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暖听了,微微蹙眉。
洛祈涵称呼清翊、清飒为“大哥”、“二哥”,以示亲近。清飒怕他一见到洛祈涵,便忍不住想杀他,所以打算云游四方,正好洛祈涵要清理嘉临皇朝的弊端,便赐予清飒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清暖也劝说清飒,放下个人恩怨,全心全意为百姓做事,清飒便领了这个职责。
他毕竟出身世家,对很多潜规则也极为了解,除非对方罪大恶极或者是国之蛀虫,他才会先斩后奏,其他时候,他都是收集这些官员的罪证,然后让洛祈涵处置。
他武功高,身份贵重,又没有所求,做这种事情简直再合适不过。
清暖仔细想了想,便道:“你有这种信心吗?”
她看着洛祈涵的眼睛,似乎要看到他心里去,她神情坚决,眼中还隐隐有着期盼,她问:“你有和全天下对抗的信心吗?”
皇帝维护的不是百姓的利益,而是宗室、贵族、士族这些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就算洛祈涵当年雷厉风行处理了一批人,但还是没有用。
那些人会想,我出生世家,门第煊赫,我的家族根深蒂固,纵然皇帝动我,也要考虑影响,谁会因为我欺压了一些贱民,就对我动手?法律?那不过是用来唬人的,我们贵族有特权不是么?法律对贵族起了效用,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位贵族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了。只因为我侵占了一些良田,只因为我逼死了一些百姓,皇帝就要拿我开刀?他也不考虑考虑我身后的家族?更何况嘉临皇朝贵族统治制度经历八万年时间,已经深深扎根于这块土地中,要想对抗这些制度,纵然是帝王,也会被联合起来的世家抹杀。
洛祈涵现在是皇帝,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可以游刃有余的嫡皇子,他面前没有任何挡箭牌,天下人都看着他。如果他愿意退让,他还是能够好好地当他的皇帝,凭他的本事,自然能够一世太平;如果他不愿意退让,他从此就要生活在腥风血雨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暗杀是轻的,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是正常的,甚至全天下都不理解他,就连他一心想要帮助的百姓,也只会被官方说法说愚弄,只要他输了,便会遗臭万年,什么罪名都往他身上扣。
当年萧晋初就说过,洛祈涵内心燃烧着熊熊的野望,那种野望会动摇整个皇朝的制度,带来无法想象的变化,所以他不惜抹杀洛祈涵,若非洛祈涵是清暖的丈夫,他定然已经这样做了。
今日,清暖郑重地问洛祈涵,你,可曾改变?
看着清暖黑白分明,清澈至极的眼睛,洛祈涵神色有些恍惚,他想起了多年之前,自己才十四岁,便被洛明霄赶出皇宫,开府居住,他当时虽然已是陌家的当家,但毕竟还是个少年,渴望着父亲的关注,并为他受到的不公待遇而不平,所以他不愿意呆在家里,而是去外面晃荡。
有一天,他见到了一个男子,那个男子衣衫褴褛,左手断了,两只脚也瘸了,那个男子走在大街上,旁人因为他身上散发的恶臭,无不退避三舍。
洛祈涵心情正不好,也不知道哪根神经搭错了,他居然跑上去和那个男子搭讪。
事后他想起来,也觉得非常不可思议,若是平日他看见这样的人,定是不会给一个正眼的,但那天他心情极为不好,不知怎的,就和那个男子攀谈起来。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命运。
那个男子是邻省的佃户,昔日和村里一个二流子发生过不愉快,后来那个二流子不知道怎么,成了高门大户的狗腿子,就想报复,他们家却在村里也有点势力,那个二流子计上心来,就想法设法当邻省总督的一个孙子知道,这个男子的妻子和女儿都长得不错。因为他明白,这位公子哥儿爱好比较故意,喜欢母女同接下来的事情就很普遍了,那两位贞烈女子自杀,这个男子老夫老母都被打死,兄弟也横死,那位公子哥要让他苟活,让他痛苦一辈子,却没想到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拖着两条残缺的腿,来到京城打算状告这位公子哥。
洛祈涵虽然聪明绝顶,但毕竟没有接触过底层的事情,而且当初他还年轻,还有一腔热血,听见这个坚强的男人讲到家人横死,竟然流下泪来,洛祈涵心中受到的震撼无与伦比,但当时的他无权无势,实力也没到足够的水准,不能打草惊蛇,所以他只能默默的关注此事,结果呢?
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这个男人判为诬告,在牢狱里被折磨至死。
那时候,洛祈涵心中就燃起不甘。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些人无恶不作,只因为出生好,所以就合该高人一等吧?
作为嘉临皇朝的嫡皇子,洛祈涵能有这样的思想,才真正令人觉得匪夷所思,但他当时就发誓,有朝一日,定要扫清这些弊端。纵然他知道,这种人永远会存在,但至少他在位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如此嚣张想到这里,他微微一笑,淡然道:“我早就有心理准备了”
清暖看见他居然真的愿意舍弃安逸的生活,整顿整个贵族社会,提拔更多出身寒族之人,心中涌起无限感慨。
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己当初发下的豪言壮语?又有谁愿意损害自己的利益,去兑现少年热血时的承诺?
虽然她此生也是贵族中的一员,但她从来不认为,百姓就是理所当然剥削压榨的对象,只可惜她是女子,无法改变这一现状,既然洛祈涵有这份心,她自然要尽一份力,反正文昌侯府想来御下甚严,绝对不会发生这种事,也损害不到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