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风入我怀(126)

作者: 凉小小 阅读记录

楚蘅伸手指向他,威胁道:“那你可不能骄傲,以后还得加倍对我好。”

“自然的,我的夫人。夫人在上,我心甘情愿做被压一头的那个。”顾衍说得心甘情愿,惹得楚蘅一阵大笑。

“来,放我下来,你一定饿了,我让婉月她们赶紧上菜。”楚蘅拍拍两下他的手,他却不愿放,仍旧抱得死死的。等过了许久才将她放下来。

楚蘅孩子气地嗔他一眼,走到外头才发现婉月和婉儿早就端着饭菜过来了,此刻正站在门外不敢进屋。

第一百三十一章 突变

她们俩人看到她,忙将晚膳端进去。楚蘅轻咳两声掩饰尴尬的气氛,顾衍将她拉进来按到桌边上,当着她们俩人的面对她就是吧唧一口,尔后抬起头对她们道:“以后可别大惊小怪的,免得咱们夫人害羞。”

“是。”

婉月和婉儿嘿嘿笑一声,便咧着嘴跑下去。

“干嘛要戏弄我?”

楚蘅用帕子拍他一下。

“我哪儿敢戏弄夫人,不过是跟她们交待清楚罢了,谁让我的夫人总在外人面前不好意思与为夫过分亲近呢?”顾衍靠近她,捏捏她脸颊。

“行啦,赶紧吃你的吧。”楚蘅夹起一块糯米糕,塞进他嘴里。

顾衍眉开眼笑嚼着,脸上的笑意萦绕了许久。

“陆燃回去了这么久,应该到汴京了吧?”距离陆燃离开荆州已有十来天,若是他还未求得淳元帝增加援军过来,楚蘅怕北椋大军迟早会攻进来,到时候也不知他们还能撑多久。

顾衍若有所思道:“陆燃办事沉稳,若是顺利的话这会应该差不多启程了。”

陆燃的为人他是十分了解的,越是到这种紧要关头,他越是会使出浑身解数,以往回到汴京需要半个月的路程,这种时候定会快马加鞭压减下一半的天数。

“但愿如此。今日我到外面去打探荆州城里的情况,发现很多百姓心里还是惴惴不安的,他们很害怕北椋大军随时会攻进来。听说他们手段残忍,到时候只怕会屠城,受苦受难的还是这些百姓。”

楚蘅没什么事便会到外面去留意城中百姓的态势,毕竟这种时候大家最好能够团结一致,不然会兵败如山倒。

“放心,我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知道她不仅要担忧自己,还要替他留意城中的百姓,顾衍心疼地将她搂入怀中。

楚蘅抓紧他衣襟:“我自然是信你的。”

“来,吃饭。”

俩人好不容易能好好坐下来一起用顿饭,顾衍格外的珍惜。

自从纪殷奕夺下荆州边防线后,整条城墙上都扎上了北椋的军旗,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威风。

看着迎风飘荡的整条军旗,纪殷奕的眼里满是得意。

“怎么样,现在你肯承认当初你阻拦朕是错的了吗?”他背对着站在自己身后的北椋先帝问道。

“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我是阻挠不了你了。”北椋先帝筋疲力尽地道。

“当初朕若是听了你的,此刻又怎会能站在这荆州的城墙之上,如今距离打下荆州便只剩下一步之遥,朕不会放弃进攻。等攻下荆州,朕要一路南下攻下淮北,最后直取汴京,整个大楚都将会是朕的。”

纪殷奕毫无保留地在他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

北椋先帝嘲讽地笑了笑:“可你别忘了,你在大楚还要一个亲哥哥,他与你一般的狼子野心,又怎会容你如此顺利地拿下大楚?”

突然,纪殷奕怒不可遏转身揪住他衣襟质问:“你为何不信朕?处处要打压朕?!从小到大你便是这样,如今朕不仅将北椋治理得好好的,还带领朕的子民们扩大疆土,朕哪一点做错了?!”

他突然生性让北椋先帝一下子变得惊恐起来,这个儿子的习性连他都压制不住,或许他就是上天派来惩罚他的。

“你觉得你没有做错,可死去这么多的北椋男儿你可有看到?你所谓的扩大疆土都是用他们的命给换出来的!”北椋先帝怒骂。

纪殷奕嘲讽地笑了笑:“自古以来,有一代帝王扩大疆土不是用将士们的血肉给打下来的,不流血又何来的开疆拓土?”

北椋先帝失望地道:“罢了,你要打便打吧,只是你想要攻下荆州,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朕倒要看看,这回顾衍能撑多久。”

他松开揪紧他衣襟的手,他已经叫人盘算了如今顾衍手里剩的兵力和城中的粮草,他们最多撑不过十天。

北椋先帝理好被他弄乱的衣襟,神情落寞地走下城墙。

到后半夜时,北椋大军发动攻势了,趁着夜深人静大楚将士最放松警惕的时候。

没待在军营里,顾衍一整个晚上都没敢熟睡,直到听到外面传来的地面震动声,他便知道不对劲了,赶紧起身穿上军装。

“怎么了?”

楚蘅揉揉眼睛,靠在他怀里她睡得特别安心。但是他突然从自己身边抽身离开,让她也醒了过来。

“北椋大军好型攻过来了,我得去看看,你继续睡吧。”顾衍来不及跟她多说,穿好军装就急匆匆往外走。

城门上的警戒线一下子被拉起,众人迅速反应过来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突然杀过来的北椋大军。

张铭和魏冉在军营里迅速排兵布阵,将士兵们一批批派往城门上。

城门上有任青山坐镇,才勉强阻挡下他们的第一波攻势,要不然这座城一夜之间就要被攻破了。

顾衍知道张铭和魏冉能应付军营里的事,便直接来到城门上,看到外面乌泱泱的北椋大军,他的脸色也变了变,纪殷奕一下就派这么多人过来,颇有要一夜之间将荆州城占领下来的意思。

上一篇:沉香凝成霜 下一篇:东宫重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