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想起来,又觉得非常的微妙。
一时间思绪又开始无限延长,七弯八拐的绕到了“方游以后会找个什么样的对象”上。
年三十吃饭都特早。
还没五点,桌上就摆满了菜一副随时等待开锅的状态了。
常盼拉出了凳子,率先坐了下来。
方游端着烫酒放在隔热垫上,最后用指尖摸了摸耳垂。
外头炮仗声此起彼伏,宣告着这个旧年开始了最后的倒计时。
宋香萍今天很高兴,她跟方游都喝了酒。
酒香和菜香交织在一起,头顶的灯泡泻出暖黄的光。
常盼听着宋香萍说话的声音,看着方游小口抿着酒的模样,突然觉得这才是有点人味儿的年夜饭。
虽然环境不是很好,一家三人也都是女的,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
宋香萍做的馅饼特好吃,但常盼很快吃饱了。
宋香萍吃完就进房间看春晚去了,方游一个人在收拾东西。
常盼觉得自己反正也闲,端着一副非常高傲的样子跟方游表示自己要帮忙,结果被她姐哭笑不得的推出了厨房。
她有点沮丧,干脆坐在沙发上盯着姐姐的背影看。
就这么一个多小时,她看着方游洗完碗擦完桌子扫完地最后还得整理一下留下的菜,头一次发现吃顿饭的后续工作也是如此麻烦。
可她还没来得及跟方游交流,就有人敲门了。
常盼跑去开门,门一开,是苏雁青那张久违的脸。
对方穿着一件非常保暖的长款羽绒服,看见常盼嗨了一声,然后走进门对方游说:“还没完呢!”
方游把菜用菜罩子罩上,“就好了。”
常盼看方游从屋里拿了包披上了衣服走出去,而苏雁青就等在一边。
她俩非常自然,常盼还没来及问一问,两个人就消失在楼道里了。
常盼站在门外,看着空荡的阶梯,这个角度还能看到外头炸开的烟花。
在这样一个合家欢乐的时刻,方游居然要出门。
常盼心里有点酸,方游身上好像藏着很多秘密,能告诉自己的,都是对方心里最无关紧要的。
常盼进了门,屋里只剩下宋香萍看春晚的声音。
趁宋香萍高兴,常盼假装很平淡地问了句:“妈,这么晚了姐去哪儿啊?”
宋香萍头也没回,答道:“南山那边。”
常盼有些诧异,问:“去郊外干嘛?”
宋香萍:“上坟啊。”
第31章
方游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她推开门,外头隐隐的灯光照进静谧的客厅,能看清家具隐隐的轮廓.
她把包放在沙发上后去推房间的门。
宋香萍已经睡着了,电视还开着,不过是静音的。方游又拉开移门,发现常盼也睡了,就是被子掉了一半在地上,她给常盼盖了盖被子,关了外头的电视,去了客厅。
方游的外套上还染夜深山林的露水,她也没在意,走进厨房,架了一个小锅,打开煤气灶。
蓝色小火炙烤下,晚饭剩下的酒在锅里噗嗤噗嗤的。
温酒不过是一两分钟的事情,她关了火,抹布盖在锅沿上小心的把酒倒在了一个白瓷杯里。
因为室内太过安静,能听到头顶灯泡发出的滋滋电流声。
年轻的女人坐在桌前,打开包,把里面的瓜果拿了出来,放在一边,最后从包的暗袋里,拿出了一枚崭新的平安扣。
如果常盼此刻出来,就能看到方游把平安扣塞进了一个红包里。
外头是掩映不住的节日气氛,炸开的焰火砰砰作响,谁家还没入睡,麻将声清晰可闻。
这一个小小的出租屋内,方游从包里取出崭新的钞票,慢慢地塞进烫金的红包。
等把这一切做完,方游揉了揉太阳穴。
她看了眼从包里掉出来的老照片,照片上的女人和她长得很像,不过女人眉眼温柔,和方游乍看的气质截然不同。
方游喝完白瓷杯里的酒,最后把照片放进了钱包夹层。
别人眼里的方游沉默寡言,其实大部分的寡言都是在这种时候说光了。
有些话藏在心里觉得难捱,又不知道要和谁说。
她长大的过程中,苦楚总是多于快乐的,有些不忿压抑久了容易咄咄逼人,也只能借着每年这个时候,去郊外和人生中第一次带给她生离死别的女人说几句。
青山雪还未化,山腰是一间香火旺盛的寺庙。
当年宋香萍为什么要把对方安葬在这里方游无从得知。
无论如何,方游都感谢宋香萍,愿意给这个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女人一个死后的安身之所,让方游在多年后有地方可寻。
冷风中的孤坟,这么多年也未曾等来真正想等的人。
而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女儿,早就不再是被抱在怀里需要听着童谣入睡的孩子了。
第二天常盼是被冻醒的。
一晚上的炮仗烟花依旧没能让正月初一的早晨消停下来,她没想到自己在这么震天响的情况下还能睡着,说好等方游的也没等到。
她本来想起常,手还没伸出来,就看到衣兜里插着个红艳艳的东西,是个红包。
常盼拿下来一看,厚厚的,拆开一看,还挺多的。
红包底下硬邦邦的,她倒出一个坠子。
扇形,挂着红穗,看上去还挺好看,常盼看了看最后又塞进了红包。
穿完衣服拉开移门,常盼看到她穿着火红保暖内衣的亲妈正对着一个红包眉开眼笑的,还冲外头喊:“这么大个儿啊,谢谢小游了。”
常盼第一次看到还有大的是小的给发红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