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洛泱道:“大家都听说棉花,并不知道如何纺线,如何做成布帛,不是亲眼所见,不会知晓到底有多珍贵。”
“用过纺车和织机,知晓棉花做出来后,如何将变成银钱,大家才会更积极地去耕种。”
说到底就是得让大家知晓全貌。
多少棉花能织成一匹布,一匹布卖多少银钱,一切清清楚楚,也就能变得更加积极。
赵洛泱读过系统里的书籍,推广一桩事并不容易,不知晓哪个环节就会出现问题,或许有人随意一句话就会功亏一篑。
看谢寡妇依旧不太明白。
赵洛泱道:“我们推行棉花种子,若是有人说,只有藩地的人才知晓如何纺织棉花,将来棉花丰收,若是不懂纺织之术,必然只能卖给藩地,到时候藩地只需用极少的银钱就能买得一批好棉花,你说想要种植棉花的人,会不会心生疑虑?”
“自己学会纺织就不一样了,手里掌握的更多,也就更加踏实。”
谢寡妇这下总算是明白了。
赵洛泱道:“我让大家去教纺织,也是想让大家将藩地的情形散出去。我们藩地是如何分田地,如何春耕的,棉花又是如何收获,大家怎么聚在一起织布,银钱如何分法,只要旁人问起,就实话实说。”
谢寡妇点头:“这个我们会。”
一切都弄明白了,后面的事办起来也就容易了,至少谢寡妇知晓该怎么去做。将藩地的事说出去,让大家知晓藩地的日子过的有多好。
谢寡妇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这两年她做事越来越有法子了,主要是女眷们也相信她,她现在除了教大家纺织,女眷们有难事也会寻她帮忙。年前王家村的妇人被打,她们就找上了门,到底让那家汉子低了头,再也不敢欺负自家婆娘。
织布、染布、做毛皮,哪个不需要女子?好多人家女子比男人赚的银钱还多,家中少了这么一笔银钱,日子必然不好过,拿捏住这一点,便能解决许多事。
谢寡妇站起身就要告辞,赵洛泱道:“我也要回村子,谢婶儿与我一同坐马车。”
谢寡妇笑得眼睛都弯起来,那敢情好,不知要引多少人羡慕。
两个人坐在车上,不说公事了,便话家常。
谢寡妇道:“杨大娘和宋先生的事何时办?”
赵洛泱笑着道:“宋大人与我爹说了几次,准备今年张罗喜事,不过也得等我奶点头。”
为了这事,宋大人只要有功夫就寻她爹说话,两个人凑在一起时间久了,大家也就看出些端倪。
谢寡妇笑道:“宋先生人好,杨大娘老来有福。”
“谢婶儿呢?”赵洛泱笑道,“可想过再嫁?”
谢寡妇的脸陡然红了,片刻之后,她忙道:“我这都……多大了,还有湘姐儿……谁又能愿意帮我拉扯孩子。”
赵洛泱道:“谢婶儿这么能干自然是有人乐意的。”
谢寡妇脑海中立即浮现出那个高大的身形,人憨厚老实、做事也麻利、勤快,每次她去王家村的时候,他总围前围后的忙乎,但那会儿她并没感觉到什么,还是他嫂子提起来……她才有些明悟,没想到她这样的岁数,还能有人愿意娶她进门。
就是不知晓,是不是真心真意,有些事就算他现在这样想,说出去了被人指指点点也就改了思量。
这样的事,她也见得多了。
第597章 心甘情愿
马车到了凤霞村,谢寡妇脸上的红晕才消。
两个人从马车上下来,谢寡妇立即又变成了里里外外一把手,转头就去织坊办事去了。
杨老太还不知道小孙女今天回来,她带着几个村子的老太太在寨子大展身手,除了做他们的奶酪之外,还将喂养马匹的事揽下了。
只因为那些马不一般,是武卫军千里迢迢找来的马种,那些马啊,分了好几批往回带,路上就走了半年多,陆陆续续加起来买了一千来匹。
可是路途毕竟太远,虽然全程都有兽医伺候着,架不住藩国也有劫路的山匪,再加上赶路的艰辛,到洮州的时候,就少了四十多匹,可给杨老太心疼坏了。
那些马是真好,别看路上掉了膘,但看着就那啥……神骏。比他们大齐的马都要高,脊背都高过她的头顶了,这么好的马当然要好好养起来,还指望着它们下马驹子咧。
杨老太每天回家的时候,都得去看看那些怀了驹子的母马,那些可是她的宝。
天将黑,村子里的老太太们才上了车往回走。
随着她们赚的银钱越来越多,冬日里都换成了骡车往返,老太太开始还会心疼,坐了些日子也就踏实了。
坐车可以回家晚些,算来算去也损失不了太多银钱,最重要的是,她们年纪都大了,没有车还咋出来干活计?
还有舍不得银钱的,杨老太霸气地决定,不肯坐车的,一律不许去干活计。她可不想带着这群人出去,没两日就病倒一片。她是想让大家赚些银钱,而不是要了大家的命。
骡车队伍最前面是杨老太坐的马车,那是杨老太孙女婿给置办的,马车就是神气,曹老太回回跟着蹭车,对外就说,她有事与杨老太商量。
“明天咱们给公马也得加点草料,”曹老太道,“我看武卫军将那些马练得挺狠,马上还披甲胄,再加上人身上那几十斤的重甲,来来回回跑几圈,给马累得够呛。”
那么高的马,都披甲往那里一站,看起来是真威武,不过想
想那些马儿也受了不少罪,曹老太就有点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