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美人(重生)(61)
想起这一桩事,江芷若不禁莞尔。
李照纳罕问:“在想什麽?”
“在想殿下放生祈福求什麽?”
李照道:“我是为我的父母。
我虽生长富贵,父母缘分却极薄,幼年懵懂便痛失恃怙,父母膝前实是一日未尽孝过。
九幽冥冥,六道茫茫,也不知他们二位如今在何处,又是何等境况,佛法说放生功德大,也不知虚实究竟,但这种方法哪怕能使他们二位得到一点好处,也算是弥补了些我为人子的遗憾。”
江芷若随口一问的,没想到李照会这般认真回答她。
白马帝是个孝子,前世谁都知道。
他登基后,追封了他母亲王美人为后,让她的神位也能入太庙得祭祀。
又以追念父母和祖母的名义,颁布了许多优待老人的政令,比如给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赐一石米和一匹帛,给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免除一个儿子的徭役,以让老人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
有官员想拍这位新帝的马屁,就提议兴建佛塔为先帝后祈福。
李照听了却大为恼火,说国家连年战乱,民生凋敝,有这个钱,就该花在百姓身上,让百姓都能吃饱穿暖,让老人家能吃上肉,这才是他做儿子的给父母造的无上功德。
李熹一朝风气不好,官员们靠的是阿谀奉承、贪污行贿来升迁。
李照下令禁止地方奏报祥瑞,说当他李照的官,少把心思放溜须拍马的邪道上,多干实事,并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考绩。
他当皇帝,不图虚名,脚步手段都很是务实。
前世江芷若心裏再怨恨他,听说了这些,也没有不点头称赞的。
李照看着她额头上的伤,又说道:“但我今年又多求了一愿。”
江芷若疑问:“什麽?”
多求一愿,愿我的小姑娘能够喜乐安康。
她虽没说过什麽,但他察觉得到,她心底是不快乐的,她像丁香一样,结满了愁绪。
这一愿,李照没有宣之于口。
他从怀裏掏出一支木簪来,木簪通体打磨得很光滑,上了清漆,簪头还雕刻了只大雁,用金水描了。
“金银珠玉我纵有,也不能用之略表我的诚意,你也不稀罕那些。这一支木簪不一样,这是我亲手雕刻打磨的。都是我不好,你别生气了。”
都是我不好,你别生气了。
这一句话触碰到江芷若内心最难过的地方,前世的李照,可也欠着她这麽一句话。
江芷若没有出息,心口一酸,眼泪倏然掉落。
“怎麽又哭了?你是水做的吗?这麽多眼泪。”
李照很想把她抱在怀裏哄,但在寺庙,宝剎庄严,举止不可亵狎。
好在江芷若只洒了几滴泪,就把情绪稳住了。
李照给她插上木簪,江芷若没有拒绝。
不一会有个小沙弥来请他们去用斋饭,于是随小沙弥前往一室来。
桌上摆了两副碗筷,四盘菜:豆腐、冬笋、莲藕、面筋,还有一盆大米干饭,饭菜看得出是用心烹饪的,但毕竟都是些素菜。
李照道:“你若是吃不惯,一会回去再补点心。”
江芷若道:“这样已是很好的了。”
两人净手吃饭,这两位都不重口腹之欲,虽是简单的饭菜,用得就很香了。
但江芷若饭量小,曹承恩给她盛的也是满满一碗米饭,她一般吃不了这麽多,但没好意思说,打算硬吃完,结果吃了半碗还是给撑住了。
李照见她吞咽得艰难了,道:“吃不下就不吃了。”
江芷若回说:“浪费粮食,罪过了。”
一个饱嗝上来,虽紧闭着嘴巴的,但喉间还是忍不住发出一清脆短促的打嗝声来,江芷若自知失仪,闹红了脸。
李照只觉得她甚可爱,这个小姑娘是安静的,还有些严肃,甚至可以说是不茍言笑,却每每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生动可爱的一面来。
李照从江芷若手裏拿过饭碗,帮她把剩余的饭都吃完了。
他不嫌弃吗?江芷若别别扭扭道了句:“多谢殿下。”
李照乐了,想破脑袋都讨不了这个小女子的欢心,帮她吃了这半碗剩饭,倒能听她真心实意跟自己道声谢。
饭毕漱了口,又饮了两口清茶,时间已是酉时黄昏了。
相国寺后门大街是一片繁华的地方,李照带着江芷若去那走走逛逛,消一消食。
这裏商铺林立,还有不少摆地摊的,有个人摆了些手工小玩具套圈环,有泥人、布偶、柳枝编的篮子、竹条扎的小花灯等等。
李照见小姑娘似乎感兴趣,命曹承恩拿钱换了些圈环来玩。
江芷若两世都没有玩过这种市井游戏,早年养在深闺没什麽机会见识到这些,后来漂泊他乡,她大仇未报,情志沉郁,心裏若生得出娱乐的兴致,怕是自己都会觉得罪恶。
家人死后,她也就成了个有气的死人,再没有过正常人有的快乐。
如今世殊时异了,江芷若兴致勃勃从曹承恩手裏接过圈环,她手劲不对,白丢了好几个也没有套中。
李照笑了笑,一把拉她在怀裏,手把手教她如何用巧劲去套。
“想要哪个?”李照问。
“都可以。”江芷若小声回答。
李照握着她的手,把圈环掷出去,一下就套中了,是一男一女一对泥塑的胖娃娃。
江芷若雀跃小小欢呼了一声。
何为赏心乐事?欢畅之心,快乐之事。
这只是一种再寻常不过的娱乐,可她凄风苦雨的人生并没拥有过几个这样快乐的时刻,江芷若不禁擡头望向李照而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