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鱼水春来(378)+番外

徐泮这样一说,于小灵就明白了,敢情她不是去吃喝耍乐的,还有差事在身呀。

于小灵又带着几个丫鬟并华嬷嬷、方嬷嬷重新拾到了一遍,这才弄了满满两车,上路去了。

于小灵从平凉回到京城之后,便没有再走这么多的路程,他们此去济南也不过四五日的功夫。

于小灵还想同徐泮商量商量,要不要拐道再往南,往微山湖去一趟,只是怕他公事缠身,没得空闲。

不料徐泮却突然跟她提了此事,说道:“等济南这边事情办的差不多了,便南下往济宁去,定要让于小灵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故地重游一番的。”

于小灵听了徐泮的话,鼻头都酸了,她哼哼着,拿额头去蹭徐泮的胸膛,低低说道:“有你真好。”

济南这边的差事,完全没有什么复杂之处。于小灵不过接待了两位要员的夫人,又从地方官员处,得了好几车的东西,徐泮那边差事也算完成了。

于小灵看着几车各样礼品,禁不住同徐泮说道:“这些东西算不算多?若是多了,你可要跟我提个醒,到时候回了京城,再让人家参你一本,可就不好了。”

徐泮笑着摆了摆手:“这算什么?你只管收,我心里有数。”

他这样说了,于小灵便把一颗心放在肚子里面。

这几车东西从瓜果时蔬到西洋乐器,真是无奇不有。

她同徐泮感叹道:“这一箱一箱的东西,哪里是他们送来的?这不都是些民脂民膏嘛!”

于小灵说到此处,还哼哼了两声:“当年我还在微山湖的时候,湖上人家如何叫苦不迭,我还是很知道的,正是那些狗官,到处搜刮得一干二净,才让他们的日子都难过起来!”

徐泮听了,叹了口气,也道:“这些物事取之于民,也该用之于民。回头就把这些东西拆成米粮,发给湖边的百姓吧,也算是咱们积德行善了。”

☆、第三四五章 微山湖

徐泮夫妇是从济南府到了济宁府,在济宁府再往南一点,便到了微山湖的北边缘。

微山湖整个是一个南北狭长的存在,因这还连着京杭运河,来往客商不算少。因为徐泮有差事在身,需要到邻近的兖州去巡查,所以没有走水路过来。

马车里,于小灵同徐泮说道:“自出了济宁府,再往南,一路沿着微山湖边,除了中间的蕃县之外,没什么大的乡镇了,恐怕咱们到时候不好落脚。”

徐泮安慰地看她一眼,说道:“既然有个蕃县,我们为何不去?等在蕃县小住几日,咱们弃了车乘船,一路打水路回京城也正合适。”

于小灵禁不住同他说的:“那蕃县可算不得大县,到时候去哪儿弄条大船来?”

徐泮见她回到了自己从前生活的地方,便一直操心这操心那的,不由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道:“你是来故地重游的,这些琐事全不用管,都交给我好了。”

于小灵见他面色笃定,心道他定是吩咐傅平他们提早做了安排,当下也不再担心了。

他们一路沿湖东侧南行,湖上吹来温湿的暖风,让于小灵想起了那些年游戏荷叶下的日子。

她灵识混沌未开的时候,便在这湖水中了,后来开了灵识,也一直未曾离开,直到后来被高僧留下带走,在此处也生活了百余年。

灵物刚开灵识的时候,情感多是寡淡的,于小灵对于从前的记忆,多是听湖边人三三两两地说说闲话,或者,时不时同下水打鱼的人,捉捉迷藏,偶尔她也有替同类打抱不平出头的时候,总是自由自在的。

这一片湖水这么大,同时存在的灵物却甚少,于小灵记忆中,有过两三个从这里路过的,然而大多数时候,只她自己享有这片广阔的湖水。

于小灵竟在同徐泮说着她这些年的浅浅的记忆中,在马车摇摇晃晃的节拍中,在徐泮的怀中,睡着了。

她再次醒来的时候,马车已经停在了一处青砖黛瓦小院的门口。

徐泮见她此时醒了,笑着给她递了杯水:“见你睡这么香,便没扰你。喝杯水吧,咱们下去走走。”

于小灵揉了揉眼睛,撩开帘子看了一眼,一下子便给惊住了。

日光下,波光粼粼的一湖水好像近在眼前一般,细碎的波浪,拍打着岸边的泥沙,清澈的湖水在微风的吹拂下,送来一阵又一阵清新的风。

“这是什么地方,竟是临着湖的?”于小灵惊问道。

说话间,徐泮已是半起了身,朝她笑道:“下来看看,便知道了。”

于小灵顺着他的手,跳下了马车,下到车来,果然眼前更加开阔。

马车停的青砖黛瓦的小院,此间只此一处院落,这座院落看起来,也有三进的模样,院子的西边缘,种了一排柳树,柳树再往西一两丈处,下了一个小坡,便到了湖边了。

于小灵深深地吸了一口湖边清新的湿气,又吐了出来,如此吐纳约莫两三次,她情不自禁地叹道:“久违了。”

徐泮伸手拥了她在怀里,低声朝她说的:“可惜咱们不能长住,不过能安心住上几天也是好的。”

他说完,又伸手指了指这个小院,道:“这个院子我已经放在你名下了,我们什么时候得空,再过来住就是。”

于小灵意外地看了徐泮一眼,见他眼中温柔,一下下,一如这一湖的池水,将她淹没了彻底。

“徐泮。”她低低地唤他。

无人的时候,她总喜欢这样喊他的名字。被她连名带姓的喊,徐泮也不以为忤,转眼见她抿了嘴巴,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自己,心头又软又甜,然后就见她嘟着嘴巴,好像受了委屈的样子,连忙问道:“这是怎么啦?怎么还委屈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