花雨,侍女来往穿梭,手捧锦衣华服、金钗翠钿、滋补药材,纷纷往小库房中送去。

宋显琛因常年窝在院落里,少见阳光,鲜少活动,外加胃口不佳,肤色如女儿家呈现瓷白,身子比起同龄少年略显单薄。

他头绾双髻,簪了金蝶头花,水色褙子柔美如雨后平湖。

修过的弯眉,描过的眼角,点脂的丹唇,宛若宋鸣珂前世十三四岁的模样。

当着一众宫人之面,他朝妹妹盈盈施礼,竟让她恍惚出神。

待闲杂人等退下,宋鸣珂反过来向他下跪,被他抬手制止。

他浅笑摇头,挽她的手,上下打量,如像端详另一个自己。

余桐领裁梅、剪兰、缝菊、纫竹四名宫人端来茶水点心,退至廊下,为久别的兄妹腾出空间。

不知不觉,宋显琛在北山呆了一年有余。

起初,宋鸣珂每隔一月上山探望,其后太后谢氏常住于此,元礼定期以宫女打扮,掩人耳目来问诊,她心下稍安,加上诸事忙碌,渐渐少来。

一来好让兄长静养,二来,她担心自己老在他跟前晃,会让他反复记起失去了什么。

“哥哥最近可好?看气息,比先前精神不少。”她拉他坐到花树下的宣石上。

“书。”宋显琛勉为其难发出单音。

宋鸣珂转头看廊外竹椅上搁着一卷书册,猜出他近日在看书,心中欣慰之情油然而生。

乐意读点书消磨时间,总比像往年那样怅然静坐,看云卷云舒、花落花开要积极些。

她与他聊起春蒐,因瘴气所致,只能举办花朝节盛会,并谈及来年入夏后,计划到奔龙山举行夏苗。

“相信哥哥很快就好转,届时咱们换回身份,一起狩猎,你可不能输给我!”

她笑时,眼中如有星河流转,灿然生光。

宋显琛似被她感染了,沉静面容显露清浅微笑。

宋鸣珂叽叽喳喳说了一阵,转而去问裁梅、纫竹有关兄长的饮食起居。

这两名宫人原为她的近侍,因兄妹身份互换,才特意拨来伺候宋显琛。

前世,梅兰竹菊四人忠心耿耿。

和亲路上,年长的裁梅负责谋划出逃之事,让纫竹装病滞留,赶往霍家报信;留剪兰冒充长公主,她则与缝菊、余桐护送宋鸣珂出逃,最终死在宋鸣珂眼前。

重来一遍,宋鸣珂对裁梅最为放心,遂把看护兄长的重责全数交予她。

“裁梅,他最近为何热衷于医书?治国理论没落下吧?”

宋鸣珂想起定王爱花草,晋王喜金石、陶瓷等,宁王侧重学武……要是宋显琛来个学医,她便真要疯了。

“圣上久病未愈,大概受元医官的影响,开始对草药感兴趣,闲来命人到附近采药供他研究,但您送来的书册,他……也有在读。”

宋鸣珂不晓得该喜该忧。

尤其她折返而回,见兄长手不释卷,捧一册《普济本事方》看得入神,甚至提笔做了不少标注,她心底飘起一丝异样感。

那日,她陪他闲坐整整一下午,未再说上半句话。

缄默光阴,寸寸消解她的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