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南归(170)
赵令悦扫过众人,眼也含着热泪,脸却逐渐带出一种释然的,温暖的笑意,“我知道,大家都已经尽力了。我知道,你们都很辛苦。”她咬住唇,压下情绪,捏紧了背上的包裹:“公主可在关上?”
“在,是公主命末将打开关门!”
“好,你带我去见她吧。”
宋耿叹息,接过她递来的白旗,请她上前,让众人于她身后跟随。
“郡主是真的来劝降的?还是被邵军所逼?”
不待她回答,一道锋利的女声接下宋耿的话头,“谁人能逼她赵令悦服软?!”
宋耿与赵令悦齐齐望向前方。
赵琇不知何时,自己下了关内阶梯站在阶梯之处,一身寒色与天气格格不入,被火光照得两极,她走近他们,赵令悦的脚步顿在当场,连带所有人都停了下来。
赵琇扫过她男子式圆领袍上的血,眉头微皱。“你受伤了?”
赵令悦摇头,“这不是我的血。”
赵琇嗯了一声,明明刚刚还来接她,却不想被她看见自己的担心,步步接近她的同时,表情越发冷寒。
赵令悦没有退。
宋耿低首避到一边。
待赵琇停下,已与她相隔咫尺。
火把扯出的毛边落在有几分相似的侧脸上,形成一团杂乱的阴影。
她二人都站的笔直,再不似从前,嬉笑打闹。
赵绣劝她:“令悦,你入关没有问题,我已经通知你阿兄嬢嬢过来,让你们亲人团聚,但你这张嘴里,若敢对我说出劝降半个字,我将你按叛国罪,就地处死不容转圜!”
宋耿瞪住眼珠。
其余人也屏息凝神,陷于炎热风土中的凉薄死寂。
她朝绷直的赵琇一笑。
“公主不若看完我带来的东西,再做决定?”
赵琇视线落在她身上那只包袱里。
——包袱中,到底装了什么?
第71章 北雁南归(一):沉沦莹莹火把映在赵琇探究的眼眸中,似上元节赵令悦所见的花灯湖面,虽然憔悴,仍旧有风残后的独特美艳。
她见赵琇不肯信她,也不肯接过包袱,往前走了几步,忽然将手搭在赵琇肩膀上,在赵琇两片薄云般的肩胛骨一颤时,贴近她耳边,“我们是一家人啊,不是吗?”
“.......”赵琇退后一步。
竟也从话中听出一丝丝威胁。
自己曾那般伤她,以至于她当夜跳了冰河,一心寻死。
待她再被宋耿带回杨柳关,平复之后的这些日子里,夜神梦回中,也曾后悔过将她的身份说出来,将无辜的她,在船上生生撕破了。
赵琇将目光重新落回到包袱身上。
“搜过身了没有?”
宋耿抬头,“......郡主体贵,属下未敢冒犯。”
赵琇无情道:“搜她的身!检查包袱!宋将军,她是外头来的人,你怎可如此粗心不防?!”grape
“是!”宋耿硬着头皮叩手,去拿过赵令悦包袱,在地上仔细翻了一通。
赵琇的两名侍女也围住她从头到脚顺摸了个遍,连配饰也未曾放过,确定她未曾夹带什么武器,赵琇转身往城楼后方的深处走,脚边柔软的素色裙拖尾垂地,搭在灰砖面儿上。
“你跟我来。”
赵令悦跟了上去。
除了贴身侍卫,宋耿等人都识相地重回了城池上守岗。
绕了两个弯儿,赵琇将她带至一方灰麻色刷油的防水营帐。
帐中燃着樟脑香,左右搁置两盏树状灯烛,不曾放冰,只摆了凉扇,吹歪了案上的樟脑流烟。
一时,一阵樟脑木的清凉朝她扑面而来。
赵琇甩袖在桌前坐下,冷冷瞥她,“令悦,你本是我母子恩人,可如今时过境迁,你我也都变了。不是敌,也不是友。恕我,再也无法再给你好脸色。”
赵令悦笑。
“这没关系,我早想到了。”
帐中人在她示意下已尽数退出帐内,只剩下两名近身侍卫,都面无表情。
“他们不走,随侍我身旁,你不用再看他们!”赵绣冷眼落到包袱上,“什么东西?你将包袱打开吧,别再吊我胃口。”
赵令悦深吸一口气,将那包袱解开,露出里头的绢轴与几方小盒,她的手在装香囊的针线盒旁停了停,随即将一旁的卷轴打开递给她。
赵琇只看一眼,便抓握紧了,眼睫飞动,压抑着什么。
“看样子,公主也不曾忘记?”她道。
那其实不过是一张牛皮所制的国界舆图,上有大辉十六州的江山,落章为旧朝玉玺,是赵洲登基十年枢密院所新制,交给过赵洲过目,一旁的赵琇也是见过的,那年她十岁。
她抬起头,“这种旧朝之物,早该被他们烧毁殆尽,你怎还能保留?”
“原的确实已经烧毁了。这是新的,是两年前冬,官家被囚禁于霖铃宫之后,凭记忆用牛皮重新所画,由爹爹偷藏。在官家陨后,爹爹拖王献转交给我的。公主,你可有看见那朵花?它长在连云山上,像孤芳,也像你。”
赵琇的眼睛红了,开始笑:“转于王献之手?呵,那这肯定是假的!假的!”边说边将牛皮攥成一团,意图将它撕碎,可牛皮坚韧,她转而扔去地上,怒斥赵令悦:“你作假,这假的!全是假的!”
“真假难辨,可这朵花公主不认识吗?!十岁之时公主调皮,拿了官家案上的朱砂笔,随手添了一只花,说你才是江山最漂亮的妆点,为此,官家罚你将那日作业里的诗经长长地抄了五遍,你还跟我诉苦呢。”赵令悦吸了一下鼻子,”公主肯定不曾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