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万岁万万岁/江山为聘(180)+番外
罗必韬瞪大了眼睛,“你当年……”
宋之瑞哼道:“亲眼目睹。”
罗必韬喟了一声,“既如此,那皇上宠信她亦是有理由的。就凭她眼下敢到这金峡关来,我也得佩服她这胆色!”
“不然狄将军何至于要我亲自去亭州迎她?”宋之瑞不再多言,双腿猛地一夹马肚,也入得营去。
孟廷辉一直被士兵引到中军大帐前才下马。
这一路上,营道两侧的将兵们任是哪一个都收不住目光,直将她打量个没完没了。
朝中最年轻有为的文臣,又以女官之身入枢府治事,此番更是奉了上诏来北境谘议军政国事!
怎能不让人好奇?
帐帘起落间,才将外面的那些肆无忌惮的目光遮蔽住。
她轻喘一口气,一抬眼,就看见了正靠在矮榻上的狄念,笑道:“狄将军!”
狄念右腿胫骨负伤,行走虽是不便,可神色却仍是清爽,亦冲她笑道:“听这营中动静已有许久,却迟迟不见你至中军。”
孟廷辉看见他这安好的模样,才算是真的放下心来,抿唇道:“将军领兵,当先陷阵自是能激励士气,但又怎能不顾京中家眷,置一己之身于不顾?”
“本就不是什么大伤,你休要听宋之瑞他们乱说。”狄念毫不在意地一摆手,继而又专神盯住她,道:“北戬大军心数向来狡诈多端,此番去金峡关内议和甚是凶险,你是不是再考虑一番?”
她摇头道:“我意已决,将军纵是多说亦无用。”
章一三九 大奸(上)
狄念沉思片刻,道:“前日关内来报,道北戬朝中所派文臣已至,倘是我大平朝使亦至,便入关内北戬大营中谘议二国止战之事。”
她虽心知北戬定会如此提议,却也不露神色,点头道:“北戬大军既已败北,金峡关东西两面皆为我军所踞守,倘叫他们来我大营中议事,怕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的。”
狄念眉头紧皱,“倘叫你去北戬大营中议事,我又岂能放心?万一出了什么事儿,我将来何颜以面上?!”
孟廷辉静了静心,方道:“将军可还记得当年你我二人一同去柳旗平乱一事?彼时在柳旗城外,将军亦是不放心我孤身入城。但结果又如何?”她起身,走去看那张摊在帅案上的地图,边看边道:“倘论凶险,此去北戬大营尚不及当年入乱军城之十一。当年我既能全身而退,如今更不会出什么意外。何况我大平数万大军正屯于金峡关之外,北戬既是求和,就断不会拿我怎么样。退一万步说,北戬即便是杀了我,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狄念思忖许久,见她神情笃定,毫无动摇之意,便问:“皇上当真放心让你入关议和?”
她淡笑出声,点头道:“倘是皇上不放心,怎可能会除诏付我此命?此番计若能成,我必是大功一件,而皇上更是乐于见成。”
“皇上此番意欲如何?”狄念又问。
孟廷辉道:“借以议和之机拖滞北戬大军,全力清剿三路寇军为先。”
狄念的脸色有些晦灰,“眼下三路寇祸蔓延,我亦难辞其咎。”
“狄将军不必如此。”孟廷辉伸手抚过地图上的建康一路,“北地外战内乱,将军能退北戬大军于金峡关内、占北戬梓州一城已是不易。前朝遗寇筹谋二十余年,一朝作乱必得先机,彼在暗而我在明,势必难于清剿。将军令郭铭、赵平空二将领兵剿寇,未使寇军一路北上,已是足矣。待西面奉清路援军熟悉北路地势后,必能与郭、赵二部将寇军尽数剿灭。”
狄念望她,“希望如此。”他稍挪动了下右腿,低眼道:“我知孟大人有密奏直达之权,还望你莫要与皇上提起我受伤一事。”
孟廷辉利落道:“好。”她转身,“可将军也须答应我,伤未好之前,不得出战。”
狄念迟疑着不肯答应。
“否则倘叫沈大人在京中得知了,”她慢慢又道,“还不知会担心成什么样。”
他蓦地一扬浓眉,脸色刚毅,“她……”
孟廷辉笑笑,“她念你念得发狂,夜里在御街外等报不走。”
狄念一双黑眸中灿然发亮,半晌才道:“好,我答应你,伤未好之前,绝不出战。”
她心底不知怎的有些酸楚,借话道:“将军在营养伤,北事不可久拖,我既已抵赴大营,便当尽早入关与北戬谘议和事。将军可否即刻遣人往赴关内通报此事?”
狄念点头道:“这就叫人安排此事。”他见她多日疲劳以致脸色不佳,劝道:“晚一两日没什么要紧的,你从京中一路北上,须得先好好休息一场是正经。”
孟廷辉确也乏了,便不与他争,口中应道:“汤成此番虽为副使,但没必要随我一道入关去,就留他在营中以助我文书往来用。”
“我无论如何都不能允你一人入关。”狄念的眉头又绞拧起来。
她淡淡一想,道:“那便叫黄波陪我去罢。黄波应变之敏、身手之捷,狄将军总还放得下心罢?”
狄念沉脸,“此事过后再议,你且先去休息。”说着,便高声叫人入帐,带她去歇息。
孟廷辉无奈,只得依他之言先去就食睡觉。
大营东面特意给她支了个小帐,与士兵们的营帐横道相离甚远,又离中军大帐很近,以方便她这几日在营中的事务。
士兵将她带过去时,黄波就已在外面等着她了。
“孟大人。”黄波见她来,脸色微微一松,“之前夥兵送了吃的来,你用过膳后便早些歇了罢,属下替你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