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一直在沉默着,停留在离别的情绪中一时难以自拔。
钱师傅主动开口打破沉默:“看得出来,你还挺受大家欢迎的。”
“毕竟在这里生活了三年多。”
可能是这两天情绪消耗太大,路况又不好,不知不觉中,江宁靠在座位上睡着了。
幸福和快乐不安地在他胸前的猫袋里扭了一会儿,也睡着了。
钱师傅看着这一人两猫,忍不住笑了笑,然后专注地开着车。
江宁睡了三个小时,醒来时已经是中午了。
钱师傅把车子停在路边。
江宁下车把猫绳拴在树上,然后再把四只狗狗放下来,让它们方便和玩耍。
钱师傅检查了一下,狗狗真的没有随地大小便,他松了一口气。
两人活动了一下手脚,解决一下各自的问题。
江宁在路边的水渠里洗洗手,在草地上铺了一块布,把带的饭菜拿出来摆上。
饭菜是他早上准备的,有煎饺、葱花饼、咸菜、煮鸡蛋,还有洗好的葡萄、枣子、黄瓜以及两竹筒山菊花茶。
他客气地邀请钱师傅过来一起吃,钱师傅也不客气,坐下来拿起饺子就吃。
“唔,这饺子真香,大饼也好吃。”
两人吃饱喝足,江宁利落地收拾好东西,喂完狗和猫,两人爬上车,继续前进。
四个小时后,他们下车休息,吃晚饭,中间有需要的时候就随时停下。
两人经过了一天的相处,已经熟了。话也多了起来,时不时地能聊上几句。
江宁也怕司机犯困睡觉,尽量找些轻松有趣的话题聊。有时还给他点零食吃,补充补充能量。
这么一弄,钱师傅倒觉得捎个人也挺好,好吃好喝的,还有人陪聊,枯燥无聊的旅途也不太无聊了。
这人一熟,问题也多了起来。钱师傅开始八卦起来了:“小江,那个吴尘同志跟你是什么关系啊?”
江宁谨慎地答道:“我跟他不熟,他叔在我们这儿呆了两年。”
“哦哦。”
钱师傅忍不住打量了一眼江宁,“那你之前肯定没少照顾他叔。”
“大家同在异乡互相照顾呗。”
江宁显然不欲多说。
钱师傅对江宁的观感又好了一层,他见过太多觉得对人有恩就到处炫耀宣扬,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
江宁对此却不愿意多提,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钱师傅走南闯北阅历丰富,看人很有一套,他起了结交江宁的心思,语气更比以前热络:“小江,那你的工作落实了吗?”
江宁对此也不清楚,谨慎答道:“我也不知道,先回去再说,工作能落实就落实,不能落实就在家呆着。”反正就一年时间。
两人吃过晚饭接着前进,中途还在车上加了一顿夜宵。
第二天早上卡车停靠在一个镇上,江宁下车去买了两碗馄饨六个肉包子。
两人吃了一顿热腾腾的早餐,心情不由得大好。
汽车自此进入燕都地界,钱师傅一看即将到达目的地,心情轻松许多。
他主动把家里的地址和单位的电话留给江宁,说以后有空常联系。江宁也给他留了地址,还把自己带来的特产和剩下的吃食分给他一份。
钱师傅更喜欢江宁了,执意要拐个弯把他送到家。
当江宁牵着猫猫狗狗站在姑姑家的门口时,李恒和江雪都惊住了。
李恒笑道:“你怎么来得这么快?我正打算借辆车去接你呢。”
江宁笑道:“司机师傅好心,把我送到家。”
两人帮着把狗和行李弄回家,江宁注意到姑父的气色比之前好多了,也长胖了,姑姑也是,比以前至少年轻五岁。
江雪把江宁带到他以前住的房间,贴心地说道:“你这孩子爱干净,你去洗个澡。我跟你姑父去做饭,一会儿就好。”
江宁也确实想洗澡了,拿出换洗衣裳去浴室洗澡。洗完澡,换上干净衣裳,顿觉浑身清爽。
江雪和李恒已经把饭菜端上来了。
三人时隔两年再度相见,自然有许多话要说,但一时又不知先说哪个好。
江雪和李恒两人都一个劲地劝江宁多吃。
江雪心疼地说道:“你怎么瞧着比上次瘦了,还黑了,乡下肯定很累吧?”
江宁把乡下的季节性胖瘦解释了一遍:“我这是季节性黑瘦,毕竟刚收完秋,等到冬天就变白胖了。”
李恒说起了工作的事:“你在先家里歇段时间,养养身体。工作的事,我们慢慢想办法。”
江宁不着急工作的事,“姑父,我一点也不急。真的,我这人闲得住。”一个过劳死的人最盼望的是什么?当然是清闲。
他转而问起表哥表姐的事:“表哥表姐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
江雪叹息道:“你姐过段时间应该能回来,你哥暂时回不来。”
江宁在家歇了半天,次日上午就跟着姑姑去办理户口迁入,户口先落在姑姑家。不过,今天拿不了户口本,得过两天。
江宁把材实和各种证明交上去,就跟姑姑回去了。
两天后,他顺利拿到了新户口本。
江宁感激地说道:“谢谢姑父姑姑。你们帮了我大忙。”以后等他买了自己的房子就可以把户口迁进去,再也不用怕家里那帮极品借机生事。
两人都不甚在意地笑笑,李恒动容地补充道:“这点算什么?无论帮你做什么,你这孩子都值得。”先不说多年的感情,就凭江宁在他们危难之中出手相助这事,他们能记一辈子。那个时候,江家李家那么多亲戚,可曾见谁伸出援手了?一个个都避之不及。是的,他理解大家的恐惧和害怕,但也只是理解罢了,感情是再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