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卷王系统考科举(136)
里面装着一个卷轴,看起来有些年岁。江行将卷轴拿出来,刚想看看这是何许人也,“时月”二字就印入他的眼帘。
居然吗?
可是,为什么时月的档案,要藏着掖着被封存起来,不能和旁人放在一起?
究竟有什么秘密……
江行看了起来。
“时月,镇国大将军时氏第三女,于天启三十五年嫁与太子,是为太子妃。”
……等等?
天启年间的太子?那不就是还未继位的、承元帝的正妻么?
江行震惊。
所以,时月原本是太子妃,而不是皇后?那她后面又为何变成了皇后?
江行继续往下看。
“天启三十六年十月,时月被钦天监预言为天生凤命,三十七年一月,礼聘入宫,是为皇后。”
江行: “……”
果然藏着秘密,还是个不小的秘密……啊不,丑闻。
这种皇室秘辛,是他可以看的吗……
江行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而且为什么这种记录依然保存着?寻常帝王爬灰,不都要极力掩饰吗?他若是天启帝,干脆将档案一把火烧成一捧灰,落得干净。
第79章 查身世江行交心
哎不过, 就算先帝想掩饰,似乎也掩饰不住。唐玄宗强抢杨玉环,不也没掩饰住么?
只能欲盖弥彰地让文人美化两人的感情。
天启年间是何盛况江行不甚清楚, 但自承元帝来, 这消息好像一夜之间消失了一般,想来是承元帝有意封锁。
不奇怪。这么大个绿帽子, 若是传出去, 皇室的颜面往哪儿搁?
无威则无畏,无畏则国不宁。颜面事小, 惹百姓非议、朝野动荡事大。
不对。
江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
时月三十七年一月入宫,而阿鸣是三十七年九月生的, 这……
江行心中有个不好的猜测。
燕王是先帝第八子,比阿鸣大了有十多岁。期间没有任何公主皇子降生。那么是否可以推测,天启帝的生育能力,其实早就不太行了?
而时月一入宫, 没过多久就生下了阿鸣。当时的天启帝年纪已经很大了,太子正值盛年,时月之前又是太子妃……
靠。
江行越盘越难受。
这个时间线, 只需要稍微思考一下,便可知,阿鸣才不是什么先帝幼子,而是承元帝的儿子。
算算年龄,阿鸣说的“七岁夭折的三皇子”,恐怕就是他自己。
江行从前只觉得“李璋”这个名字怪怪的,现在想想, 能不怪吗?
明明阿鸣表面上与承元帝是同辈,应该和燕王李洵一样从水字辈, 怎么和李琚李玠一般,从了玉字辈呢?
因为阿鸣本来就是玉字辈的!
江行脑子乱糟糟的,倒没想过能挖出这么不得了的秘密来。
阿鸣自己知道吗?
江行觉得,他都能查到的东西,阿鸣没道理不知道。
就是没有告诉他,没有明明白白撕了这层承元帝盖上的遮羞布而已。
或者曾经暗示过,可惜他没往这方面想。阿鸣是不是还说过,他母后时常看着宫墙外发呆,一坐就是一个下午。
……废话。人家妙龄少女,本来和自己的夫君和和美美,没想到一朝竟夫妻分离,自己还要忍着恶心伺候糟老头子,换谁谁心情都不会好吧?
再看承元帝这边,新娘变后妈,这……
江行心里不是滋味。这样畸形的环境,阿鸣对所有人都有防备才是正常的吧。
阿鸣那时还那么小,他能有什么办法?只能硬生生受着。
江行合上卷轴,深呼吸。
所以,其实宫变的真相,不难猜了。大凡是个男人,对于自己妻子被抢的这件事,都无法容忍。
加上天启帝还想废黜太子,改立燕王,后来更是直接幽禁太子——夺妻又夺权,太子不造反才怪。
至于时家,好好的女儿被强抢入宫,给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家伙糟蹋,肯定也忍不了。双方就这样一拍即合,发动宫变。
本来一切都很顺利,只可惜时月寝宫失火,时月死了,小皇子丢了。
再找回来时,小皇子已经瞎了两只眼睛。
少时挚爱所生的孩子,又这样聪明灵秀,还瞎了眼,只要人性未泯,估计都会承元帝那般爱怜甚重。
说到底,还是时月死得早。时月若活到现在,也不一定是这么个情况。
可是,时月寝宫为什么会失火?
不难猜。太子打到台前,燕王势力必然反扑,但燕王那时也就约莫二十几岁,论谋略似乎还差了点儿。
但燕王生母林贵妃处于后宫,又与太子势力敌对。要是起了狗急跳墙的心思,冲着时月下手,困兽之斗很合理,也很方便。
——尽管不能对承元帝造成什么影响,但死前可算是恶心了他一把。
包括后来时先生带着阿鸣一路逃亡,想来逃的也是燕王势力的追杀。
那么答案很明显,时先生的死,与燕王李洵脱不了干系。
……那李洵,又为何要贩卖五石散?总不能也是恶心人吧。五石散暴利,承元帝登基后,这人又被放逐,要说不心生怨怼,鬼才信。
江行有点头疼。
这只是他的合理推测,但,江行觉得自己几乎接近真相了。
至于阿鸣……
阿鸣没说,自然是不想让自己知道这件事,那他便当做不知道吧。
看完了档案,江行平复了一下心情,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全甩出去了。他同李玠告了别,转头往城中州桥夜市的方向走。
管他呢。阿鸣做事一定有他的道理,反正他是无条件支持的。至于旁的,走一步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