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无人时,丁香多半时间是在张氏背上渡过的。
她让丁香想起前世姥姥爱说的一句话,“现在女人日子好过,却不知道惜福。原来的女人苦,只要眼睛睁着,手里的活就不停……”
前世丁香对这话不以为意,如此的张氏特别让她心疼。想着等自己长大挣了钱,就两买个下人。
丁家人还有个好习惯,每天必须刷牙,这是薛氏在时养成的习惯。
丁香非常满意这个好习惯。
大多乡人牙是黄的,还有味道。
丁钊说,当初薛氏活着的时候,丁壮连粗话都不说。
丁家大院是一个四合院,瓦顶土砖墙,前院有一棵光秃秃的苹果树,后院是菜地。
丁壮住上房东屋,丁立春和丁立仁住上房西屋,东耳房供着薛氏的牌位。丁钊夫妇带着丁香住东厢。西厢空着,丁持一家回来住。
进入冬天后,为了省柴和暖和,丁立春和丁立仁搬去东屋跟丁壮睡一个炕,那间屋也成了暂时的起居室,吃饭玩耍都在那儿。
听说这个院子在北泉村属于第二好。丁家日子也好过,别人连温饱都难保证,他家吃得饱,隔两三天还能吃顿肉。
丁香的伙食就更好了,羊奶牛奶换着喝,实在买不到奶,就熬浓浓的米汤,还要加糖。丁壮说,等她再大点,就给她用骨头汤蒸蛋。
丁立仁小朋友特别盼望妹妹快些长大。妹妹的胃口那么小,好吃的吃不完,他总能帮着吃一口。
丁香也盼望自己快快长大,实现全家人天天吃肉的理想。
腊月二十八,寒风呼呼刮着,吹得窗纸哗哗作响,还能听到外面的几声鸟鸣。
丁香穿着花棉袄花棉裤,头戴荷叶小圆帽,胯下夹着尿片子,坐在温暖的炕上。
当然,更暖的是心里。
虽然这个时代物资匮乏,她还行动不便,但她非常喜欢这个家。
丁立仁坐在丁香面前,拿着拨浪鼓“咿咿呀呀”逗着丁香。
丁香当是逗孩子玩,也排解自己的无聊,非常给面子地冲着拨浪鼓大喊大叫,还会伸手去抓。
小正太更高兴了,觉得自己有魅力,讨妹妹喜欢。
在丁香看来,小正太的确有魅力。胖乎乎的,显得小嘴更翘,眼睛更小,笑起来连眼睛都找不到,颇具喜感。
张氏端着一碗羊乳进来。
家里买的母羊上个月下崽了,不用再去外面买羊奶。
为了去除膻味,煮羊奶时还加了杏仁和蔗糖。
这一家人是把他们能够给予的最好都给了丁香。
甜腻腻的奶香味馋得丁立仁吞口水,求道,“娘亲,爷爷不在,给我喝一口呗,就一小口。”
上次他讨要羊奶时被丁壮听到,丁壮鼓着眼睛骂了他半天。
张氏笑着喂了丁立仁两口奶,再喂丁香。
丁立仁香得眯了眯眼睛,觉得自己占了妹妹大便宜,歉意地对着妹妹笑。
丁香喝几口羊奶,又指一指丁立仁,意思是让张氏再喂他一口。
对于丁香异于常人的聪明,丁家人都见识到了。张氏笑着低头亲了丁香一口,又喂丁立仁半勺。
丁立仁尖着小翘嘴,半勺也当一勺喝。
张氏真是个好女人。丁壮不是一般的偏心,因为丁香多次打骂过丁立春和丁立仁,张氏心疼也没怪罪伪闺女抢走了亲儿子的爱。
她是真把丁香当成亲闺女了。
都说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阴影要用一生去治愈。她在这个家里只生活了几个月,原本对血亲的排斥和不信任都没有了。她承受着他们的爱,也愿意敞开心扉爱他们,把他们当成真正的亲人。
只一样,公主娘和另一个小哥哥的面目更加模糊了,她想等到能拿笔时把那两个模糊的面目画下怕是不可能了。
李嬷嬷可憎的面目依然清晰。丁香怕忘了,一天要想好几遍。还有那几个关键名字,也记得牢……
刚喝完羊奶,院门就啪啪响起来。
张氏笑道,“你爹他们从县城回来了。”
丁立仁滑下炕跑去开门。
几串脚步声飘进来,丁立春大着嗓门说,“爷在富来银楼给妹妹买了璎珞圈和银锁,还买了卤猪头肉。”
丁壮脚步顿了顿,才忍住没去儿媳妇房里看孙女。说道,“把香香抱来上房。”
张氏用被子把丁香包起来,抱着她也去了上房东屋。
东屋的炕特别大,占了半边屋。
下晌张氏就把炕烧上,几人都坐上暖烘烘的炕。
第十九章 完美
一看到丁壮,丁香就猴急扑向他,被张氏紧紧抱住。
丁壮最喜欢看孙女急吼吼要他抱的小模样,笑声异常响亮。
“孙女等等,爷爷洗了手抱你。”
张氏出去倒了热水过来。
丁壮、丁钊、丁立春依次净手。
丁壮把丁香抱进怀里,从一个盒子里拿出一根银制璎珞圈,一把小银琐。
这两样东西有些大,满周岁以后才能戴。
丁立春拍着马屁,“这套首饰在乡下妮子中是头一份。前儿我看夏员外给他孙子买了根,比这根细多了。”
丁壮不喜欢听“乡下妮子”几个字,皱眉道,“什么乡下不乡下。香香像你奶,是城里人,比那些县城、省城妮子水灵多了。”
丁立仁赶紧道,“妹妹最像奶,白嫩好看。”
丁壮笑骂道,“好像你见过你奶似的。”
丁钊从怀里拿出一把大钱交给丁壮。他跑了半天,还真遇到一个病人。
“要过年了,诊费收得贵些。给春子买了五十文的烟花爆竹,又买了三十文的卤猪头肉,还剩七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