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容器之中(61)

……是疼的!

不知不觉间,海面上的大半片天空已经被染成了猩红。白典打了个哆嗦,扭头就朝休息室的方向跑。

在他的背后,大海传来了轰隆隆的咆哮声——那既有海浪的狂涌,也有海冰彼此碰撞碎裂,然后被狂风卷起的悲鸣。

眼看着距离休息室只剩几步之遥,大风却追赶上了白典。他感觉自己的双脚离开了地面,与大大小小的冰凌在半空中不断地摩擦碰撞。

一股巨大的无力感笼罩了白典的全身。在巨大的自然力量面前,躲进室内这么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突然就变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白典的心情彻底从惊讶变成了恐惧。这时一道快如闪电的人影从休息室里冲出来,将他一把拽回地面。

等他重新回过神来,人已经回到了温暖的休息室。

“叫你跑你不跑,等着喂鱼呢?看看你的头发!都冻脆了!再晚几秒你也一样完蛋!”

卫长庚劈头盖脸就是一通教训,一边骂还一边动手去扒他的手套和鞋袜,确认了手指脚趾全都还在才算安心。

白典傻愣愣地看着卫长庚,脑袋里依旧盘旋着刚才那股可怕的冰雪风暴。

那是什么“怪物”?怎么事先没有预报?如果跳进海里会出事吗?

无数个问号在他的脑袋里此起彼伏,紧接着又被暴风推搡门板的砰砰声给吓成一片空白。

“喂,吓傻了?”

卫长庚轻轻拍了拍他的脸颊,又捏住他的鼻子:“收收惊!”

白典这才勉强回过神来:“……刚才那是什么鬼东西?!”

“我们叫它碎尸风,人要是被它卷上天,首先在半空中冻硬了,再摔下来的时候就碎成渣渣。而且这种风起得急,根本没办法预测,好在一年也遇不上几回,你算是撞大运了。”

说到这里,卫长庚立刻吩咐努斯联系哨塔,告诉他们最多还有半小时风暴就会在岛上登陆。不过因为有海底暖流和陆上的群山作为阻隔,当刮到哨塔的时候,就不会再有“碎尸”这么可怕的威力了。

话又说回来,这股超强的寒潮倒也不是没有优点——风暴过后,海鲜铁定爆仓,有时候光是在海滩上走,都能捡个盆满钵满。

将消息向岛上做完通报之后,卫长庚的下一件要紧事就是调整接下来至少24小时之内的休息以及采暖策略。

渔场平台的主体是能耐低温、延展性极佳的超级合金,极端天气并不会影响到它的稳固。但是当环境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室内的保暖就成了一大问题。

眼下,堪比台风的可怕寒风正不断猛烈撞击着休息室的大门,极度的深寒则从四面八方包围着这间不足三十平米的小屋。窗玻璃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而贴近窗缝和门缝的地方已经能够看见白花花的冰霜正在入侵。

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大约只需要三个小时,休息室的温度就会降低到零度以下。再加上制热系统有一定概率会在风雪中宕机,若无其事地各自上床睡觉显然并不是今晚最明智的选择。

好在卫长庚非常清楚应该怎么做。

他给了白典五分钟去收拾被褥和一切能够保暖的东西,然后推开了一扇不起眼的小木门。门里是一道螺旋向下的台阶,通往黑黢黢的未知之处。

“那里是海平面以下,海水会隔绝寒流,保护我们。”

卫长庚如此向他解释。这段时间海水的温度在零度左右徘徊,而渔场位于海平面以下的部分坚固厚实,足以承受巨大的水压,从保温性上来说,绝对是更好的选择。

他们很快下到了台阶底部,这里是一处看起来有点像楼层前台的空间。四周围堆放着用途不明的纸盒装杂物,灰尘倒不是太多——毕竟茫茫大海深处,泥土才是稀有之物。

考虑到通讯等问题,他们没有继续往更深处探索。卫长庚摸索着找到墙上的电源开关,点亮了天花板上的一盏小灯。白典则选定了一块区域,麻溜地清理出可供两个人一猫临时休息的空间。

这边两个人正头碰头地铺着床褥,努斯突然提示有联系人呼入。而且不是一通,还是前前后后一共三通。

其中第一通语音来自蓝时雨,主要是关心白典第一次遭遇寒潮,有没有遇到困难。

第二通视频来自绿医生,一样是关心白典的身体,叮嘱他务必要做好保暖,不要感冒。如果受了伤又应该如何处理。

第三通终于是打来找卫长庚的了。却是大病初愈的老徐,大致意思是说屋顶漏雪了,卫长庚的窗台外面有通往屋顶的捷径,希望他能给出房门的密码和开启权限。

对于这种奇怪的要求,卫长庚想也不想就表示了拒绝。

老徐骂骂咧咧地挂断了通话。卫长庚也骂了一声“什么玩意儿”,一抬头却对上了白典复杂的眼神。

“老徐其实是在关心你吧?”

“你想多了。”

“万一是你想少了呢?”

“……”

卫长庚停下了手上的工作,嫌弃地打量着白典:“我说你怎么就那么喜欢把我和老徐凑一起呢?对你有什么好处?”

“……好玩?”

白典刚说出这两个字,忽然一连打出了两个喷嚏。

“是报应啊。”

卫长庚幸灾乐祸地点评,而他的狞猫则迈着优雅的猫步,走过去趴在了白典的身边。

白典撸了撸猫耳朵上的穗穗,嘟囔:“我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精神动物啊?”

“难说。”

卫长庚很明显地嘚瑟起来:“等级太低的哨兵和向导是没办法召唤出精神动物的,比如绿医生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