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系统成校花学霸(80)+番外

作者: 姜末时光 阅读记录

这可赚大了。

这不就意味着自己有了学习外语的外挂。

无论什么语言,只要她努力入门,后期学习的效率都不在话下。

流利交流,也就意味着可以和外国人说话,可以在国外学习,生活。

曾经被王爷爷种下的种子,再一次在苏棪棪心中苏醒。

12月下旬,珉林大学已经结束所有考试,全校进行期末收尾工作。

苏棪棪给辅导员请了假,和张大婶提前联系,办好了签证,前往米国,参加青年花样跳绳锦标赛的初赛。

得知苏棪棪要再次参加比赛,而且还是国际赛事,寝室三人纷纷为她加油打气。

要上飞机的前一天,王枫还给苏棪棪打了个电话,预祝她比赛顺利。

这一学期,王枫并没有错过苏棪棪的各种消息。

得知她要一口气修完10门专业课,惊讶之余,又觉得她一定可以。

这就是苏棪棪的风格,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

结果不是她最在意的,她只会全力以赴的,去投入每一个过程。

在她的影响下,王枫这学期一改往日的颓废,认真上课,学习。

课余时间琢磨代码。

他本来脑子聪明,家境又好,有很多的实践机会。

成功的给几个小公司做了防火墙和微信小程序之后,王爷爷和王大哥开始非常支持他搞代码。

因为不差钱,王枫接活的价格低,同时出活的速度快。

别的程序员需要一个月写完的代码,王枫10天就可以交付。

而且bug少,不需要额外的修复。

就这样,王枫在it业界有了一点小名气。

现在的他,和几个同学合作,准备成立公司,专门做企业的B端服务,为企业做他们想要的产品。

创业的过程自然很困难。

毕竟写代码和拉生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但王枫并不着急,他知道一切都需要有努力的过程。

这是他在苏棪棪身上学到的。

米国的天气比华国更为寒冷,12月下旬,国外已经下起了大雪。

厚厚的雪落在地上,还没得及融化,又被覆盖一层新的雪花。

地面很快一片白茫茫,雪被反复的踩实,慢慢积累到到人的脚踝高度。

苏棪棪提前2天到达米国,准备先适应气候,调整呼吸。

这里不是华国,天气的差异会影响运动员的呼吸、心率和血流量。

一点点影响在赛场上都会无限放大,影响成败。

所以苏棪棪不敢掉以轻心。

该做的准备工作,每一样都要做好。

张大婶这次定了个酒店,两人依旧一人一个房间。

苏棪棪在室内做完了热身活动之后,又到室外干净没有雪的地方进行跳绳训练。

第二天,苏棪棪感觉自己已经适应了这种气候,张大婶带她提前看了场地。

和华国的不同,米国的比赛基本在室内,有24小时的恒温空调。

室内温度在26度左右。

“虽然有空调,不过,你还是不要掉以轻心,因为在别人的土地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苏棪棪点点头,当晚就把自己的训练改为室内一小时,室外一小时,适应不同温度气候的变化。

第三天,就是正式比赛了。

和南桥市的初赛一样,评分标准是速度、准确度和难度。

零失误可以获得额外加分。

第45章

青年花样跳绳比赛,因为年龄范围广,参赛人数多,所以竞争显得尤为激烈。

初赛中,苏棪棪就已经看到,很多有过多年参赛经验的老将,出现在赛场。

这些人练习时间长,参加比赛多,不可小觑。

果然,初赛的淘汰,就变得非常激烈。

仅仅是一些细微的差别,成绩仅有0.1分的差距,就能刷下近百人。

苏棪棪深呼吸,在初赛中更多展示了单摇跳和双摇跳的基本功。

由系统体力和专注力buff的加成,苏棪棪动作又快又标准,变换过程中流畅不停顿。

最后零失误的,通过初赛,进入了决赛。

出了赛场门,苏棪棪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寒风刺骨的天气下,苏棪棪跳的满身大汗。

张大婶立刻给她披上了大衣,两人一起往宾馆走去。

这次的初赛,苏棪棪是单摇跳和双摇跳交叉来进行。

不像在南桥市的比赛,先单摇跳,再双摇跳。

这也是张大婶和她一起商量沟通之后的战术。

两个单摇跳之后,立刻变双摇跳;

两个双摇跳之后,又立刻变单摇跳。

动作虽然基础简单,但变化频繁,非常考验人的专注力。

每次变换都在增加难度,增加分数,相应的也在增加出错率。

最初苏棪棪这样训练时,总是打到自己的腿,或者变换几次后就失败。

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长期不间断的训练,终于让她顺利通过了初赛。

回去的路上,张大婶问苏棪棪本次参赛的感想。

苏棪棪想了想,回答道:

“我想,要增加得分,就一定要提高难度。

不过难度的提高,不是说一定要做很难的动作。”

“哦?你的意思是什么?”张大婶饶有兴趣的询问道。

“比如,我们这次能通过初赛,并不是做了很难的动作。

其实就是最基础的单摇跳和双摇跳,这两个动作,任何一个选手都能做出来。

不过我们的训练,是把这两个简单的动作反复交叉,做到极致,在变化中取胜。”

张大婶赞许的点点头:

“你说的很对,其实今天的比赛,我希望你明白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