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穿来的将军丈夫在边疆养娃[七零](588)+番外
摸了摸已经在唱空城计的肚子,楚楚小心翼翼地舔了舔嘴角。
他饿了。
很饿,还是早上吃的饭。
一天没进食,胃里早就消化干净。
面对楚楚的问,秦清曼低头看着小孩揉了揉小孩的头,说道:“吃。”她跟楚楚的身体亏损好不容易养回来,绝对不能逞强。
“嗯。”
楚楚重重点头。
袁向阳这次没带几个炊事兵来,但军人都是全能的,不仅能上战场打仗,也能洗手进厨房,做饭的人手不够,一些军人也加入做饭的场地。
团结村好几百人,再加上这次前来的队伍,人数快上千,这么多人吃饭,耗费的人力不少。
村民们听说晚饭有他们的一份,赶紧主动帮忙。
不仅帮忙,还纷纷从怀里、衣兜里掏出各种各样的粮食。
紧急撤离时,正是饭点,很多人家家里是做好了晚饭的。
都饿过肚子,谁都知道吃饱饭的重要性。
撤离时,人人都眼疾手快地往衣兜里、怀里装食物,这会才能贡献出自己的粮食。
有了众人的献粮,原本不够的食物立刻充裕起来。
秦清曼知道这一情况,立刻找到准备带人出发的方鲁,一人手里塞了几个馒头,这些馒头不仅是方鲁他们的口粮,也是正在村里忙碌的袁向阳等人的晚饭。
“秦清曼同志,这里就交给你了,保重。”
方鲁把馒头塞进怀里对秦清曼敬了一礼,然后带着人进了村。
被挑选出来跟随进村起获炸=药的赵家人一个个低垂着脑袋。
他们怕死,但在方鲁这些公安的指挥下不得不跟着进村。
他们记得赵河是怎么死的。
这一夜除了小孩,没有人能睡着。
村民们担心的是有家不能回,秦清曼与留守的人员则担心意外发生,所以一晚上所有帐篷里的火堆都燃烧着,但却没有人睡觉。
天渐渐亮了。
公鸡打鸣时,村里还是安安静静一片。
这会秦清曼才松了一口气,凭她对袁向阳这些军人的了解,忙碌到现在,村里的炸=药应该起获得差不多了,估计再过一会就该有车向县城出发。
而车上装的就是起获的炸=药。
一个小时后,天渐渐放亮,秦清曼用树枝刨了刨身前的火堆,往篝火里加了几根粗大的木柴才把靠在自己身上的楚楚往一侧移了移,然后走出帐篷。
帐篷外,已经换了几次岗的军人已经不是熟悉的面孔。
看到秦清曼走出帐篷,站岗的军人敬了个礼,然后再次坚守自己的岗位。
第162章
秦清曼知道军人的职责所在, 也就没有跟他们客气,微微点了点头就站在原地眺望着前方的村庄。
因为担心出意外,营地远离团结村五里地, 这么远,就算村里发生什么意外也都能避开。
此时天刚亮, 一片雾霭笼罩着团结村。
雾霭中, 团结村若隐若现, 按照后世旅游者的目光看,非常美, 因为团结村周边不仅有田地,还有笔挺的白杨树, 这个季节的白杨树杆上的皮还没再次长好, 一眼看去, 斑驳的树干非常显眼。
“村里有消息吗?”秦清曼问站岗的军人。
“秦同志,还没有, 不过听换岗的同志说, 那边一切进展顺利, 为了不影响大家的休息,也就没有回来汇报。”一位军人轻声回答秦清曼。
“嗯。”
秦清曼微微颌首,同时对村里的情况也有了底。
想明白这一点, 她的视线往另一侧转移, 那边是团结村的后山,村里的坟山也在那个位置。
也不知道之前派去探查赵老四坟头的同志探查得怎么样。
就在秦清曼心里想着事情时, 不少帐篷里都走出了人,都是团结村的百姓。
天亮了, 大家实在是坐不住, 干脆就出了帐篷看向自己的家。
虽然因为雾霭的影响大家并不能看清村庄的全貌, 但都是团结村的人,说句不好听的,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地上哪里有根草都知道。
所以村民们都很准确地在雾霭中看向自己的家。
“秦同志,村里情况怎样了?需不需要我们帮忙?”赵正业也走出了帐篷,他跟村民们一样担心着自己的家园,见秦清曼也在帐篷外,老人家干脆走近打听起来。
“老同志,我们的军人与公安在村里忙碌了一夜,差不多快忙完了,不需要老乡们的帮忙,对了,老同志,还得麻烦你安抚一下乡亲们,让大家都别着急,再等等,等我们的人撤离你们就都能回村了。”
秦清曼耐心给众人解释。
这会看向她的目光不仅仅只有赵正业,村里人都一脸担忧地看着她。
她干脆也就请赵正业帮忙。
“秦同志,你别见外,帮忙是应该的,村里没出事就好,我们不仅担心自家的情况,也担心进村的军人跟公安同志,他们都是最好的同志。”赵正业又是感激又是敬佩地跟秦清曼说出这番话。
“老同志,那就辛苦你安抚安抚村民。”
秦清曼今天的事很多,不可能还像昨天那样细心安抚百姓,只能拜托赵正业。
“行,我这就去。”
赵正业看出秦清曼有正事要忙,赶紧走近人群安抚起大家。
嘈杂的议论声也因为赵正业的出面减少了很多。
不过大家的视线还是集中在村庄的方向。
“车,有车出村了!”
突然,一道兴奋的声音响亮地响了起来,同时他的手也指向了村庄的方向。
这下,不仅是村民们的视线都集中了过去,秦清曼跟留守人员的目光也转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