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农妇难为(117)

“这样也好,我还怕姐姐知道后动了胎气,我就万死不辞了。”

“阿德,别担心,我已经找了韩师爷来帮忙了。”

“韩师爷?”阿德很吃惊,姐夫啥时候和韩师爷有交情了?

二郎三言两语便把其中的渊源解释清楚了,顺便还把韩师爷的话复述了一遍。

罗德不笨,他姐夫说的他都考虑到了,只是,“姐夫,我不甘心哪。”

二郎叹了口气,拍拍他的肩膀,“钱财身外物,人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罗德艰难地点了点头。

“好了好了,时间到了,赶紧出来。”

“这两只馒头你拿着,晚些时候我再来看你。”

罗德接过那两只尚热的馒头,等他姐夫走远后才坐回阴暗处,愤恨地咬了一口。他进来了这么久还没有人来提审他,他用膝盖想也明白他们想晾一晾他,如同熬鹰般,待他受不了了才会出现。他握了握拳,你们要方子是吧?给你们就是了,不过他敢保证里头一定会少了某味材料或某些关键的地方的。

“铭承,你可归过家了?”曾有国问。

“尚未归家,学生路经先生住处,寻思着也有小半年未见了,便先进来看望看望。”宋铭承淡笑着答道。

曾有国感受到弟子的爱护之情,佯怒,“这次且饶了你,下回可不许这样了。为师就住在此处,多等两日也无事。”

宋铭承淡笑给他敬茶,并不答话。

“此次入考场,感觉如何?”曾有国接过他的茶,轻啜了一口,问道。

“感觉尚可,先生,这是我的答辩,请您过目。”在归程途中,宋铭承便把他在考场里的答题全都背默下来了。

曾有国接过,细细地阅读起来。宋铭承静静立在一旁,并不催促。

“铭承,好哇,尤其是这策论,你答得真是精彩!你若不中,为师都不信了。”曾有国看向宋铭承的目光中充满了赞赏。

“一切都是先生教导有方。”

“不骄不躁,甚好甚好。当初为师还担心你的身子骨熬不过下场那几日的,不过如今看到你的策论做得如此之好,想必之前的几科都发挥得不错吧?”默写出的字好不一定代表当时就好,一切以卷子为基准啊。

“呵呵,如先生所料。不过这一切都多亏了我家二嫂给的两只香囊,临行前,二哥说让我进考场时才打开带进去。可惜,用了三天,两只香囊的气味都淡了许多。”

若罗云初此时在的话,肯定会笑开来的。这两只香囊通过干燥法和密封法能保留几个月后用在考场几天,已经算是不错了,真当它是万能的不成?

“哦?还有这等事物?下回我可得见识见识。”

“下回罢,我让二嫂再给我做两只。”

宋铭承想起来,进考场前,他将信将疑地带上。想着,这是二哥二嫂的一番心意,而且又是透明的纱缝的,并不违反规矩。却没成想,那两只香囊似乎有驱蚊和提神的效果。答题的时候,他将其放在跟前闻一闻便觉得头脑松快许多,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

交卷发卷之际,他注意到有不少人晕倒或者满脸是红点的被人抬出去。走出考场时,大部分考生都面有菜色,只他觉得除了累了点外一切如常。如今想来,便是这两只香囊的功劳了罢?如此一来,他心里对二嫂更是充满了感激。二哥二嫂这两年确实为自己费心颇多。

“呵呵,你还未归家,为师便也不留你了。赶紧回去等好消息吧,得空了再来探望为师。”

“是。”

“爷,喝茶。”韩师爷接过丫环捧来的茶,将人打发走后,亲自给张有仁端进来。

“先志,你来了?呵呵,快来看,想不到咱们小小的青河县里竟然出了三名举子。这上京发来的捷报,是圣上特意嘉奖我等的啊。”张有仁将捷报递给韩先志后,便端起茶杯,志得意满地喝了起来。

“哦,大人,大喜啊,大人治下,果然是人才辈出啊。”韩先志小小的恭维了一下。

“呵呵。”张有仁笑呵呵的,显然他的马屁拍得当,让他心里很受用。

“大人,我算了算日子,似乎前往榆南参加乡试的秀才们尚未回到呀?这捷报?”

张有仁心情很好,摸了摸下巴的胡须,笑道:“捷报先行的事也是有的。乡试是在八月初,八月十五揭榜,青河县到榆南,坐马车少说也要大半个月。而上京的捷报一般都是六百里加急送到各县手上的,所以捷报先行不奇怪,不奇怪。”

“那岂不是得等秀才们归家方去宣读皇恩?”

“这是自然。”

韩先志仔细地将那捷报看了一遍,注意到中举的三人中有一个名字叫宋铭承,他心中一动。既然打算帮忙,他自然要弄清楚这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牵涉到的人物。立即联想到今天宋二郎求他办的事。韩先志历来是个谨慎细心的,既然打算帮忙,他自然要弄清楚这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牵涉到的人物。

这宋铭承是宋二郎的弟弟,也算得上是罗德的亲戚,这下事情好办多了。他心里暗喜,真是磕睡了就有人送枕头啊,想什么就来什么。

“这个宋铭承……”韩先志卖了个关子。

“怎么,他有问题?”张有仁斜眼过来。

“问题倒没有,这两天我听说了一个事,说他二哥的小舅子被抓进了牢里,据说还是黄杰带人去捉的。”此事他也只能点到为止,可不能大刺刺地指明了是县太爷的公子让人干的,那样的话不明摆着打县太爷的脸嘛。

上一篇: 穿进霸道总裁文 下一篇: 夺嫡不如养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