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鱼水春来(454)+番外

徐泮琢磨了琢磨这话,嗯了一声:“外甥肖舅,侄女儿肖姑,老话确实是这么说的。”

徐泮说到这个地方,顿了一下,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又埋头饮了口茶,这边放了茶盅,突然说道:“待过了十五,便分家。”

于小灵抬眼看了他一眼,微微惊讶道:“这过了年便急着分家?京里近来又出了这么多事情,这会儿分家……怕是不好听吧?”

徐泮轻轻哼了一声,“再没有侄儿养着叔叔和伯娘的道理,京里人还想说什么,随便说便是。”

于小灵见他目光沉稳,言语里透着心意已决,倒也不再说什么,只是轻声问他,“你想好了?”

徐泮回看了她一眼,向她投来安慰的眼神,手指摩挲着她的肩头,说道:“过了这么长时间,我才晓得他们都是些豺狼虎豹。平日里一个个卧着打盹,潜伏在草丛里都看不出来,待到真有事了,就都一个个蹦出来,张牙舞爪的要吃人。我再不敢冒这样的险,让这些豺狼虎豹环在你和蓬哥儿身旁。”

他这话越说口气越沉,越发是下定了决心。

于小灵不再说什么。如今最危险的朱氏虽然已不在世上,可韩氏还是在的,她在山上生孩子的时候,真是万万都想不到,韩氏会来插上这么一脚。

估计韩氏也是赌了这成王败寇的心思,成了,这爵位落到三房和大房谁头上,还真不好说,即便是不成,她一个寡居在家的伯母,徐泮又拿不出真凭实据,还真不好拿她怎么着。因着这个,徐泮心头一直压着这口气,自然连带着对大房的人都没什么好脸。

徐泮同于小灵说着闲话,受了岁,转眼到了大年初二。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

于小灵还坐着月子,自然回不了娘家。程氏往木香胡同去了,于霁陪着顾初雨去了顾府,于霆最是无事,早早说好了,要上忠勤伯府来看看他小外甥。

只是于霆还没来到,徐涟便先回了伯府。

徐涟的姐姐徐浙去年便随着夫婿去了辽东那边任差事,过年也不在京里的,自然不会来了,因而今日回娘家,只徐涟一人回来了。

韩家如今复了爵位,消失了几十年的归宁侯府的名号又回来了。只是这名头如今是落在了韩家嫡出的二房身上,却不是嫡长房。

韩氏和徐涟的夫婿,都是出自韩家的嫡长房,虽说韩家复了爵位,祖宗保佑光耀门楣的好事,可这嫡长房却尴尬了起来,若论正常袭爵,自然是跑不了他这一房的,可是这爵位失而复得,却落在了韩瑞身上,便是韩瑞百年了,这爵位也是在他这一枝传下去。韩家嫡长房虽是嫡长,可论归宁侯府来说,却是偏枝了。

说句祖宗不爱听的话,这爵位还回来,不如一直没有呢!

正是在这样尴尬的境地里,徐涟从婆家回到了娘家。

☆、第四一五章 回娘家

新媳妇回娘家,自然是喜气洋洋的,可是徐涟这儿,却没什么打心里透出来的欢喜。

她夫婿韩家二爷韩烽,倒是个老实人,对徐涟也还不错。只是他这个人向来没什么主意,一向都是听大哥和父亲,韩家长房虽算不得失势,可是同二房立在一处,相比之下,高下立现。有那些惯会捧高踩低的人在,韩家长房自然是不好过的。

韩峰夫妇来忠勤伯府之前,韩大老爷专门嘱咐了韩烽,好好把握住忠勤伯府这门姻亲,好生同如今的忠勤伯爷打好关系。

虽说韩瑞此人根本没什么争着出风头的脾性,对他大堂哥也向来敬重,可爵位是朝廷给的,他们兄弟二人也只能受着。韩大老爷自然要为自家后人做打算了,不然他们韩家长房,在京城里以后很难立足了。

因而在路上,韩烽把韩大老爷的意思传给了徐涟,有意让徐涟同她兄嫂好生亲近亲近。可徐涟听了,便是眉头直皱。

她晓得自己同于小灵已是亲近不起来。那次她去潭柘寺看这位嫂子的时候,她二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些要缓和的迹象,可之后不知怎地,徐涟便觉得自己好像错过了什么关键的事情,同哥哥嫂子一下子拉开了好远的距离,连母亲也不在她面前提了二人了。

之后便是韩家爵位的事情,闹的长房乱七八糟,她也无心过问到底是何原因,让在她和兄嫂之间发生了变化。

现在韩烽让她好生亲近哥哥嫂子,骄傲如徐涟,心里自然是不得劲的。

人不就我,我不就人,况之前是因为她的缘故,让于小灵的名声蒙受了冤屈,她心里觉得对不住嫂子,这才有心可以亲近一二,然而现下,她什么也没做,因而也不想用着热脸去贴旁人的冷屁股,那般自甘下贱做甚?

徐涟不愿意便不说话了,韩烽看了出来,对她这千金小姐的态度,颇有些不满。

虽说他和徐涟也是一同长大的,相互也熟识脾性,不过现在他们家中正是遇见了困境,这个时候,徐涟不能懂些事儿,该做什么做什么么?况且是她自己的兄嫂,有什么了不得的?

韩烽头一回朝徐涟板了脸,只他到底是送她回娘家,也不能如何,便也不再说什么了。

韩氏见到这小夫妻二人的时候,上下打量了一番,便看出了二人之间,正闹着别扭。

她心道自家侄儿最是老实,女儿也不是那爱挑事的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坐下暖和暖和吧。大哥大嫂近日可好?这天气燥的很,让你爹少吃些羊肉锅子,不然又要上火的。”

韩氏拿了拉家常的架势,难得地朝韩烽絮叨了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