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苏旧局(70)+番外
毕业以前,她是众星拱月的存在,所有的评价体系中,她都是标准。可进入社会后,她才发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有些东西,不是靠读书就能得到。
“不要沉浸在过去的光辉里,当下比什么都重要。既然不想考,又为何因此难过,为何把它当成价值认证。你是不是觉得,考不上就很失败?”他是迷雾外的人,轻而易举看出她的问题。
“是。”
“说到底,是你自己钻了牛角尖,所以才觉得世界里只有阴霾笼罩,看不清前路。”
她又怎么不知道自己钻了牛角尖,可如何走出来呢,无人告诉她。“曾叔和家里的亲戚,都希望我有个稳定的工作,希望我轻松些。”
“别人的意见只能是参考,人生是你自己的,每一步都是你自己走,脚下是刀子还是花路,都只能是你自己感受,没有人能替代你受苦。因为怕辜负别人的期待,就朝别人所期许的样子活?”
苏岸扬看下眼前的黑暗,江水汩汩,拍打江岸。“你以前不是这样,何不大胆的去做自己,姜今尧,别怕,”有我。
苏岸扬说起他的经历,说他在自家公司实习时,空降某个团队的总经理,人人面上服从,私下皆嗤之以鼻。手下人不服他,每安排一件事,总有员工反驳,团队难管,项目进展艰难。他很迷茫,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他的能力不差,每次效益颇佳证明他的决策无误,项目最终赚到了钱,可为何团队就是没有人诚心服他?苏岸扬想不明白,并且发现此事开始影响他做决策,他会犹豫,会担心别人的眼光,非议。
他那时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最在意外界的反馈,而他所得的皆是负反馈,他的情绪不佳。
他去登山,去滑雪,去看山看水,去公益徒步沙漠缓解情绪,躺在沙漠里看繁星时,看到偌大的银河,他突然就顿悟,人的情绪与大自然的波澜壮阔相比,很微不足道。
他的这些情绪算什么,不过是生命长河中的小石子。而别人讨厌他,不服他,不是他能改变的,他不该为别人的情绪买单。
姜今尧透彻地发现,他和以前那个苏岸扬,真的不一样。原来八年,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他平日吊儿郎当惯了,可实际却是靠得住,大山一般存在的人。
如今两人身份倒换,是他平心静气地说教她,宽慰她。
“我以前也是,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第39章
两人的家境差距大,苏岸扬有强大的靠山,他可以肆无忌惮,随心所欲。可她是孑然一身,每一步都须小心翼翼,她没有试错的资本。
她被收养,始终是外姓人,平白无故承受着曾近鹏的父爱,给足她温饱与关爱,那她该如何回应这份爱?
除了听话,懂事,满足他的期许,尽孝,她能如何呢?
她何曾有机会做自己?
苏岸扬多少了解曾近鹏,多年教师身份,习惯让他参与指导别人的人生,更何况是姜今尧。“你试着和他沟通,沟通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她摇头,“不想让他对我失望。”姜今尧的脸越来越红,酒精在悄无声息侵蚀她的理智。
“不要预设别人的答案。”他的语气没有起伏,经可能保持客观。“那你告诉我,你真正想做的是什么?”曾经那个一股劲想考顶尖学府的法语专业的倔强女生,怎会真的没有自己的主意。
“想........”她停顿数秒,似乎在蓄积勇气向他剖析内心,语速慢了许多,“想、想读博,想做学术研究,想留在高校做老师。”比起人,她更喜欢和文字打交道,纯粹似宇宙般浩瀚的知识,不像人心的复杂。
她靠近他的耳朵,“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温热带着酒气的热扑洒他的耳边。
“嗯,你说。”
“其、其实当年曾叔给我填的第一志愿是英语专业,第二才是法语。我偷偷改的。但是我跟所有人说,是调剂的。”
他一点不意外。
“那就去做,不用偷偷,大胆的做。”他的声音随着风远走,笃定又赤忱。
她摇头,不知是在回答他还是单纯想清醒,她要养活自己,要补贴家用,要顺着曾近鹏的期许往下走,她没有勇气跳脱出既定轨道,更不敢预估越轨的风险。
苏岸扬说:“我知道你话少,不爱沟通,心里有什么想法都不说。但不能一味用自己的答案填在别人的答卷里,去沟通,去交换彼此想法。”偏偏是她不沟通,所以他们之间才有隔三差五的误会与矛盾。
就连他误会她举报自己,都任由他曲解,不辩解。
“也许.....某天我就鼓足勇气了。”
说完,她又仰头喝完杯中酒。苏岸扬几度微张想劝阻。罢了,让她发泄。
江边的风一吹,酒精作祟,她的脸色酡红,脖子撑不起硕大的头颅般,摇摇晃晃。苏岸扬扶住她,她闭眼靠着苏岸扬的肩。
苏岸扬眺望黑夜,听了她那番话,不知沉思什么。
江边的风越发大,他默了小半会儿,怕她着凉,“走吧,我送你回家。”
他的司机早早等候,苏岸扬扶着人坐到后座。刚坐进车,车厢里闷闷的味道刺激她的五官,一阵恶心涌上。苏岸扬忙将人扶下来,到路边顺她的背,让其呕吐。
吐过后的姜今尧这才开始醉态,胡言乱语,吵着闹着撒娇,苏岸扬好一番哄着人,才将人送到家中。气喘着看床上紧闭双眼的人,他才后悔,下次不能带她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