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祈。”接受了叶希晨的记忆,好好整理了一会儿之后,疏陵上仙才睁开眼睛,极为平静地问,“你的愿望是什么?”
慕祈闻言便笑了:“你不当我要颠覆或一统六界了?”
疏陵上仙轻轻摇头,淡淡道:“叶希晨与你虽有几分交情,认识你却到底只有几十万年,又是从凡间界飞升上来的,眼皮子未免浅了一点,有此想法实属正常。但我与你认识的时间太长,对你也足够了解,所以我知道,所谓的六界,还不放在你眼中,你殚精竭虑谋划的,也不是为了这件事。”
“知我者,果真疏陵也,若是昭华知道这件事,定会以为我处心积虑,谋划一统六界,恨不得与我拼命,断不会有你这般镇定。”听见疏陵上仙的回答,慕祈笑了笑,微微抬高下巴,问自己最好的朋友,“疏陵大才,可否回答我几个问题?”
“愿闻其详。”
“疏陵可知,所谓末日,该是何般景象?”
听见他竟提起这个问题,疏陵上仙沉默片刻,才道:“清浊二气,分开天地,亦形成天道循环之理。无奈世间生灵日渐增多,从而消耗大量清气,制造诸多浊气,影响天道平衡。尤其在三千凡间界,人心不古,乌烟瘴气,成了必然的出路。世间清浊之气失衡,必将导致魔道大兴,仙族衰弱,纵然天道设计,几次六界之战,百般消耗人口,却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最后必定会……天地不稳,世界重组。”
“不错。”听见疏陵上仙说出注定的未来,慕祈上仙神色冷厉了一些,声音亦有些高昂,“太初结界,乃是父神为保护仙人,在仙界外塑造的一道结界。但若五界清气消耗殆尽,纵然强如太初结界,也难以阻止仙界清气的向外蔓延。仙界无足够清气,仙人的实力就得不到提升,相反,世间越是浊气弥漫,魔族就会越来越强。疏陵,你莫要忘了,太初结界的力量,来源于平衡的天道,若真到了天道彻底失衡的那一日,太初结界几乎是不攻自破,苒弱的仙人暴露魔族铁蹄之下,会有何种后果?”
他言辞锋锐至极,破天荒带了些咄咄逼人的意味,偏偏又直指真相,令人无从辩驳。
疏陵上仙闻言,不由沉默了。
第两百六十二章 两条道路
“仙界安宁平和,一是制度,二则在人。纵观我仙界,原著居民少之又少,大部分仙人,或身具大功德,或拥有坚定内心,善良本性,以及对仙道、天道的憧憬,勤奋修行,万众挑一,舍弃了无数,方能飞升成仙的存在。更别说,天人五衰,给众多仙人造成了怎样的痛苦与折磨。”
慕祈轻轻扬起唇角,望着疏陵上仙,眉宇之间满是讽刺的意味:“我们苦苦掩饰的真相,终有戳穿的那一日,疏陵,请你告诉我,我该怎样告诉仙界的子民,论及未来,仙不如魔。所谓的六界第一,都是我们用泡沫堆积起来的自尊,注定一戳就碎,让他们接受那暗淡无光的未来?又或者一直瞒下去,直到太初结界打碎这片安逸,让仙人的世界终结?难道说,无恶不作,就能天长地久,称王称霸;心存善念,反注定无力,别人欺压?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见疏陵上仙有反驳的意思,慕祈冷冷道:“先别忙着反驳我,从太初结界消失到世界重组,这中间少说还有百万年的时光,有这些时间,什么该干的不该干的,全都干完了!纵我成为魔相,不,即便成为魔皇又如何?到那时候,大势所趋,我阻止得了他们?”
“说完了仙界,再说魔界。”
“魔界的子民与仙界不同,飞升成魔的有许多,土生土长的种族却也不少。”说到这里,慕祈唇角扬起的弧度,怎么看都觉得多了一丝讥诮的意味,“自甘堕落,选择成魔之人,固然不值得同情,可那些无辜的孩子呢?他们很多本性并不坏,只是因为天生体内就带了负面的力量,便被父神划归到魔界,在那片炼狱中挣扎。疏陵,你转世轮回,可曾见过易子而食的惨状?在人间界,那也不过是战乱或者灾年的时候,才发生的惨烈之事,而在魔界,这完全是天天上演,见怪不怪的普通场景!”
说到这里,慕祈的声音低了下去,神情亦有些低落:“魔界的土地太过贫瘠,根本就养不活那么多子民,弱小的孩子连分辩的权力都没有,无论他们多努力地挣扎着,想要活下去,都只能成为亲人的食粮……我极讨厌魔族,他们放纵欲望,自私自利,粗鄙浅薄,可越是这样的存在,在魔界却过得越好。那些单纯的,无辜的,很有些与世无争意味,或者弱小到无法保护自己的种族,却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面对如此悲哀地命运,想挣脱,就只能让自己也变得更狠,更毒,更无耻。”
疏陵上仙隐隐猜到了慕祈上仙的意思,他沉默许久,方缓缓地问:“慕祈,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说,这种制度,是不对的。”慕祈上仙抬起头,盯着疏陵上仙,一字一句,无比郑重地说,“疏陵,你说,父神最钟爱得是谁?仙族?魔族?妖族?灵族?鬼族?不!他最厚爱得,是三千凡间界中,那弱小到极点,却只会成为苍生灾难,消耗清气,制造浊气的人族!仙生而为仙,魔生而为魔,灵族无法选择出生,妖族无论怎么修炼,也只能飞升到妖界,可人族呢?成仙也好,入魔也罢,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疏陵上仙不为所动,心平气和地反问道:“慕祈,你说得没有错,但你的做法,何尝不是在替旁人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