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梅采摘指南(113)

“对呀,岚岚,有些孩子只会读书没有运动神经,你又会读书又会打球,也许可以试着去争取一下。”

景新雨也如此说道。

她对岚岚有着相当大的滤镜,总觉得这孩子做什么都能做得好。这大好前途的机会,放弃实在可惜啊。

宋超仿佛找到了同盟:“对!你看你景阿姨都这么说!”

二楼扒着栏杆偷听的唐景汐,小脑袋一下就垂了下去。

唉,连她都觉得是很好的机会啊。

去省城跳舞的机会失去了,她都那么难过。

宋青岚却是有可能在全世界的瞩目中站上最高领奖台的,就像之前奥运会她好喜欢好喜欢的张怡宁那样。

飒爽英姿,身披国旗,全世界为她欢呼。

唐景汐脑子里都出现那样的画面了。

这样的宋青岚,也很好呢。

客厅里,面对两位长辈的劝说,宋青岚抿了抿唇,语气还是很平静。

“我去少年宫学球,同学就有一百多个,这还只是安市和周边的县和镇。全国我这样打球的孩子很多,我能在安市甚至全省做到数一数二,但要在全国所有的同龄人中打出头,争取只有五个的国家队主力位置,坦白说,我没有把握。”

她目光清明。

“之前三年级和彤彤的爷爷,也就是杨教练聊过要不要走职业道路。是的,我在三年级体校来招我时已经考虑过要不要走职业。杨教练说,走不到国内顶尖,只要能进国家一队,哪怕退役了靠这个名号也能打打小规模的职业联赛,例如日锦赛欧锦赛。收入在全国也是前茅,过上优渥的生活,或者开一个乒乓球俱乐部。”

宋超赶紧说:“对啊,这不是很好吗,读书同样辛苦嘛。”

宋青岚轻轻地坚定地摇头。

“如果要走职业道路,我怎么可能允许自己只满足于国一队呢。但中国这么多人,竞争只有五个名额代表国家出征的国家队主力,竞争的激烈,我很早就想过,最后还是决定放弃,而且……”

“而且这条路就算成功,我站到了山顶,但山顶只有我一个人,我希望站在山顶的时候,身边还有更多的人。”

宋超听愣住了。

景新雨同样怔了怔。

过了几秒,她点头:“……你自己能想得明白,这也很好。”

宋超:不,我还不明白,没听懂。

但他想,算了吧,女儿不想去就不去了,虽然放弃为国争光光宗耀祖的机会有些可惜,但读书也不错,女儿都能跳级的。

“还有,爸爸。”

宋青岚重新看向他。

“我也决定不跳级了,原因不太好讲清楚,但请你相信我,我想清楚了。”

宋超:“……”

突如其来的双重打击。

这天晚上,景新雨将白天八一队的人来家里的事告诉了唐信鸿。

以及宋青岚的那一大段话。

“这怎么是十二岁的孩子啊,想的好多,好成熟。”

她感慨着:“哎你说她这么小,怎么就能想得那么多呢,还说三年级就考虑过要不要走职业了……宋超都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她竟然想过了,三年级——也就十岁吧,不说汐汐了,我十岁时在干嘛啊。”

她问丈夫:“你十岁时在干嘛?”

唐信鸿一边扣睡衣的纽扣,掀开被子,躺上来,靠在床头。

“忘了,但绝对没想未来,哈哈哈哈。”

景新雨稍斜身子,靠在丈夫的肩头。

“是啊……十岁哪想得到什么未来……十岁时我爸妈也没跟我说什么未来呢。”

她还在感慨:“岚岚没明说为什么不跳级,但我现在觉得,一点问题没有。她做好决定的,肯定错不了。我一个大人,现在都好信服她啊,这个心态是不是有些不对啊?”

唐信鸿哈哈笑了几声:“岚岚是挺好,也别感慨了,岚岚不用操心的。宋超真是命好啊,你啊还是多操心汐汐吧,咱们家是不差八万块,但能靠自己上那才是真本事嘛,哎交高价啊,我还怕她进去跟不上课。”

这一下子,就把景新雨拉回了现实。

她又开始叹气:“是啊,唉。”

-

一层楼之隔,唐景汐坐姿乖巧,坐在书桌前。

桌前摊开一张纸,上面字迹整齐隽永,按一二三列好要求。

“每道题独立思考十分钟以上才能问人……”

唐景汐一个字一个字地念,抬起小脸:“为什么啊,我不会的想半天也想不出来啊。”

宋青岚站在书桌前,低下头跟她说:“因为你的思考过程,其实大脑会把记住的知识点全部过一遍,每一次思考,就是在大脑知识库反复提取出你熟悉的部分,来解答题目。”

她弯下腰,与唐景汐目光平直对上。

“以前你总是习惯一遇到不会的题就要问别人,大脑没有反复地在知识库里搜索,巩固,而且思考的时间太短,没有做到反复提取,知识点记不牢。有的学过的知识你其实是会的,但思考得少,记得不牢固,就不能做到快速提取出来用。”

她摸了摸唐景汐的小卷发:“这里有很多知识的,只是你不熟悉怎么拿出来用。只要你慢慢熟练了这个思考的过程,就会发现,原来知识点也就这些,很容易就知道怎么做题了。”

这么神奇的吗?

唐景汐将信将疑,不过一想到这是宋青岚呢,她又信心满满地点头。

“嗯!”

宋青岚从自己房间里,把书桌椅搬过来,拿出上次三班考的试卷。

握着笔,在台灯明亮柔和的光线下,一点一点在草稿纸上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