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穿来的将军丈夫在边疆养娃[七零](205)+番外
毕竟每人都分好了地段铲雪。
谁也占不了谁的便宜。
刘三棍子在这边猛铲雪,秦家兄弟也赶紧一边跺脚一边忙活地面上的雪,他们的任务也是被安排好的,没办法躲懒,也躲不了。
因为有民兵会检查,检查出他们没按规矩铲雪,就要被抓去知青点挨饿面壁背主席语录的。
秦建铭两兄弟之前为了偷懒也自作聪明地搞过小动作,都被治保主任钱襄阳识破,然后两人就被教训惨了,再也不敢耍什么小聪明。
靠山屯路面的冰雪铲到快十一点才铲完。
一铲完,验看合格后大家就赶紧各回各家,秦建军一回家就去厨房转悠,看到正戴着帽子做饭的秦彩云,慢悠悠来了一句,“以后你离刘三棍子远一点。”
说完也不管秦彩云理解还是没理解,直接就走了。
正在做饭的秦彩云一愣,然后脸色就黑了。
她听出秦建军话语里的意思,刘三棍子那个老光棍可能是看上自己打算搞歪门邪道。
呸!
秦彩云气得脸色阴沉中透着红光,她又气又怒,她一个黄花大闺女刘三棍子也敢肖想,哪怕她就算头上出了点问题也不是刘三棍子那种混混能娶的。
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自己都养不活,还天天白日做梦!
秦彩云气归气,但也明白一个道理,朱红霞现在还躺在床上修养、还需要她照顾,她在这个家就还有价值,要是哪一天不需要她照顾了,肯定会嫌弃她吃白饭。
到时候说不定谁真出得起彩礼,朱红霞不管对方是个什么人都能让她嫁人。
秦彩云只要一想到后半辈子的人生被朱红霞插手,她就察觉到了时间的紧急。
不行,得赶紧下手。
秦清曼根本就不知道因为自己的路过引发了一连串的后续事件,她跟楚楚一会的功夫就到了屯口,刚到屯口就看到阿云婶子家的男人拉着牛车过来。
牛是大队的牛,属于公有财产。
但冬季可以由村民领回家照看,草料从大队里领,照看牲口的人家得给牛做好保暖,明年开春后得把牛健健康康送回大队。
阿云婶子家条件还不错,冬季会领一头牛回家照顾,好处就是一个冬季能使唤这头牛。
但这样养牛不算工分。
大雪封山的季节,有头牛使唤,比走路方便,靠山屯除了阿云婶子家这样领牛来养,还有张红梅家也领了牲口,都是为了自身方便。
“阿云婶子,叔。”秦清曼姐弟俩看到阿云婶子两口子就打了声招呼。
屯口还有两个村民也等着坐阿云婶子的牛车进镇,听到秦清曼姐弟俩的称呼,也都对着阿云婶子两口子打起招呼来。
人不算多,爬犁够大,坐这么几人刚刚好。
楚楚小,秦清曼上车后直接就把小孩抱在了怀里,柳筐放在了爬犁上。
“清曼丫头,你这是去给你舅舅过生日?”
秀兰婶子还没上车就看到秦清曼提着的柳筐,早就好奇无比,此时上了车,特意往柳筐里看了一眼,牛车颠簸中,盖在上面的毛巾已经不再整整齐齐,也就露出了一点猴头菇。
看着稀少的猴头菇,秀兰婶子忍不住问了一句。
同时诧异地看了看秦清曼姐弟俩身上不太好看的棉衣。
秦清曼家现在过的什么日子整个屯里人都清楚,先别说卫凌送的那些让人眼红的彩礼,就是头两天拉进秦家的煤都让大家伙知道今天的秦家跟过去比早就今非昔比。
车上其他人听到秀兰婶子的话,视线也都集中在了秦清曼的柳筐里。
桂英婶子更是诧异道:“清曼丫头,你还真去给你舅舅过生日?”万家那一家人她可太清楚了,因为她今天就是去红旗农场看她闺女,她闺女嫁了个农场工人,一直是她的骄傲。
面对几人好奇的视线,秦清曼还真不能说自己是去打舅舅家的脸,只能低眉顺眼说道:“我娘在世时叮嘱我们跟舅舅家多亲近,我就这么一个亲舅舅。”
原主娘确实这么叮嘱过,要不然,原主娘也不能在月子中就操心教许莲花厨艺。
秀兰跟桂英两位婶子对视一眼,还真不好接话。
回想起秦清曼近期跟秦家其他几家的关系,她们再看看秦清曼姐弟上身上的衣服,心中有了猜想,也就没瞎参与说什么不该说的话,而是聊起了其他。
说得最多的是狩猎的事。
不到一个月就过年,要是再没天色上山今年家家户户可能就吃不上肉馅饺子了。
关系着过年的大事,一行人热火朝天地聊着。
今天不刮风,大家也不怕冷风灌进肚子,一路聊到了镇上,进镇后秀兰婶子先下了。
她小儿子在镇上铁厂上班,是吃国家粮的工人,她今天进镇给儿子带点山货,顺便也带点过年的东西回屯里,所以一进镇就跟大家分开了。
“孩他爹,你把桂英嫂跟清曼姐弟送农场门口,我先去供销社挑东西,你一会来找我。”阿云婶子对自家男人叮嘱了一句又跟秦清曼、桂英打了声招呼就下车进了供销社。
她家年后就要嫁闺女,得买很多东西,要慢慢挑。
爬犁上一下少了两人,宽松了很多,秦清曼跟桂英婶子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至于楚楚,早就在她怀里睡了过去。
小孩天天锻炼,耗费大,睡觉是最能快速恢复元气的方式。
爬犁在雪地里走非常省力,牛根本就没费什么劲,随着鞭响声,离红旗农场越来越近。
睡梦中的楚楚被鞭子抛在空中的声响惊动,睁开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