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宁待放(132)+番外
纵然这些时日苏婉宁在人前总是露出一副洒脱又超然事外的模样, 可她心里多少也是哀伤难过的。
譬如礼哥儿,他与陆梦嫣成婚后真心实意地待她,本以为夫妻间靠着真心二字便能换来天长地久的真情,谁曾想崇珍帝会如此绝情地处置了安平王府。
那美好绚烂的日子如泡沫般稍纵即逝。
苏礼睁着眼一夜未眠,哄着自己说了好些开解心内烦闷的话,可说了再多也无法抚平心中的涟漪。
他知晓趋利避害、趋炎附势是人之本性。苏家落魄至此,不能怪陆家无情无义,可他成婚后是真心想与陆梦嫣相携至白首。
如今被陆家背弃,他心里自然愤愤不平。
与此同时,爹娘与长姐好似都怕他想不开一般,变着花样地陪伴在他左右,说些开解的话劝他想开一些。
苏礼也佯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模样,人前与爹娘和长姐说说笑笑,人后则总是盯着庭院里的空旷景象出神。
苏婉宁曾无意撞见过苏礼怔愣又无措地凝望着窗外景象的模样。有些话她这个长姐倒是不方便说,正逢这两日徐怀安总是差人来给她送东西。
今日送胭脂,明日送钗环,大后日再送些精致可口的糕点。
月牙和丹蔻两人私底下商议了一回,两人俱都狠狠地松了一口气。前有陆家人无情无义在先,她们真怕徐怀安也会“趋利避害”,再也不搭理她们姑娘了。
好在只是虚惊一场。
夜里,苏婉宁解下鬓发,与丫鬟们闲谈时也隐隐露出几分欢喜来。
清辉般的月色洒落流云阁,她仰一仰头,仿佛就能瞧见心间那如月亮般俊朗的人物一般。
“我心里是很高兴的。”她温婉一笑,难得对贴身的几个丫鬟露出了几分心池里的涟漪来。
月牙烫了汤婆子给苏婉宁暖手,只笑盈盈地说:“昨日永芦来送东西时还说,世子爷在家里准备提亲一事,应是不日就要来我们府上了。”
“永芦已回京了?”苏婉宁难掩诧异,如此问道。
月牙笑着点了点头,永芦回京后第一时间给她递了信,说让她不要担心。
她……她哪里就是担心了?不过是怕永芦被人当成小毛贼抓起来而已。
这时,丹蔻端了碗素面进屋,她记挂着苏婉宁晚膳只吃了几口,如今自该饥肠辘辘,便下厨去了做一碗素面来。
苏婉宁起身吃了素面,与丹蔻一起揶揄月牙道:“你如今究竟是怎么想的?”
月牙扭捏着羞红了脸道:“什么怎么想的?”
苏婉宁搁下筷箸,用雾蒙蒙的杏眸瞪她:“自然是你与永芦的事了。”
丹蔻也在一旁笑。月牙先是想避而不谈,可今日苏婉宁是犯了牛心脾气,一定要问出个所以然来,就拉着她的手不让她躲开。
“你快说说,你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这么东拉西扯了半天,月牙才支支吾吾地说:“我自然也是心悦他的,只是如今还不能提什么亲事不亲事的,总要等姑娘的事作准了才是。”
她这话的意思就是,若徐世子不把苏婉宁娶回梁国公府里,她和永芦的事也会就此作罢。
虽则这一句隐隐含带威胁的话里没有多少威胁的意味,可苏婉宁将这话听进耳畔后,却觉得心口熨帖不已。
幸而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苏府历经多少动荡,总有几个人是无条件、无理由地站在她这一边的。
感动之余,苏婉宁立时从团凳里起身,走到梳妆镜前将藏在妆奁盒里的银票都拿了出来。
她数了一通后,又挑挑拣拣其中的朱钗,最后道:“好在这些钗环给你们俩做嫁妆总是够了的。”
这里头的钗环有一半都是徐怀安在扬州给她置办的,与京城里时兴的样式有些出入,胜在成色不错。
如此,苏婉宁还觉得自己给两个丫鬟准备的嫁妆太简薄了些。只是苏府已不如从前,她也不能打肿脸充胖子,能给多少就给多少吧。
她是倾囊相付,身旁的两个丫鬟却吓得脸色一白,两人立时跪倒在地,诚惶诚恐地说:“怎么敢拿姑娘这些钗环?这都是徐世子赠给你佩戴的,奴婢们怎么配呢?”
苏婉宁立时板了脸,将两个丫鬟从地上扶了起来,她问:“你们与我一样都是能吃能喝能睡能喊的人,我能戴,凭什么你们就不能戴?”
月牙和丹蔻还来不及回答时,苏婉宁又说:“如今我与你们有什么不同?”
“自是不同的。”丹蔻道。
无论两个丫鬟如何相劝,苏婉宁决定好的事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她今夜就把给月牙和丹蔻的嫁妆准备好,只要将来遇上合适的时机、忠实可靠的人,就要为两个丫鬟的终身大事做打算。
闹了大半夜,苏婉宁推开窗牖去瞧迷蒙的夜色。今夜她是没有一点困倦之意,甚至还想让丹蔻去拿一瓶桃花酿来,她已许久不曾喝酒了。
丹蔻死活不肯,并道:“过几日姑娘就要来月事了,如今喝酒可最是伤身呢。”
她苦劝一番,苏婉宁只能作罢。
只是皎月当空,夜色清艳,若草草睡去岂不是辜负了今夜的美景?苏婉宁思来想去,便决定要给徐怀安写一封信。
令人羞赧的是,苏婉宁在诗词上造诣不高,比起吟诗作调,她似乎更喜欢那些读那些志怪话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