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与愁:“去叫司机室的人吧。”
李香雪微微一愣,江与愁的眼珠是沉静的黑墨色,透着淡淡的柔光,朝她道:“安全为上。”
杨优秀忽然不说话了,奇怪的看他们两眼,抱着饭盒去联系司机。
李香雪不好再拒绝,犹豫一秒,“谢谢。”
江与愁低头,瞳孔照进那张轮廓柔和的线条。
九点多雪渐停,李香雪坐在车里偏头看向窗外,灯幕之下,天空是一片昏暗的,街上树木绿叶化作枯黄,或已凋零。摇摇欲坠的,是这个城市冬日的清冷,偶尔路边灯盏闪烁,宛若星辰。
南街饭店的生意随节日逐渐淡去。
周边不少馆子门店都关门歇业,李香雪也给刘媛爱放了假,日常保持一单生意。
真正购买年货那天,张汝青起的很早,在屋里听了会戏,粥也煮好了才去敲李香雪的门。
“奶奶。”
孙女刚洗完脸出来,素面朝天,水珠在她白净无暇的脸上滑落。张汝青教育道:“要擦脸,擦霜。多爱美,好不好?”
李香雪忍俊不禁,让张汝青进房摆弄她台上的瓶瓶罐罐。
都是这个小老太一个人去商场专柜买来的。
满额的乳-香从上到下透过肌肤发散而来,晨色熹微,宅院内墙中木绣球饱满挺立。
路上车流减少,一路顺畅,江与愁陪着梁明芳早上出行。
车在红绿灯处停下,江与愁对这片老城区不熟,看着窗外风景,耳边是梁明芳的声音。
“这种木带在手上,有天然木香,凝神静气,是个好的,所以我才叫你陪我去瞧瞧。”
江与愁分了丝注意力给她,“您做主就好。”
梁明芳转过来盯着孙子,扶了扶自己的老花镜。
江与愁手撑在车窗上,稍微偏头看满头花白的老太太一眼,无奈的沉声道:“我不如您会选,就这样吧。”随即转过头去,目光一顿,看见了马路边的一老一少。
李香雪扶着张汝青慢慢经过,二人似在说话,和着晨日清冷的风让她们与江与愁的车擦身而过。
他看见她微微抬脸一笑,耳边的发丝露出她半张侧脸,香腮似雪。
张汝青:“是不是走错路了,鸿运大街被拆了。”
感觉到有股视线凝在背上,李香雪收回环望四周的疑惑目光,安抚小老太:“奶奶,以前那条老路在维修,按照导航走,没错的。”
张汝青哦了声,很快见到鸿运大街的招牌,脚步快上几分。
这里是香洲城最大的年货市场,李香雪从记事起就跟着张汝青到这里采买。
前一两年没有来,不知道变化更大了。整个鸿运大街红通通的一片,过年的灯笼,红包,笔墨纸砚等,还有书画室组织人在此摆摊,写新春对联的。
包括零嘴炒货,金鱼金钱龟,再加上临时租场,托运来的花花草草,逛得张汝青眉开眼笑,李香雪也脸上红通通的,张嘴就是白雾热气。
江与愁和梁明芳到店取了串珠,又陪同她和老友叙旧。
回程经过鸿运大街,梁明芳似在回忆,多愁善感。
“不止人在变,建筑也在变,这岁月太快了。”
江与愁走在她身旁,身形修长高大,惹人注目。
他提议:“去看看吗。”
年货市场五花八门,最显眼的是给外人的一片喜庆的红。
江与愁看见李香雪时,她手上提着透明袋子,金鱼在其中来回游荡。
她和张汝青一起,脚下还有一堆的年货,有塑料袋里装着玩具,用来送亲朋好友家的孩子,其他的则是纸皮包装,红线绑好,盒子连成串防止拿漏或者丢失,收获颇丰。
第3章
张汝青还要买香烛,拿着零钱包点数,接着抬头:“你等等我。”
李香雪不放心她,“这么多人,不要被挤到啊,还是我去。”
“哎,奶奶我又不笨。”每到这时候张汝青都会变得身姿矫健,她摆手哄小孩道:“我会带烤熟的地瓜给你,好好守着东西哦。”
李香雪无奈而担忧的看着她迈着小步子,朝熟悉的店家走去。
“这是什么。”
江与愁站在她背后,垂眼看着地上的纸盒。
李香雪刹那回头瞧见他,充满讶异,愣了一秒回答他,“炸‘耳朵’,过年吃的炒货。好巧啊,江先生。”
他的目光从地上转移到她脸上,江与愁看似随意的问:“好吃吗,这么多东西,你一个人带回去?”
李香雪望了眼香烛店:“还有我奶奶,我和她一起来的。你呢?”
她看着江与愁,对方令过路人侧目。他穿着一身叠加的三件套,外面是黑色呢大衣,严谨且充满绅士风度。
江与愁抬眉,嘴角微弯。“很巧,我也有奶奶。”
李香雪哑然失笑,眼里闪过一丝微光。想不到看上去不太好相处的男人居然会说笑。
江与愁盯着她正要说下句。
老徐找过来,“大少,家里来客人了,老太太已经回车上了。”
江与愁所有的情绪消失殆尽,墨黑色的眼珠倒映出李香雪的身影。
江与愁:“需要送你们一程吗。”
李香雪婉拒了:“我们自己叫车就好了。”
江与愁没说什么,抬了抬下颚,唇线轻抿,转身就走了。
他挺拔伟岸的身影在人堆里鹤立鸡群,背影消失。
张汝青胳肢窝夹着一把香烛,双手捧着热乎乎的烤地瓜回来。
李香雪笑着说:“好香。”
张汝青满脸笑意,“快吃快吃,吃完回家。”
年前一个星期,江氏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