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残疾少帅(74)
起初还以为她就是来报社玩玩,过些日子就要嫁到督军府去做少奶奶了,却没想到她确实有两把刷子。
她文章写得漂亮、实地走访也有经验,甚至有部分顽固的采访对象不愿接受采访,她都能搞定,就连主编也在不断地夸她,所以同事们也渐渐对她改变看法了。
顾清笙拿起最上头的那张报纸,日期是民国五年三月初一,那会儿她还在国外。
“你先去忙吧,我随便看看。”
同事见她意已决,便不再多劝,将空间都留给她。
顾清笙一下午都在看这些小报,直到晚上七点多,她才大致捋清楚。
桃姨说李荷姗是在家同她吵了一架就跑了出去,之后那天晚上就没有回家。
她起初以为她是赌气,特意没有回家,去学校宿舍睡了一晚。
到了第二天,她想女儿也该消气了,就做了女儿最喜欢吃的糕点,打算等她下学回家哄哄。
谁知老师电话打到家裏头,问她李荷姗今天上午怎麽没有去上课。
李荷姗文静乖巧,性格温柔,从未迟到、旷课,平常学习也很刻苦,老师很喜欢她,甚至已经帮她联系好商行的实习工作,就等着她毕业就过去了。
如今旷课这种行径实在不像她的作风,这才打电话到家裏头问问,是不是出了什麽事没来得及请假。
桃姨一下就慌了,女儿竟然不在学校?
她当即就将昨日傍晚和女儿吵架,导致女儿跑出去的事情同老师说了。
老师显然也没想到会是这样,让她去李荷姗平时常去的地方找,老师也在学校裏头找找。
谁知把李荷姗平时常去的地方找了个遍,都没有见到人。
桃姨这下又后悔又害怕,可她没时间自责,四处奔波一番,却还是一无所获。
人就是这样丢的,看似偶然,细细推敲又像早有预谋。
顾清笙着手从近三年的小报查起,很快就看见同李荷姗相似的失蹤方式,大都是和亲近的人大吵一架,离家出走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而家裏人都以为她们是赌气,过了一两天才反应过来。
而这个时候,已经错过了找到人的最佳的时机。
她将报道这类失蹤案的小报都放在一起,细数过后,发现竟然高达六十起。
她并不知道这些女孩儿最后到底有没有找回来,但仅凭这些登报的寻人的数量就足够叫她吃惊了。
三年共有六十个女孩儿失蹤,几乎每三个月丢五个女孩儿,这些数量还是家属来登过报、摆在明面上的信息。
肯定还有很多像桃姨这种在家中地位低下,女儿失蹤之后当家主事的人不理会、警察厅那头也不管、登报又被拒,最后只能不了了之的人。
她再次仔细对比一番,不漏过一分一毫,又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这些女孩儿全都是从环城女子学校即将毕业的女学生。
若说这是巧合,未免也太过牵强。
她将这些东西都记在本子上。
直觉告诉她,这不仅仅只是失蹤案这麽简单。
她必须去一趟女子学校,弄清楚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查案
顾清笙离开资料室的时候,报社的人都已经下班了,只有主编办公室还亮着灯。
她看低头看着自己从资料室带出来的报纸,上前两步敲了敲主编的门。
直到裏面传来一声“进”,她才推开门走了进去。
“刘主编,您还没回家呢?”
刘主编不知道正在写什麽东西,此刻听到她的声音,放下手中的笔,又将戴了一天的眼睛摘了下来,揉了揉眼睛四周。
“是清笙啊,坐吧!”
顾清笙寻了一处坐下,随后笑了笑:“主编,我想跟你说一件事,不知道会不会打扰到你?”
刘主编合上他先前写的本子,问道:“说罢,我有时间。”
顾清笙将先前发现的事情都同他细细说了,又将自己猜测的方向告诉他。
刘主编听完后,眉头紧蹙,也很惊讶。
“竟然有六十个女学生在毕业前失蹤?”
顾清笙将手中的报纸放在刘主编的桌上展开:“您看,我都将它们找出来了,本想今夜拿回家再看看,能不能发现先前没有注意到的地方。看见您办公室还亮着灯,就想着同您一起了。”
刘主编又拿过一旁的眼睛戴上,细细看着桌上展开的报纸,越看越心惊,果真同顾清笙说的一模一样。
他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小女儿,今年也是在女子学校念书,再过一年也该毕业了。
如果顾清笙的猜测是真的,这是一起有预谋的失蹤案,那……
“主编,这还只是我们明面上看见的,背地裏失蹤的女学生不知道还有多少,我想查查这件事。”
“明天我先叫小同陪你一起去这些人家裏问问,后头找回来了没有。”
若是找回来的人占大多数,这件事就没有那麽複杂了。
怕就怕在,一个都没有找回来。
顾清笙轻轻点头,又道:“主编,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主编扶了扶眼镜,懂得她的担忧。
“你是想先压下来吧?我也正有此意,待调查结果出来再登报也不迟,省得打草惊蛇了。”
顾清笙松了一口气,主编是个明事理的人。
她何其有幸,碰到了路先生和主编这麽好的人。
在他们心中,正义和真相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虽然这件事才刚露了个头,具体会牵扯到谁还说不準。
她不想过早的让幕后之前察觉有人在调查这件事,一旦叫他藏住尾巴,就很难再揪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