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五岁半,封地开荒做团宠(139)+番外
谢长史要是还把他当小孩子一样看待,那他就大错特错了,自己这一年长的可不止是身高,还有见识和想法呢。
离开议事厅后,见四下无人,霍元帅才低声道:“谢长史,烦请你和我说个实话,新皇……”
新皇还是太子的时候,也派人来和他接触过,但他这个人是个很纯粹的武将,并不想掺和进什么夺嫡之事当中,只想守护好全州,当好漠北百姓的守护者。
但事情就是这样事与愿违。
在铁矿度过的那些个日日夜夜中,他不断复盘从事发到霍家人被判秋后斩首那段时间,他明白这是楚王的手笔,但太子到底是不是无辜的,他很难评。
谢长史按了按他的胳膊:“新皇还是太子殿下的时,便积极为霍家奔走,但那时你也知晓,楚王殿下势力庞大。”
先皇宠爱贵妃,楚王是贵妃之子,自然也备受宠爱。
太子殿下虽是嫡子,但先皇后早逝,太子殿下在宫中独木难支,若非先皇……
谢长史忙打住自己乱七八糟的想法:“你且放心,闻王殿下年纪虽小,但有赤子之心,有你的教导,以后定能叱咤沙场。”
霍启元瞠目结舌,怎么也没想到谢长史竟会对自己说这些话。
谢长史接着道:“霍家的事出于对先皇的尊重,皇上不会翻案,所以在闻王殿下麾下是最好的选择。”
“你也明白,全州边境已经不安稳了。北狄休养生息这么些年,如果再次大军压境,现在的漠北军能否力敌,保全州或者漠北平安?”
他停下脚步,对着霍启元深深鞠躬:“霍元帅,请您务必用心教授殿下。”
话没明说,但霍启元已然明白了过来,这是让他教授闻王上阵杀敌之兵法。
他垂眸思考片刻道:“你且放心,这事我应下了。”
不管是他的处境让他无法选择,还是为了漠北的百姓,他都会好好教授殿下。
但让顾聿知没想到的是,霍启元回到房间后就写了一封名单出来,上面是这些年被用各种手段排挤出漠北军的霍家心腹。
交出名单后,霍启元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指着最上面一人的名字道:“殿下,谢长史,这人就是我在军中的副将。当年我察觉到霍家有难,便提前将他贬了下去,本想有他在,漠北军不至于大乱。”
但谁能想到,在霍家出事没多久,这人就被赶出了军中。
“谢长史可找人先调查他,若是他还可靠,下面的人便由他来联络。他们不适合回漠北军,但适合给殿下当亲卫,或者守城军。”
顾聿知眼睛刷得就亮了。
他粗略的计算了一下,有二百多个人呢。
一想到这二百多个经历过战场厮杀的将士们会变成他的亲兵,或者守城军,顾聿知就有些美滋滋的。
救出一个霍元帅,得到上百霍家军,他的运气不要太好啦。
不过没一会儿顾聿知脸上的笑就落了下来,捏着名单总觉得心里涩涩的:“舒老师,我总觉得心里怪怪的。”
也许是因为来漠北后,文舒二人一直陪着他,又或许是因为舒老师感情比较细腻,顾聿知有这些小想法的时候,就会想要和舒老师说一说。
舒小涵虚虚摸了摸顾聿知的头,柔声道:“小王爷是不是觉得,要是霍家没出事,这些人也不会被排挤出军营?”
第128章 殿下,大喜特喜!
顾聿知捧着小脸点点头:“是呀。”
谢长史他们虽然没有明说,但顾聿知思来想去,还是想到了三王兄楚王。
李记商行的背后站着的是一位亲王,而李延平上次去了江南,这其实已经很能说明李记商行东家的身份了。
只不过他之前没往这方面去想罢了。
他就是想要安安稳稳当个闲散小王爷,四处游历,吃遍桑朝各大地方的美食,等成年后就将母妃接过来。
但现在觉得,这个想法好像短时间内不能实现了。
顾聿知的心情低落了好几天,更加没心思管亲临客栈的事情了,反正他和谢长史已经达成了共识,再一再二不再三,亲临客栈的这些工人们他们都不要了。
正巧这天顾聿知休沐,他正兴致勃勃准备带着雪夜出门,谁知还没见到人呢,就听到齐承朗爽朗的笑声。
他歪着头算了算时间,齐侍卫这次好像出行没多长时间哎,怎么这么快就回来啦?
齐承朗进门草草行礼后,不用顾聿知问便开口道:“殿下,大喜特喜!”
他往旁边看了看:“徐嬷嬷呢?殿下,快将徐嬷嬷也请过来。”
顾聿知眨巴着眼睛看着齐侍卫,就见他从进门开始就咧着嘴笑,显然心情超级好。
他点点头,下人去忙去叫徐嬷嬷:“齐侍卫,什么事情大喜特喜?”
难道是皇兄又给赏赐了?
不应该吧。
之前皇兄给了赏赐,也没见齐侍卫这么开心呀。
他挠挠头,就听齐侍卫道:“良妃及各宫娘娘一共给您送了十台织布机!现在就在昌州城外。臣来和您报个信,等会就往辛凉走了。”
顾聿知蹭的跳下了椅子,仰着头,声音都高昂了起来:“十台织布机?各位嫂嫂们给我送的吗?”
虽说苏侍郎之前说了会给他送织布机,但他想着苏侍郎不过是个大臣,而且听谢长史的意思,苏侍郎的家底还不是很厚……
一台织布机的价格不便宜的,他哪里好意思真的让苏侍郎送,所以还特意让章侍卫和苏侍郎说了,让他和皇兄说织布机的事情。
舒老师和文掌柜都说番薯和马铃薯的种植,是对桑朝百姓特别大的贡献,他还偷偷想,和皇兄换几台织布机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