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同人)女配爱平淡(966)
林黛玉来到外祖母家,本来觉得这贾家通家的气派与她家不同,是时时小心,事事在意。
不过相处起来,发现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大家对她都很友好又亲切。
所以到了荣国府的第一晚,林黛玉没有哭天抹泪儿觉得自己是个外人,甚至对未来在这里的生活有了些期待,很快进入黑甜梦乡。
王夫人派人打听着那边的动静,知道他们都睡下了,而且没有摔玉,这才放心。
知道贾宝玉没闹出,一听说妹妹没有玉,就狠心摔玉的幺蛾子来。
说实话,贾宝玉的玉又不是他们弄虚作假,真是同贾宝玉投胎的时候一起带来的。
虽然很匪夷所思,但是正是因为如此,大家更把这块玉看作成贾宝玉的命.根.子。
不知道他和这玉究竟有什么相关,若是玉丢了或者是损坏了,不知道贾宝玉会有什么灾难。
所以王夫人也尽量防着点儿,刚好想起她系统空间之中有这样一块墨玉,所以才拿出来给了林黛玉。
这块墨玉根本不是原本王夫人的财产,是她系统空间里储存的东西,别人当然没见过了。
而且此玉被灵液浸泡着,常年佩戴,自有养身之效。
林黛玉先天不足,给她也算是适合了。
第289章 红楼王夫人2
林黛玉在贾家住下来, 身边的人也都渐渐熟悉起来,不像一开始觉得那么无依无靠了,最亲近的长辈就是贾母和王夫人。
因为和宝玉同时养在贾母身边, 两个关系更加要好。
贾母对待林黛玉也和宝玉一样的待遇, 最是宠爱, 有什么好东西最先想到两个玉儿,三春姐妹反倒要靠后了。
王夫人还有教养三春之责, 反倒更加的一碗水端平,四个姑娘有什么几乎都是一样的, 她对待李纨和王熙凤也是如此。
这倒是让见到林黛玉有了极其珍惜墨玉作为见面礼的三春放心不少,太太还是照样喜欢她们。
不像老太太,有了个极喜欢的外孙女儿,就把孙女儿们撂开手了。
就算如此,林黛玉对王夫人也是很亲近的。
因为二舅母对她和别人不同, 亲近且随心,就像对待自己家姑娘一个样。
不像别人对她过份客气照料,好像时时刻刻在提醒她是客居。
王夫人对林黛玉的小性总是该说就说,如果听说她对哪个多管闲事的老婆子刻薄了,也会把黛玉叫过去问明缘由,再嘱咐她应该如何行事方有千金小姐的气派,能治住下人又让人心服口服。
如此,王夫人让黛玉能找到母亲般的管束和温暖。
虽然王夫人的性格和贾敏完全不同,林黛玉也总爱往王夫人跟前凑。
这点贾宝玉都比较佩服林黛玉。
宝玉作为王夫人的亲生孩子,还有些害怕太太教训他,觉得不如在老太太跟前, 什么都宠着纵着他。
经过这两年的相处,黛玉早知道宝玉是什么德性了, 也知道混世魔王由来有因。
黛玉自己就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性格,所以也不会去劝宝玉读书,让他专注于经济仕途。
宝玉见到所有人当中,除了林黛玉全部劝他要专心于经济仕途,早把林黛玉当成一个知己。
黛玉倒不像宝玉一样对做文臣武将那些不屑一顾,而是知道贾宝玉对方这些不感兴趣,他顽劣性子已经深入骨髓,可以说是天生如此,就算是劝说也没用,何必浪费那番口舌。
不过倒常替王夫人抱不平,觉得贾宝玉忒不知好歹。有母亲管教,一心为了他打算,他竟然还嫌三嫌四的。
她这个早就死了娘,父亲又不在身边的人,看着不知道多眼馋。
这天一早,黛玉先向贾母请了安,又到王夫人处,正却碰上王夫人正和凤姐在拆看金陵来的书信。
黛玉虽然不明原因,探春等都知道,是因为金陵薛家薛姨妈之子——他们的表兄薛蟠打死人命的事儿,现在正由应天府审理。
母舅王子腾得了信儿,想把他们娘俩接进京城。
黛玉等不便插嘴,便去到寡嫂李纨的房中。
贾珠虽然去逝,幸好还有一个儿子贾兰,今年5岁了,已经开始读书。
李纨也是金陵的名门之女,父亲的李守中曾经为国子监祭酒,是当时最高级的学官。
与李家的这一步联姻,也是贾家努力想弃武从文的尝试。
贾珠在这一代当中是嫡长子,学问又最好,被当场改换门庭的希望,可谁能想到,贾珠竟然早早的去世了。
这联姻的安排也就早早夭折了。
李纨年轻丧偶,又因为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一颗心已经如同死灰,除了侍奉老人抚养儿子,再就是陪小姑子们做些针线,读些书而已。
薛蟠的案子是因为他买的一个丫鬟而起的。
他遇见中人在卖丫鬟,觉得那模样极好,看一眼就相中了,给了银子要买回家去,谁知道那个贩子先前已经把这丫头卖过一次了。
那家人原也是书香之家,只不过没落了,只剩一个十八九岁的公子,并几个老仆人。
那公子冯渊先看中了丫头,是打算正儿八经娶回家做妾的,所以商定三天后过门再来领人,谁想到人贩子在三天之内又把人卖给了薛蟠。
那个冯公子带人来讨人,双方打了起来,薛蟠就指使豪奴把那冯渊往死里打,抬回去三天就咽气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