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宫后发现贴身太监权倾朝野(33)
蒋曾在旁边探着脑袋听。
“大哥…父亲那边……”冯纶书有些底气不足的说。不知道为什么五年前大哥和父亲的关系变得很不好,就连他和父亲想要找大哥谈谈都被大哥拒绝了。
“皇帝说我这次远去北疆有功,已经封我为吏部郎中,主管考功司”冯纶旗没有回他的话而是自己说着自己的进程。
“哥,你要搬出去”冯纶书怎会不懂,他话里的意思。
官至五品,在京任职者就可以开府了。
之前大哥只是个书令史没有开府的权限只能在家,现在哪开府了,以大哥和父亲的关系万万不可能住在家里。
连跳这么多,这皇帝为了讨好小曾真的一点礼法都不顾了。
第26章 嫌隙
“年后我就会搬出尚书府。”冯纶旗点了点头,算是把这件事做了一个拍板定论。
冯纶书沉默,如果哥哥出去开府单过,他与父亲的关系这辈子也回不到从前了。
看着父亲和哥哥越来越生疏自己却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
“纶旗哥,恭喜高升啊。”吕元青看着这哥俩,适时的岔开话题。
“对哦,哥这次回来你一定可以平步青云的。”
可不嘛,凭借着吕元青这次的人情蒋曾一定会帮着自家哥哥。
有了蒋曾在朝堂上的事还不是一切犹如探囊取物。
冯纶旗看着冯纶书很认真的和他说:“我不求做多大的官,只希望在我在官位上能真正的为国家做事。”冯纶旗说道着眼神里多了一股少年的意气风发。
他读书以来的抱负做一回盛世下的官员。看一回封禅大典。
“是是是,为了你的太平盛世努力吧。”冯纶书撇了撇嘴,很明显他对他哥这话听的耳朵已经起茧子了。
冯纶旗只是无奈的笑了笑,他这个弟弟总是这样开朗活泼。
蒋曾就站在他们身后,不知道在想什么,眼神有点纠结。
吕元青好像看出了他有心事,便握住他的手。
嘴靠近他的耳边“曾儿在想什么?”说完抬起手碰了碰他的耳垂。
“王爷,我有些饿了”蒋曾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双手还捂上了自己的肚子。
中午因为在尚书房等着冯纶旗倒是谁也没想到吃饭的事情。
所以当下蒋曾说饿了倒是也没有人怀疑。
吕元青用手指刮了刮蒋曾的鼻子打趣道“原来如此,那就大大方方说出来嘛,是们是不会嘲笑曾儿能吃的。”
冯家两兄弟看见这个场景互相你撞撞我肩膀,我给你个懂的都懂的眼神。
“咳咳,把膳食就布置在我的院内吧。”
正常回家第一顿饭是一定要和父母一起吃的,但冯纶旗可没有这个意思,还特意吩咐在自己的院子内布膳看来今天是不打算去见冯尚书了。
“出必告,返必面”回来不见尚书这是不孝!
“哥,你不在这些年爹也很想你。”冯纶书拽了拽冯纶旗的袖子。
“纶旗哥,有些面子还是要做齐的,否则会被人议论,遭人闲话。”吕元青也站出来劝解,如今冯纶旗刚刚回京还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好,我单独去见一趟父亲。”
冯纶旗不知道是真的觉得不妥还只是被他唠叨烦了,只是一摆手道。
而仆从们只是听着,对于这位长公子的话唯命是从。
今天早上尚书大人特意交代过,凡事这位长公子的话,不管是否合乎常理都要没有任何异议的去完成。
冯纶旗走后,蒋曾和吕元青开始耳鬓厮磨,冯纶书在一旁发呆。
过了一会,冯纶书实在忍不住了,看像吕元青“元青你说我哥和我父亲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冯纶书不耐烦的挠着头,把原本规矩的高马尾挠的一片乱糟糟的。
“纶书,他们的事你还不要探究的太过,纶书哥和尚书大人都是有分寸的人。”吕元青含糊不清的安慰。
第27章 秘辛
“你一定知道什么对不对元青告诉我,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冯纶书有些期待的看着吕元青。
“冯二公子,有些事你应该亲口去问你的父兄。”蒋曾看出来王爷这件事并不想说,所以开口解围。
“嗯……我知道了。”冯纶书看见蒋曾开口,点了点头不再往下问。
蒋曾心里暗自叹息,有些东西还是变了,要不然依着冯纶书的性子要放在以前,看自己说话他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把自己先说服,让他去和王爷说。用他的话说这叫枕头风。
三个人沉默无言的站了一会,冯纶书先开口:“嗨,多大的事'啊,元青你不会是为了这件事内疚了吧”
吕元青看了他一眼愧疚倒是谈不上,就是在想这个在爱中长大的小少爷当有一天知道自己的家庭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么美好他会如何面对。
冯纶旗去有半个时辰就回来了,回来时面色并不好,还面色不善的看了蒋曾一眼,眼里有些责备还有些心疼。
天知道当他知道蒋曾这几年的遭遇时有多震惊,皇帝怎么能让活人去试那些不明不白的东西。至于后来的计谋也太冒险了些,这是成功了如果失败了……后果不堪设想
蒋曾缩了缩脖子,他就知道有些事瞒着王爷这个闲散人士容易,想瞒过大少爷简直就是想都别想,但也没想过冯尚书那个老东西嘴上这么不严实。
四个人其乐融融的吃完饭,吕元青就拉着蒋曾离开了。
蒋曾坐在马车上,狭小的马车使他半个身子都只能在吕元青怀里才能坐下。
即使皇帝已经派人送来了远超一般王爷规格的马车,但是吕元青就是说什么也不肯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