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临渊羡玉(145)+番外

作者: 枕石冬眠 阅读记录

王书翰连连摇头,说:“不是不是!只是他家出生贫寒,门第不高,如今家中只有一个寡母与他相依为命。”

“噢……”老祖宗思索着,说,“是良家子便好。”

王书翰心里一喜。

老祖宗又一转念,问:“既是出生贫寒,与寡母相依为命,又是如何认得你的?莫不是那等有心眼的姑娘,想着攀上你这高枝,享上荣华富贵?”

“哎哟,老祖宗,您放心!绝对不是!”

“你们这些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容易被那等漂亮小姑娘迷了眼,她们说什么,你便信什么?”

“老祖宗!”王书翰急起来,说,“他不是小姑娘!”

老祖宗愣了一下,问:“她比你大?”

王书翰也是一愣,想着李文远确实比他大一些,就点点头。

老祖宗一脸难以置信,问:“你看上了一个老姑娘?”

王书翰哭笑不得,说:“他不是姑娘!”

“不是姑娘?”老祖宗一时还没明白过来他话里的深意,“那还能是个男的?”

王书翰笑着点点头。

老祖宗消化了一会儿,待她明白过来,如遭了晴天霹雳一般,举起手里的拐杖,对着王书翰就打。

嘴里骂着:“你个不肖子孙,你竟然想娶个男人回来!”

王书翰背上挨了一下,顿时哭喊起来:“哎哟,老祖宗,您说了,我说了您就同意的!”

“同意?还要我同意?”老祖宗拿着拐杖,追着王书翰骂,“我打断你的狗腿,让你天天跑出去厮混!”

王家乱做一团,向来最疼王书翰的老祖宗,口口声声喊着后悔,将王书翰宠得没边了,如今敢做出如此欺师灭祖的事来。

王书翰撒腿就跑,一口气跑出了王家。

本想往李文远家去道个别,又怕王家顺藤摸瓜,摸到李家来,于是连告别也不敢,就随着赈灾队伍赶往陕西。

他一路上后悔不已,早知道就不说实话了,害得他走之前都没见上文远一面。

也不知道文远会不会怪他。

路上无聊,他便窝在马车里给文远写信,写了一封又一封,到了驿站,便一股脑让人给李文远送去。

-

沈渊带着剩余的粮队,又是几日几夜的不眠不休,艰苦跋涉,终于抵达了延安府。

沿途看到的凄惨景象跟鄜州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田野荒芜,房屋破败,无数衣衫褴褛的灾民成群结队地朝城外逃难,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绝望和无奈。

沈渊的心沉到了谷底,他立刻命令徐副将发布公告,让灾民们返回延安城内,等待州府的救济。

然而布告发出去了,灾民们对此无动于衷。

即使有人看到了沈渊的粮车,也只是心动地看上两眼,然后又摇摇头,又唉声叹气地走远。

沈渊感到困惑和不解,让徐副将上前去打听。

灾民们一听他们是官府的人,立刻紧张起来,有的埋着头就往外跑,有的警惕地后退几步,不敢搭话。

沈渊见状,吩咐道:“进城!我倒要看看,这延安府里,藏着什么牛鬼蛇神!”

第126章 人相食

【吃饭别看!吃饭别看!!画面可能引起不适!】

延安府城门大开,沈渊一行人马缓缓进城,畅通无阻。

沈渊放眼望去,只见街道两旁空无一人,一片死寂。

原本繁华的街道,如今萧条无比。

街道两旁的商铺,门窗紧闭,到处散落着破碎的瓦片和杂物。

风吹过,带起一阵尘土。

偶尔有几只瘦骨嶙峋的野狗在街角游荡,到处翻找能果腹的东西,却一无所获。

沈渊看着这一切,内心惊惧不已。

延安府灾情再重,也不至于到破败到如此不堪的程度。

他有心想找个人带路去知府府衙,都找不到一个人。

沈渊一行人走在这片如同废墟的城里,心情压抑到极点。

长街将尽,终于听到人声,沈渊和徐副将打马快速朝着人声传来的方向行去。

转过街角,眼前骤然开阔,出现一片很大的广场。

广场上乌泱泱地围聚了很多人,大声地嚷嚷着什么。

沈渊和徐副将下了马,往广场中央靠过去,听到人群中间传来叫卖声:“六文一斤!六文一斤!全部今天新鲜到货,全都是活的,现割现卖!”

“我要最小的那个!”

“随便哪个,我要腿!”

“肚子上的肉给我!”

“心脏留给我!”

…………

沈渊和徐副将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疑惑。

延安府已经破败如此,哪里来的肉?

还卖得如此便宜?

比米粮便宜了十倍不止?

两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向人群围聚的中心挤去。

只见一个魁梧的汉子正在大声叫卖,他的摊位后面,七八个笼子一字排开。

沈渊定睛一看,笼子里装着的竟然是人!

活生生的,人!

有七八岁的小孩儿。他们眼睛里,还残留着些许童真,却已被恐惧覆盖得严严实实。

也有十来岁的少女,她们的眼中一片灰败,盛满了恐惧和绝望。

他们全都被关在装家畜的低矮笼子里,只能弓着身子,蜷缩成一团。

他们的身体在笼子里扭曲着,挣扎着,却无论如何也挣脱不了那冰冷的铁笼。

沈渊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幕,他的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跳动,愤怒在心中不断燃烧,他想立刻冲上前去,打破那些笼子,救出那些被囚禁的人。

徐副将死死拽住他,不停地冲他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