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入我怀(142)
这座都城轻而易举到手,倒叫他省了许多事。
纪殷奕得知他在汴京自立称帝的消息,思虑再三还是决定派大使过来朝贺。大楚如今一分为二,顾承乾又是他的亲哥哥,以后他们免不了要打照面,不如趁着此刻先将关系维系好,等顾承乾将大楚完全占领后,没准他也能分到一杯羹。
大楚百姓看到大楚如今分裂成这副田地,民众间渐渐有了指责淳元帝的声音,声称是他造成大楚分裂的罪魁祸首,昏君的骂名渐渐从大楚百姓间传出来。
沿途间,同程的宫人听到这个事情,都不敢透露给淳元帝。
直到有有一日,淳元帝在路上碰到一家子,听到孩童在乞讨时将那首歌谣唱出口,他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在百姓中间居然被骂得那般不堪。
“陛下。”
顾衍被王喜悄悄带过来,王喜想着此刻或许只有顾衍能跟他谈一谈。
山野间,淳元帝站在石崖边上,俯瞰底下的天地,这是他的天下,如今他却遭到自己的子民如此唾骂,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顾衍,你说朕这个皇帝是不是当得很失败?”王喜将顾衍带过来是对的,至少此时淳元帝还愿开口与他说话。
“陛下从原来繁华的都城搬迁至淮北,想必您的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顾衍垂手而立,与他一样在俯瞰山崖下的天地。
再赶上两日的路,他们便能到淮北城了,到时候会是另一个新的开始。
淳元帝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嘲弄自己的愚蠢,也在肯定顾衍说出口的话。
他说的没错,自己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片刻后,他恍若自言自语般道:“或许在大楚日后很长的一段历史年轮里,朕称得上是大楚最愚蠢的皇帝了。”
这时,顾衍收回俯瞰远方的目光,眼神变得炙热起来,他恍若照耀在这天地间的一束光望着淳元帝道:“陛下,就算是曾经失败了又如何,只要咱们不放弃继续往前走的心,不放弃还在拥护我们的大楚百姓,咱们重新撑起这大楚分裂的一方天地,又有何不可能?咱们此时此刻正在做这件事不是吗?”
淳元帝愣了愣,他微微张口看着眼前的顾衍,他总能在他最低落最低谷的时候,说出让他燃起生机的话,而且他总有这样的能力。
“臣相信,等到了淮北,咱们会开启一个新的大楚,让大楚的百姓找回当初拥护您成为君主的感觉。现在在汴京里的那个皇帝他是北椋人,不是大楚人,您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一个北椋人将汴京彻底占领为北椋的福地吗?”
“臣不容许,臣相信您一样不容许。”
顾衍的面容坚毅又冷静,眼神果敢而坚定。
第一百四十六章 冤家
看着他,淳元帝忽然笑了,笑得十分释怀。从汴京出来这么多天,顾衍终于见到他脸上显现出发自内心的笑。
“你说的没错,朕不容许,你们也不会容许。”
与他的这一番交谈,让淳元帝找到了当年刚登基时的感觉,他觉得顾衍身上有一种魔力,能叫人重燃对心中渴望的魔力。
王喜见到淳元帝喜笑颜开的样子,便知道他没事了,忙对着顾衍哈腰道谢。
“小子,比你爹要厉害啊。”
顾言昌就站在不远处,看到顾衍走过来,他拍拍他的肩,脸上满是欣慰的表情,眼里还带着一丝崇敬。
“要不怎么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顾衍呵呵笑着,从他身前走过。
顾言昌心甘情愿被他嘲笑,也肯屁颠屁颠地跟在他身后。
众人再行了两日的路之后,终于来到了淮北城。
城中的官员和百姓知道淳元帝将都城迁到这来,都纷纷站在街道两侧,夹道欢迎他们即将到来的君主。
淳元帝和姚贵妃坐在轿辇里,接受他们的朝拜,等到了宫城,那里虽然没有汴京的宫城气势宏伟,宽敞大气,可该准备的礼节王喜都命宫中的礼官准备妥当了。
进了宫城淳元帝要领着百官登上天台祭坛,举行迁都仪式,仪式上要准备的东西,淮北城的官员们都准备好了,只等着礼官唱和声起,淳元帝在祭坛上举行祭祀仪式就行。
祭祀仪式举行得十分顺利,唯独在结束时天空中忽然乌云密布,下起了一场倾盆大雨。
“这是遇水则发呀陛下。”
王喜反应机敏,对着淳元帝就是一顿夸赞。
淳元帝也算是默许了他这个说法,乐呵呵地遣退百官后,退回到自己的殿宇中。
女眷们都已经先回了王府,唯独男人们在冒雨赶回家中。
淮北的裕王府里,顾衍确实已经命人将府上的一切都打点好了,楚蘅站在东院的屋檐下,瞧着来到淮北的第一场大雨,心中只盼望着顾衍早点回来,不要被雨淋到的好。
她正担忧着,便见到前面雨幕中闯进来一个黑影,是顾衍冒着雨跑回来了。
“怎的也不撑把伞?”
见他在檐下抖动身上不断滴落下来的雨珠,楚蘅用带着嗔怒的语气责骂他。
“撑伞作甚?这第一场雨我是要淋的,等会洗洗就好了。”顾衍让她不要凑近来,免得他将甩开的雨珠甩到她身上,将她弄湿。
“那我让陆燃准备热水,一会你赶紧去洗洗。”就算是他身子硬朗,这雨淋久了楚蘅也怕他染上风寒。
“知道了。”
顾衍顽劣笑着。
等冲完热水澡,换上干净衣袍从内室里走出来,顾衍便觉得屋内暖烘烘的,原来是楚蘅叫婉月她们支起了火盆,桌上也摆上了蜜饯点心,屋内一下变得温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