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吾皇万岁万万岁/江山为聘(206)+番外

作者: 行烟烟 阅读记录

他僵坐了半晌,转头望向正在内帐中捧卷细阅的人儿。

她好像察觉到了什么,立马抬眼与他火辣辣的目光相触,又轻轻一咬红唇,拿卷簿遮住半张脸翻了个身。

他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虽明白她这心思,却又心疼她处处为他着想,许久才收回目光,看向桌上白纸,手中的笔重重一落数字。

她在榻上装模作样地看书,听见他朝她走来,心口不由砰砰在跳,以为他是来斥责她,谁知他却在身后低声问她道:“可想随我一同拔军北上?”

她蓦然转过身来,亮晶晶的眼盯住他,“想。”

他欺身压下来,将她用力箍进怀里,声音微狠:“倘有下次,我再不饶你这胆大包天的行径。”

她轻喘着,顺着他的力道接纳他包容他满足他,唇角忍不住地微翘。

夜里她起来喝水,见外帐还有一烛灯苗未掐,就顺便走了过去,将要吹熄摇曳烛苗时,忽见案头白纸上有他飞扬跋扈的十个字,不由细看,随即抿唇而笑——

纵马扬疆北,缱情怜卿心。

章一五九 纵马扬疆北(下)

北地前朝寇军的受降倒戈虽令万民为之惊讶,可却远不及孟廷辉身世大白于天下及被册后分封一事来得令人震撼。

而大平皇帝亲征、携皇后一同率军北上之举则更是令全天下人为之侧目。

北境的大平禁军们在听闻帝后同征的消息后大受鼓舞、愈发亢勇,连挫北戬大军数役;北戬大军之前因北三路寇军的倒戈而大大失了先利,此番更是愈战愈颓,大有挡不住这来势汹汹的数十万大军倾兵压境之势。

从舒州一路北上,到建康路汾州的宣抚司时,已是深秋时节。

北地的风刮得透骨,军旗猎猎生威,箭鸣嘶啸声随风穿过云霄直入九天,尖锐刺耳。

她身裹浓紫色的绒氅,目光一直随着闪亮镞尖飞向远处射靶丛间,待看见箭入靶首,这才抿唇一笑,利落地勒马转身,看向身后男子。

青云在她身下兴奋得昂首抖鬃,左前蹄狠狠刨了几下地上的沙土。

他雍然纵马过来,薄唇半弯,“这一箭可谓是大有长进。”

冷风吹得他眉眼像罩了一层凉雾,可那目光却是火热恣意,直看得她慢慢地垂下眼,把玩起手中这张弓。

他当初从京中率军出征,不但带了她的青云,更带了她的弓,显见是没打算一找到她就放她回去的。

这一路北上的日子里,只要一有闲空,他便不时地想些法子与她消遣,总说他与她这些年来在京中的拘束太多,二人从没能得隙好好相处,如今好不容易名正言顺地在一起了,不能不趁这远离京中朝堂的时候好好地过个痛快。

这话听得她直啐他,他每每说要消遣,终归是要消遣到床榻上去,只有这纵马出营做些骑射之类的事儿,他才能老实了。

之前那些国恨家仇的事儿既是有了个了结,她的心也就渐渐宽起来,知道这一辈子只要能同他在一起,那就不必怕也不必忧,不论何事都会好起来的。

早先她总觉得自己永远驾驭不了骑射一类的事儿,谁知此番他教得用心,而她乐于依他,这射术竟是一日日精进起来,至今已能在马上握弓射箭了。

今日见她箭入靶首,他显然心情大好,驭马靠近她身旁,抬臂一拨她被风吹乱的鬓发,笑着道:“军中诸事简陋,委屈你了。等将来回京……”

她听着他说话,浅浅地笑。

这一路上随大军疾行,只有在路过州府大城的时候能有机会置办些她的衣物用具,这些东西自然比不得宫中,可她又何尝在乎?

他总说等将来回京之后要如何如何,就像是欠了她许许多多似的。

但她此生所图的哪里是那些金银富贵之物,她唯一图的,不过就是他一人而已。如今她得了他的心又得了他的人,还会有什么不知足呢?

二人笑语间,有士兵从远处策马而来,近驾下马高声禀道:“陛下,柴将军请陛下回营,说是仓州那边将人送来了。”

他随口一应:“知道了。”又转头冲她道:“先回营罢。”

她跟在他身侧催马缓行,有些狐疑道:“仓州那边送什么人来?”

他笑笑,“说起来还是你的旧识。”

她愈发好奇起来,“谁?”

可他却故意卖关子不说,吊她的胃口。

她恼得持弓去勾他的马缰,报复似的狠狠一拽,那黑骏嘶鸣一声,暴躁地猛窜了一下,冲得他差点没控住马势。

后边来通禀的士兵看见这场景立即冒了一头冷汗。

但他却只是用力一收缰,斜眉望她,嘴角笑意越深,“我早说过,青云这马儿配你正好。”

她脸色红了点,紧瞅着他不放,知道他这话是在讽刺她举止泼辣,于是更加羞恼,索性狠抽了一鞭,快马驰去不再理他。

他望着她在马上飒爽的背影,笑出声来。

当真是喜欢看她这种不讲体面规矩的样子,她是这世上与他最为般配的女子,她是他此生唯一想要娶做皇后的女子,她本就不该与他有丝毫隔阂,他就是要她这样肆无忌惮胆大包天,才痛快。

他的女人就该与他,顶天而立,执手同行,比肩而坐,相守以共。

她一路纵马奔回营中,才近中军帐前,还没来得及勒缰止马,前面就冲过来一个年轻男子,对着她就大叫道:“大人!”

她愣了一下,定睛去看,来人竟然是黄波!于是慌慌张张地勒住青云,又匆匆忙忙地翻下马来,面露喜色道:“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