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归(661)

还说好,将来她死了她的这个院子归丁四富所有,把墙打个小门还能当二进院。

绫儿和汤掌柜也同意。只要丁四富把龚掌柜照顾得好,不仅那个院子,龚掌柜的许多东西都归丁四富。

古代丈母娘一般不会跟女儿女婿住,没有儿子的女人宁可靠侄子或干儿子养老。

荀香到了丁府,丁盼弟已经来了,正同张氏和丁四富、丁珍、谢氏在正院侧屋说话。

主要是张氏和谢氏、丁珍、丁四富在说。

丁盼弟依然梳着姑娘头。虽然有丁家人特有的小眼睛和蒜头鼻,却跟丁淑娘和丁珍一样白皙清秀。

她只比丁立春小一岁,今年已经二十。之前她说满过二十就自梳,永远不嫁人。

经过这么多事,她的想法或许有了改变。

而且,眼里已经没有了之前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清。虽然不爱说话,却也没有木着脸。

不知她怎么转了性情。

荀香为她的转变高兴。

打了招呼,荀香把丁盼弟一个人叫去侧屋。

她拿出一串空镜赠的珠子问道,“郝姐姐看看,这珠子用血泡过吗?”

丁盼弟在进苏府按摩之前,跟着金婶制过用童女血制的花精丸和按摩面部的膏子。

而且,丁盼弟属于肯动脑子的人,有些东西别人不说她也想得透。

有些御医也能确认东西带不带血,但荀香怕走露风声不愿意让他们看。

丁盼弟拿着珠子看了看,又闻了闻,摇摇头说道,“我看不出来,只闻出有药味,什么药也闻不出来。”

荀香很是失望。丁盼弟又道,“能用刀刮一刮珠子吗?”

荀香道,“当然能。”

丁盼弟道,“拿把小刀,再拿一点盐和一个棒槌来。”

荀香出门让丫头去拿东西。

丁盼弟拿着小刀在珠子上刮,把表皮的木屑刮在纸上,用棒槌压成细粉,再放进装了盐水的茶碗里。

茶碗里的水带了点黑褐色。

过了一刻多钟,丁盼弟拿起茶碗看看,再拿到鼻下闻闻,肯定道,“里面有血。”

“什么血?”

丁盼弟摇头,“什么血我看不出来。”

念珠是用来念佛持咒的,一个高僧用血制念珠,不管什么血都不能说她德行崇高。

有些恶僧用血制药还说得过去,那是为了治病或者为了自己的修为。

而被传为得道高僧的空寂为什么要用血制念珠?

还有,她制了带血的念珠为什么要送给东阳和自己?

难道是想用念珠害她们?自己和东阳跟她无冤无仇,连面都没见过……

荀香表情凝重,说道,“谢谢你,这事放在心里,谁都别说。”

丁盼弟点头道,“我不会说出去。”

几人吃完晌饭,丁盼弟告辞回开县。

第五百九十二章 张老丈去世

几家又送丁盼弟了一些东西,张氏送的两柄绢扇、自家厨娘做的两只烤鸡,丁香送的宫缎,丁山家送的几卷棉线和一些糖果。

赶骡车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汉子,个子中等,长相憨厚,一笑还有两个大酒窝。

骡车驶出胡同口,田虎回头看看车门前的印染花布软帘,笑道,“东家这两天做客很高兴。”

车里没人回答。

田虎又道,“不说丁四爷和丁三老太爷,郡主和伯爷一家那么富贵的亲戚都对东家真心好,东家有福。”

帘子后面传来声音,“你怎么知道他们对我好?”

“我看得出来,他们看东家的笑是发自心里的,也没计较东家的冷淡。这种亲戚看的是情,没有瞧不起势微的东家。我大堂哥只是开了个酒楼,生怕我们兄弟去他家打秋风。

“平时不稀得搭理我们,只过年给我爹娘送两块尺头,还像给了我们大人情。我穷也不想欠他的情,还回去的礼物不比那两块尺头少……”

帘子后没有声音。

田虎又道,“我说句不见外的话,东家应该对他们再热情一些,这些亲戚是真的值得交往。记情才有情份,只一头热乎,时间久了也会冷了心肠。

“人生在世,活的高兴是一天,活的不高兴也是一天……”

帘子后面传来轻叹声。

张氏几人回了正院,丁四富把丁盼弟带来的几套胭脂水粉给几人分了。

张氏说道,“我看到盼弟冲那个赶车的笑了一下。老天,我这是第一次看到丁盼弟笑,小时候都没看到过。”

丁四富小声说道,“那人是田大哥,叫田虎。专门制膏子的,盼弟姐出门买材料什么都是他赶车。他人好,手艺好,又活络勤快。

“虽然话不多,但每句话都能说到点子上。盼弟姐不爱搭理别人,唯独能跟田大哥说几句话,也听得进他的劝……”

张氏笑道,“会不会他们看对眼了?”

谢氏道,“那人那么大岁数了,儿子都快娶媳妇了吧?”

丁四富笑道,“田大哥之前娶了个媳妇,媳妇在生孩子的时候一尸两命,死了。现在单一人。年纪也不算很大,二十九岁。”

谢氏道,“盼弟如今身家不菲,少说也有几千两银子,还有一个铺子一个作坊,比我家还有钱。那个人岁数大又没大出息……盼弟嫁给他可惜了。”

张氏道,“盼弟受多了罪,性格不好,该是找个知冷热又真心疼惜他的人,这样日子才能过长久。若那个田虎不是为了骗钱装样子,我倒觉得盼弟嫁给他不错。”

荀香也觉得若那人能够包容丁盼弟的性格缺陷,真心待她好,治愈她曾经的伤痛,两人在一起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