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同人)女配爱平淡(1013)
贾母是最先看到这礼单子的,自然知道宝钗和宝玉的相同。
贾母通过这些日子王夫人的所作所为,帮宝钗相看人家,已经看出王夫人是不打算和薛家结这个亲的。
金玉良缘之说,不功自破。
谁知道到了端午节,元春竟然给了这样一次礼单。
贾母现在有些惊疑不定了,究竟王夫人是不是已经中意宝钗?说给宝钗相看人家,而薛家又百相不中,会不会是在唱双簧,骗贾母这个老太太?
不然,这几个月只有王夫人进过宫,怎么元妃的节礼就能够这样的神来之笔呢?
王夫人自觉很冤枉,她从没跟元春提过钗黛之争。
元春到是闲话家常的问过那两个表妹的表现。
王夫人当时斟酌着回答了,元妃就再没问过。
怎么现在闲极无聊,竟然要管起宝玉的亲事来了?
有人忧就有人喜,薛家那边自然是喜上眉梢!
薛姨妈这下高兴了,没想到有娘娘支持,娘娘这是看上宝钗了。
贾元春作为唯一一个举足轻重,能改变到贾母决断的人,竟然做出了这亲暗示,是谁都没想到的。
林黛玉很明事理,她该酸的时候才酸,这种节礼不同的事情,她就没有放在心上,她的小性也多数都是朝着宝玉去的。
平时宝钗除了金锁之外,的确是不太爱戴其它配饰的,这次却破天荒的把红麝香串带手上了。
她本就生得丰腴白皙,再配上红麝香串,雪白的手臂就十分鲜艳好看。
第300章 红楼王夫人13
薛宝钗来到贾母的上房处, 宝玉也过来,看到薛宝钗手臂上戴的那串珠子鲜红可爱,问:“这就是宝姐姐得的节礼?”
宝钗点了点头。
宝玉说:“能不能给我看看?”
他自己也得了一样的, 只不过一听说自己的和黛玉的不一样, 也没什么兴趣, 现在如今宝钗手上戴着又感兴趣起来。
薛宝钗就往下退珠子,因她生的丰满, 便不那么容易退下去。
贾宝玉看着她如凝脂般的手腕,再注意到宝钗她的容貌又格外出众。
脸若银盆, 眼如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化而翠,当真生的好相貌,比黛玉更多了一股妩媚风流, 不由得一时有些看呆了。
林黛玉过来时见到他这个样,抿着嘴笑,宝钗有些不好意思,问她从哪里来。
黛玉说刚才追看一只呆雁,就这么一路走过来的。
薛宝钗觉得黛玉好像在打趣,也不说破,问道:“呆雁?在哪儿呢?”
“飞啦!”黛玉一甩手帕,刚好抽中宝玉的眼睛,他哎哟一声,才注意到黛玉来了,想解释什么, 又不好开口。
凤姐儿来了,说起打醮的事儿, 约宝玉,宝钗,黛玉去看戏。
宝钗嫌热不愿意,凤姐儿就说观里楼上凉快,把道士们赶出去,他们在里面挂起帘子,清清静静的看戏,就算都不去,她自己也要去。
正说着贾母走了出来,说:“我同你去!”
凤姐儿笑着搀扶,说:“连老祖宗都说要去,你们这下不会不给面子了吧?”
薛宝钗等当然不会反驳,贾母说让大家都去,让人去请薛姨妈,要宝钗还有黛玉都去。
王夫人听说贾母主张亲自去清虚观打醮,就让园子里的人,只要想去的都可以跟去跟老祖宗逛逛去。
园子里的丫头们都高兴坏了,他们平日里是不能随便出门的,好容易才有这个机会。
王夫人也正是知道如此,才让他们跟着主子出门去玩一趟。
初一这天,荣国府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由贾母的八人抬大轿打头,宝玉骑着高头大马走在贾母的轿子旁边,队伍浩浩荡荡的出门了。
贾母后面跟着薛姨妈,王熙凤,李纨分别乘坐的轿子。
再之后是姑娘们分乘的带着珠宝璎珞的车驾。
各位主子的大丫头们也都坐着车,嬷嬷奶娘,家人媳妇也有车,贾母的轿子已经走出很远,门前的人还没上好车。
府门外女孩儿丫头们叽叽喳喳,嘻嘻哈哈,一会儿说你拿了我的包袱,一会说你踩了我的脚,要不是有人的提醒他们这是在大街上,还安静不下来。
大家纷纷都上车走了,就这样也要比先头的轿子晚上许多才能到。
平安醮是一种大醮,不同于道教的其他法事,是一种与民同乐的大型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流程又长,热闹非常,如同庙会一般。
普通人是不会做这种平安醮的,在各地方会由官府授予给承认的大道场承办,到时候会有卖各种吃食玩意儿,杂耍唱戏,打把戏卖艺,甚至是集市,全都会有。
贾元春是贵妃,她亲自出钱让贾府全力筹办,下边的的人自然没什么异议,奉了贵妃懿旨办事。
如此一个热闹的活动,与民同乐,百姓自然铭记着贾家这位贤德妃的尊荣。
勤政殿,刚好皇上问起最近贤德妃和贾家的动向,便知道了他们清虚观打醮的事儿。
若说是贾元春给自己求求也倒罢了,若是代表皇家,一个贵妃还代表不了皇上和皇后,轮不到她来祈求国泰民安。
皇上身边的戴权低垂着脑袋,想着贤德妃此举,显然有僭越之嫌。这事儿可大可小,就看皇上追不追究了。
他心里不可抑制的想着,这皇上越是看不上眼的人,怎么就越是不能消停呢,偏要来刷存在感,若圣上心情不好,他们这些做奴才的也得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