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美人(重生)(52)
惠帝才略深茂,自登基就想建立一番伟业,却处处为大臣所掣肘,而这一切,都是她这个做母后的一手造成的。
她岂能不后悔。
照儿的性情,和他父皇简直是一个稿子,她在抚养这个孙儿的时候,对他的情感婚姻便常有一种担忧害怕。
阿娇与照儿虽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但做兄妹与做夫妻是不一样的。
她也劝过外孙女不要太死心眼,世家子弟优秀的大有人在,不妨多看看。
但阿娇对照儿一往情深,和她说:“外祖母,阿娇若是不能嫁给二表兄,一生一世都不会再快活的。”
她活得这麽老了,送走了丈夫和儿子两代皇帝,富贵早享受够了,所余心愿不过是盼着孙儿李照、外孙女阿娇这两个小孽障能够顺遂如意。
她怎麽忍心让她的阿娇希望落空,一生一世不再快活?
太皇太后深思熟虑过了,总是要让照儿娶阿娇的,孩子们也都大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好再拖了。
但倘若日后照儿跟他父皇一样,钟爱别的女子,她也不会再像当年对王美人那般冷漠,她有办法护住他心爱的女子。
阿娇被何氏那个毒妇哄着去陈留国叫回她的乖孙,万幸照儿有惊无险回到长安,索性就趁这个机会,让他俩在长安完婚。
等他们两口子去封国时,她就让她身边的赖嬷嬷陪着过去。
赖嬷嬷是伺候她的老人,比宫裏一般的主子都多几分尊贵体面,就是她女儿清河大长公主都不敢随意对待。
赖嬷嬷有积威,让她同去陈留国约束阿娇,必不使悲剧再发生。
而太皇太后不知道,那个在她心中可能会再酿悲剧的姑娘已经出现了。
惠帝很重视儿子的教育,在李照很小的时候就给他挑选好了当代有名的大儒,负责教授他经书。
李照接受了很规範的教育,知道婚姻是人伦的开始,是王教的基础,皇室的婚姻更要为黎民百姓做表率,不是可以儿戏的。
古人说贤贤易色,意思是女子美好的性情和高贵的德行,远比出色的容貌更加重要。
娶妻要娶贤,而这个萧雁雁容貌极美,脾气却不大好,处事也偏激,她在玄都观当衆揭露何霜成的阴私,以致何霜成名誉尽毁,处境堪忧。
那得理不饶人的模样,哪有半分的贤良淑德,她就像一只小刺猬,又兇又会扎人,根本不是李照所期盼的窈窕贞顺的妻子形象。
但他没有出息,心裏还是割舍她不下。
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原来他也只是个道心不坚的俗子罢了。
可李照这样问自己:倘若萧雁雁的容貌长在别人身上,比如裴阿娇或何霜成等他认识的世家贵女,难道他就会喜欢她们吗?
答案是否定的。
那美丽的容颜,是因为属于那个叫萧雁雁的姑娘,所以他才一见倾心。
没良心的小刺猬并不知道自己为她牵肠挂肚,对他不假颜色,还不时扎他一下。
每当她用那种仇恨埋怨的眼神看向他时,李照感觉胸腔像是被扎出了窟窿,冷风飕飕往裏头灌,又酸又胀又虚空。
看到她伤心流泪,他更加难受。
萧雁雁为什麽总哭?她为什麽恨他?
他母亲王美人生前居住的宫殿叫做“关雎宫”,是用《关雎》这一首诗来命名的,小时候父皇还亲自教他诵读过。
他懵懂无知,问父皇:“为什麽说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父皇回答他说:“君子好色,要反纳于礼。礼之用,是夫妇相处之道,也是治国之道。”
发乎情止乎礼的道理父皇一早就教导过他了,但他却没做到。
他几次冒犯了她,他摸过她的玉足,吻过她的香唇。
他多次回味,因此没得话给自己开脱,论迹论心,都是他轻佻无礼,无怪雁雁姑娘厌恨他。
但他隐隐又觉得不是因为这个,她看他的那种眼神,不单是厌恨,还有埋怨委屈,竟像是妻子在看负心的丈夫。
他想破脑袋也不明白了,为什麽会这样?
这些是前世的孽债,今世的陈留王李照自然不得而知,可笑他连人家姑娘的真实姓名和家门都没弄对,还妄想知道这些。
江芷若被打包送到他府上的时候,是曹承恩带人出来迎接的。
江芷若给卷在一床被子裏,只留着脑袋露在外面,那合欢酒的药效都上来了,江芷若面色潮红,醉眼迷离。
曹承恩看到江芷若,惊得魂飞魄散,能拔尖近身伺候主子的奴才哪个不是人精。
曹承恩瞅一眼就知道了,这个娇媚无比的女子吃了催情的药物。
陛下让人送来的,又传话说要他们殿下好好享用。
陛下对他们殿下素来猜忌,今夜怎麽突然兄友弟恭起来了,还是送这女子来别有意图?
但抛开阴谋不论,他们两兄弟都不近女色这一点着实令人发愁。
曹承恩存了个私心,于是自作主张,吩咐把江芷若送进李照的卧房,他接着转身去书房禀告李照。
李照听明曹承恩所禀之事,脸比锅底还黑。
这个曹承恩也是自小在宫裏就伺候他的,知晓他的脾气,办事办老的了,今日是抽哪门子的风?
他的卧房裏没什麽打紧东西,但他从小有种牛心拐孤,睡卧之处是极私密隐蔽的所在,他并不喜欢放陌生人进去。
尤其是他睡过的床,自来是不许第二个人躺的,就连小时候带他的乳母,他都不让,司寝宫女也只能跪在床尾地下。
以前李照就不乐意同司寝宫女做那一档事,如今他心裏有了一个喜欢的姑娘,更不愿意使自己白圭有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