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同人)女配爱平淡(1043)
如果林黛玉还像以前那样身子不好,失眠几次就让病情更重,这不是在给她的身体状况造成更大的负担么!
贾母把黛玉和宝玉两个两小无猜的养大,让他们同吃同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她这是又要违约不管了?
当初接林黛玉来贾府,以及林如海病重的时候,贾母与女婿几次通信。
王夫人不信他们没提到过黛玉的婚事,多半两人已经私下说过,长大之后就给林黛玉和贾宝玉结亲的,不然林如海岂会那么放心让女儿在这边住着。
宝琴的婚事已定,就算贾母再喜欢,也不可能毁约嫁给宝玉。
林黛玉当时并没有多想,过后才觉得有些凄凉。
宝钗倒是当天就捏了捏妹妹宝琴的脸说:“我倒是不知道,我有哪里是不如你的。”
她见到宝琴来了之后,贾母以及众人表现,自然是有些嫉妒的。
宝钗来了这么久,贾母也没对她那么热情过。何况薛家筹谋这么久的金玉良缘,贾母竟然在宝琴一来就去问宝琴的八字,明显是没把她薛宝钗看在眼里。
宝琴懵懵懂懂,全不知道姐姐这话是何意。
宝钗见她模样着实可爱,忍不住又捏了两把,把她的脸颊都捏红了这才放手,却在心中无声叹气。
在外面看不出来,伺候着黛玉的紫鹃又怎会看不出黛玉的心情不好,明明是一直存着心事,而黛玉的心事明显就是对着宝玉的。
于是这天宝玉来找黛玉的时候,趁着黛玉还睡着,紫娟就跟宝玉说:“赶明妹妹还回会苏州去。”
宝玉立刻反驳说:“林妹妹没有家人亲戚在了,谁会接他走?”
紫娟就说:“虽然没有亲戚,却会有族人来接。”
宝玉听了,如同头上响了个焦雷,整个人都呆呆的了,如同被魇住了一般!眼也直了,手脚也凉了,任谁都叫不醒,疯疯傻傻的没了半条命。
后来贾母立刻找紫娟来问话,知道原委,贾母又好一顿哄宝玉,说林妹妹不会走,林家没人了没有人来接她。还让紫娟留下来照顾宝玉,闹了好一阵儿,才让贾宝玉重新明白过来。
王夫人与凤姐忙着备年货,男人们则准备祭祖。
尤氏准备了220个压岁金锞子,贾蓉从宫中领回了皇上赐给皇亲国戚的春祭银子。
今年荣国府这边因为才置办了祭田,会有人多送来一些银子和地里的产出作为祭祖之用,宁国府也是如此。
不过也有限,3000两买的地,出产的银子和每年两府用来祭祀的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
王夫人和王熙凤要准备的是过年各家的年礼,还有自家的各项宴席,以及对下头的赏赐等等事物。
今年有几个姑娘能帮忙,可以偷的空闲,她们管家也有半年的时间了,各项事务也办得有模有样,再跟着办几项诸如过年祭祀之类的大事,待到明年,便都可以独挡一面了。
腊月二十六这天,荣国府来了个姓邬的庄头,宁国府那边也来了一个,他们是兄弟,二人分别掌管着宁国府和荣国府在黑山村和白水村的两处田庄。
他们也是来的最晚的一波,荣府其他几处的年租已经送过来了。
按照王熙凤之前的算计,白水村庄子的收成少说应该有七八千的银子,可是真送来的时候,竟是一半还不到,只有3000两!
据庄头说今年年成不好,那边的地遭了灾。
就是嫌少也不能不收,一年到头,等到年底,等的就是这笔银子。
腊月二十九,两府都换了门神,对联,新油了桃符。
宁国府道道门户大开,直到正堂,路两旁的高灯点了两条金龙。
三十日一早,贾母领着有封号的夫人们,按品级换了朝服,进宫朝贺,领宴归来,然后回到宁府宗祠祭祖。
宗祠设在宁府西边的院子里,大门的匾额对联是前朝的太傅所书。
进了门,是一条白石路,两旁种着苍松翠柏,月台上放着古鼎铜彝。
抱厦的金匾对联是先皇御笔亲题,正殿的对联也是御笔。
殿里灯烛辉煌,列着神主牌位。
贾府的人按照辈分排列两行,贾敬主祭,贾赦陪祭。
玉字辈和草字辈的各司其职,行了隆重而复杂的祭礼,然后簇拥着贾母来到正堂,向宁荣二祖的遗像行礼。
祭祀结束,贾母回到荣国府,两府的人再按照辈分男女,向贾母来行礼。
然后男女管家又领着男仆女婢行礼。
贾母让散了压岁钱,摆上合欢宴。
初一五更时,贾母,王夫人,继续进宫朝贺,祝贺元妃的诞辰。回来在祭过祖宗,方回到荣国府。
自初二开始,天天有人来请吃年酒。天天有人来拜年,府中在大厅里摆酒,院子里唱戏。
十五的晚上,又在贾母花厅摆了十来桌酒席。
贾敬修道没去请他,贾赦知道在此不方便,领了赏就告辞回去。
贾母就歪在榻上,说笑一回,看一回戏。
等到看过了戏,大家吃了元宵喝了回酒,又叫来两个说书的女先生,叫她们讲新编的故事。
那两个女先生刚开个头,说一个告老还乡的宰辅的公子路过一处庄园,刚巧和主人是世交,主人家里一个有一位千金小姐,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是个绝代佳人……
贾母就不让说了,“不用说了,不过是才子佳人的,最没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