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莫名其妙翻身成了C位顶流(200)+番外

作者: 寒霜三尺 阅读记录

「@N男团_何寺北V:这次的表演不会是最后一次,所以大家不要因为抢不到票从而太焦虑,我们终将相见!!//转发:@N男团官方账号V:【关于巡回表演购票通知】……」

「@N男团_向樾V:未来还会有很多见面的机会,现在不必遗憾,我们都在为了以后的相见而做准备。//转发:@N男团官方账号V:【关于巡回表演购票通知】……」

字里行间都充斥着“大家不要买黄牛票”的劝诫。

好消息是,粉丝非常吃这一套,并且期待起了未来的见面。

现在抢不到的票,可以把钱存着,未来再抢,这样一想心情就舒畅多了。

粉丝们也就停止了找黄牛购票的行为,纷纷等待起了演唱会结束后的录屏。

***

第116章 登台!!

N男团今年第一场演唱会的价值不可估量。

毕竟“第一场”这三个字代表的东西可不少:N男团时隔一年半再次登台表演、N男团新专辑《Superior》首唱、N男团全新舞台首次展出——

这些“首次”“第一次”结合在一起,导致这场演唱会的含金量还在不停的上升。

就比如上次诺思·丹尼斯来C国的巡演,唱的是《FOLLOW》专辑的结尾曲、请的是N男团、最后还和向樾合唱了一首《TO THE MUSE》……每一条都在明晃晃的说着这已经不是值不值回票价的问题了,这完全就是无可复制的最棒的一场表演。

到现在,这场演唱会的视频都要被粉丝们盘包浆了,依旧是有许多人在懊恼自己当时怎么就没抢到票、没去到现场见证这场独一无二的演唱会。

在这种“犹豫就会败北”的buff加持之下,所有粉丝都在奋力的抢票。

假如N男团会在这场演唱会上公开新的歌曲和舞蹈呢?

假如N男团还请了别的明星作为演唱会嘉宾呢?

假如诺思·丹尼斯也会去到现场呢?

假如——

错过了怎么办!!

种种假设之下,市面上抢到票的人把票捂得严严实实,抢不到票的人则是急的焦头烂额。

不过粉丝圈的血雨腥风可影响不了已经决定好的行程,抢票结束的一个星期后,N男团在G市的首演开始了。

场地不小,但与那些万人级别的演唱会比起来那属实是不够看的。

官方说明了是小型,一个场馆约三千人,粉丝们坐的满满当当,几乎没有空位剩下。

能在众多竞争对手中抢到票的基本上都是天选的幸运之粉,个个有毅力不说,还是N男团的真爱粉。

自从N男团没再举办演唱会后,他们线下相聚的机会也少的可怜,官方连签售会都不舍得办几场,粉丝们集合在一起为自己喜欢的爱豆应援的方式也就只有三种:买代言产品、线下广告大屏打卡或者是在打听到爱豆的行程、然后去到综艺拍摄现场举个小牌子加油打call。

接机是不可能接机的,N的团员们都很委婉的告诉过粉丝们机场并不是独属于某个人的空间,如果因为粉丝的接机导致机场中其他人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会很自责的。

而且N男团就算是出差,飞机的时间也一般定在凌晨三四点的航班,为的就是不打扰到别人。

如此一来,粉丝们那无处安放的应援之情被一压再压,哪怕是天天给N男团的歌曲打榜、给他们代言的产品贡献销量、买点周边物料等等之类的,粉丝们的心里还是空虚的不行。

少了什么?

少的就是这个!!!

在演唱会开始之前,各家粉丝们就已经集结起来进行大范围应援活动了。

比如商场投屏、地铁站投放N男团的合照、租了两栋大厦投影N的名字、甚至还有财力丰富的粉丝直接大手一挥包了好几辆高铁站、飞机站到演唱会现场的大巴车。

当然,更疯狂的还得是灯光秀。

演唱会开始前的一天晚上,G市河岸两边的高楼大厦全都换上了N男团各成员的应援色,一秀就是两小时。

声势浩大,让人不由得感叹一句真的有钱。

听说这是一位姓华的粉丝的手笔。

官方甚至来不及出手宣传,粉丝们就做好了一切。

场馆内,类似“阳光开朗小牧宝”“寺北寺北一直飞”之类的应援横幅挂在了观众席外边的栏杆上,每家一条,大家不争不抢,整个场馆热热闹闹的,每个粉丝都无比的开心。

团粉的应援词更加显眼,因为集结了五个人的应援色,整个横幅看上去特别突出,中间那一句“N男团永远第一”非常显眼,拉横幅的粉丝又坐在场馆中间偏后一点的方位,也没有挡住其他的观众。

只要舞台上的人一抬眼,首先看到的必定是这张横幅。

月饼们也有不少人抢到了门票,这还是他们第一次来给向樾应援,激动和兴奋无处安放,十几个人聚在一起,手中牢牢地握着应援棒,嘴里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你也是月饼?还有你也是?”

“咱们有组织吗?等一下要怎么做?”

“这个好像没有,不过咱们樾哥的应援色是深蓝色,把应援棒的颜色调好就行。”

“我做了几个樾哥的应援手幅!!各位要吗??”

“要要要要!!!拜托了!!”

要是这场演唱会在半年前开的话,月饼们还不敢奢望场馆里会有这么一群向樾的粉丝。

毕竟那会儿向樾当众道歉、热搜一个接一个的爆出,风评两极分化,事业好不容易才步入正轨,网上不看好他的声音占了大多数,喜欢他的人少的可怜,能凑出几十个人来现场应援应该是极限了,也没想过半年之后向樾能走到如今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