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风月(134)
君瑶凑上前查看,无法辨认叶子的品种。
隋程面色一变,失声道:“观音杉!”
君瑶豁然抬头,目光凝聚锐利地凝视隋程。
永宁公主愕然不解,“这院中中新种了一株观音杉,这两日天暖了,刚发了新芽,难道这两只孔雀不慎啄食了?”
君瑶心跳微微加快,内心惊疑,面上却维持着平静。她问道:“请问公主,这观音杉是从何而来的?”
永宁公主说道:“是孟涵送的。”
孟涵?君瑶问:“是何时送的?”
永宁公主自己也记不太清楚,只含糊说:“大约是吟诗宴前几日吧。原本那宴会并没他的份儿,可他送了一株价值不菲的观音杉来,我一时高兴便收了。”
所以,孟涵也就出现在了公主府的吟诗宴上。
君瑶环视这蓊郁缤纷的花园,试图找到那株观音杉,“公主,那株观音杉在哪儿?”
永宁公主抬手一指。
君瑶顺势看过去——花影婆娑的草木间,有一株笔直的树,大约与人齐高,枝桠细小,向外扩散,其上嫩叶点点,似碧玉的繁星。
她走近查看,发现树枝低矮处,新冒出的嫩叶斑驳破碎,似被虫子啃食过。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新生的叶子,应是被两只散养的院中的孔雀啄食了。
这几日萦回在心头的疑惑,终于可以得到证实,她起身对永宁公主说道:“公主,冒犯了,在下要取一些树皮。”
永宁公主问:“可是这树有问题?”
在结果得到证实之前,君瑶不会妄下结论,她说道:“尚需要证实。”
得到应允之后,君瑶用短匕首割下几片树皮,谨慎地放入袖囊中。
“公主,吟诗宴当日,宴会中的人可有谁来过此处?”君瑶问。
永宁公主虽有些恃宠而骄,却不至于做出太出格的事。吟诗宴本就是用作消遣,只让那些人在前院即可,断然不会让人进入后院之中。
所以她十分笃定地说:“没有人来过。”
君瑶又问:“这株树被送来时,可有破损?比如被割掉树皮?”
永宁公主说:“这我就不知了。我当时只匆匆看了一眼,觉着这树也算名贵,尚可入眼,便交与管家打理了。”
吟诗宴当日的情况,君瑶已是了然于心。公主府对吃食的检测极为严格,下毒之人决然不可能会在菜品端进宴厅之前下手,唯有在宴会之中。
所以,在周齐越腹中发现的树皮,也有可能出自公主府。
“难道这两只孔雀的死,与吟诗宴有关?”永宁公主幽幽地问。
君瑶摘下一片观音杉树叶,说:“孔雀也许是误食了观音杉的嫩叶才死的。”
永宁公主半信半疑:“观音杉虽说少见,但宫中也曾有过。我却不知观音杉竟有毒。”
“这也是在下的猜测。”君瑶轻轻捏着那枚嫩叶,“公主可想办法证实一下。”
在寻常人的认知里,观音杉罕见珍贵,且生长不易,数十年才长成半大的树木。能得一株,也定然交与能工巧匠,制成奢华的器物,谁会浪费这样的珍稀拿去下毒?
“我来试我来试!”隋程几步上前,跃跃欲试,让人寻了瓷碗与喂养孔雀的蟋蟀虫蚁来。摘下观音树叶,碾成汁水兑入水中,再将虫蚁扔水里。
几只肥嫩的幼虫一入水便挣扎蠕动,半盏茶左右光景后,沉入水底不动了。
“这是当真中毒死了?”隋程晃了晃瓷碗,又沉思地说:“难道是淹死了?”
这些虫蚁的确不是生于水中,也可能是被淹死的。如此,倒不能完全证实观音杉有毒。
“公主,此事也不急于一时,在下若查出真相,便立即告知公主。”君瑶说道。
她有信心能查出真相,却不能在此时全然揭开谜底,一来担心打草惊蛇,二来担心事情生变。所以思量之后,还是认为暂缓揭开真相为好。
御赐的孔雀莫名死亡,本就十分忌讳不详。在真相大白之前,当然需要暂时隐瞒。
永宁公主面色略有不虞,却也只能压下不悦,说道:“好吧。”她睨着君瑶,倨慢地拂了拂衣袖,眼尾轻轻一挑,说:“不过你可别让本宫等太久。”
君瑶拱手行礼:“是。”
此事暂且缓下后,君瑶与隋程一同离开公主府。
自出了公主府那扇朱红奢靡的大门起,君瑶就在脑海中整理思路,重新将案情梳理一遍,试图将这桩桩件件联系到一起。
线索如丝如麻,却始终无法得出结果,关键还在于缺乏证据。
若刑部的那具尸体是周齐越,他就是这桩桩谜团之中,是最初的死者。
唐延生死不明,不知在此案中起到什么作用。若他死了,杀他的人是谁?若他没死,周齐越的尸体又为何会在他的房中?
君瑶曾大胆假设过,可这个假设有多大可能性呢?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能证实她内心的设想。
日光明晃晃的,照得眼前一片模糊。行人如水熙攘穿行,两旁杨柳杏花热闹沉醉,起伏的喧闹与市井的鼎沸,都成为被她过滤之下的虚幻之景。
“你在想什么?”隋程抬手在她眼前晃了晃,甚至用鹦鹉毛扫她的脸。
君瑶侧首避开,快速收敛心思,问:“大人,你能找到孟涵孟公子吧?”
“能是能,可我不想见他。”隋程心底依旧有些气闷,虽说君瑶已帮他出了口恶气,可一提到孟涵,他难以完全忽视心头的郁结。
“我们现在必须见到他。”君瑶说道,见他神色一变,立刻解释道:“他可能与唐延之死以及公主府孔雀死亡的案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