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葵想说再厉害能比夫人您厉害吗?
可抬头看亦泠是真生气了,她便规规矩矩地认错:“奴婢知错了……奴婢只是以为这样您会开心一些。”
原来锦葵也看出亦泠今夜心事重重了。
火气顿时消了一大半,亦泠反过来安慰她:“我只是天气太冷了有些疲倦,开春了便好了,你不必担心。”
说完后,看着浓稠的夜幕,她又轻轻叹了一口气。
“不过方才那盏提篮花灯真是好看呀。”
她喃喃自语的声音几乎淹没在了嘈杂的夜市里,只有身边人能听见。
半晌没听到锦葵的回应,亦泠侧过头,提篮花灯璀璨的光亮猝不及防撞入了她的视线。
吵闹的夜市仿佛突然安静了。
亦泠的目光凝注在亮晶晶的花枝上,眸子里微光闪烁。
许久,才顺着细长的灯杆,抬起眼睛。
看见谢衡之的那一瞬,莫名紊乱的心跳让亦泠不假思索地扭开了脸。
望着眼前人潮如织,亦泠眨了眨眼,平复了呼吸,才再一次回过头。
目光再一次定格在谢衡之脸上时,天黑黑的,灯亮亮的。
他的面容氤氲在光影里,连深邃的眉眼也被镀上了几分柔光。
无声的对视中,亦泠的手心被他放上了提篮花灯的灯杆。
“天都黑了,还不回家吗?”
第54章
静谧的车厢里,不知是不是因为提篮花灯的灯芯还燃着,总感觉有些闷。
可亦泠又舍不得让锦葵掐了灯芯,光亮虽微弱,但总要亮着,就像她心里那点儿难以名状的倔强。
说来也奇怪,亦泠也没想到自己就这么没骨气地跟着谢衡之回家了。
或许是因为冬夜的风太刺骨,又或许是因为谢衡之将花灯递到她手里时,温柔的语气里又透着一股不容拒绝的强势。
当然,亦泠知道这种时候她再怎么较劲都是纯粹和自己过不去。
她本就只计划着在外头消磨些许时光,不至于和谢衡之在府里孤男寡女面面相对太长的时间。
又没打算在外面流浪。
只是没想到,谢衡之会亲自出来抓她。
那一刻,亦泠忽然就有一种缴械投降的感觉。
沉默着上了马车,她也做好了要和谢衡之单独相处一路的准备。
谁知策马而来的谢衡之并没有像先前那样不容分说地挤进她的马车,再一次翻身上了马,扬鞭走在前头。
一行人已经离开了东市,四下里逐渐安静。
亦泠偷偷打开轩窗,一股刺骨的寒风立刻涌进了车厢。
黑沉沉的夜色里,骑马的随从们提灯开路,光亮起起伏伏,给谢衡之的背影镀上了一层模糊的光晕。
仿佛是幻象,而非一个真实存在的人。
真是捉摸不透。
亦泠看着谢衡之清隽挺拔的背影,皱了皱眉。
-
虽然已经过了戌时,林枫院里依然灯火通明。
等听到外院的人说亦泠和谢衡之回来了,曹嬷嬷立刻走到屋檐下候着。
和往常一样,夫妻俩是一前一后踏进来的,绝对算不上亲密。
但谢衡之终究是亲自去接人了,怎么他在前头昂首阔步,亦泠倒蔫巴巴的,没有丝毫精神气儿。
垂首敛目等谢衡之大步进向书房,曹嬷嬷立刻凑到亦泠身旁问道:“夫人怎么不开心呢?”
亦泠冷着脸回答:“有什么值得开心的事吗?”
看来是还没从胡拔人的事情中缓过神。
曹嬷嬷心下明亮,瞅了锦葵一眼,故意说道:“好漂亮的花灯,夫人买的吗?”
“哪用得着夫人买呢!”
锦葵得意洋洋地拎着灯,“是大人送给夫人的!”
“哟!那一定很贵重。”
曹嬷嬷满脸堆起了笑,“那夫人您看这灯放在哪里好呢?就挂在寝居可好?这样日日也可瞧见。”
曹嬷嬷天生嗓门儿大,即便她已经很克制了,声音也比旁人响亮。
亦泠看向谢衡之远去的背影,脚步都没顿一下。可亦泠就是觉得他听见了。
“挂在寝居像话吗?”
亦泠扭开头,“扔——”
顿了顿,还是舍不得当真扔了,便改口道:“扔库房去吧。”
说完,便快步走进了屋子里。
曹嬷嬷先前得知亦泠和锦葵去了东市,怕她嘴挑不吃外面的东西,又想着她这几日担惊受怕都没怎么好好吃东西,便让厨房准备了一大桌子菜肴,全都是她平日里喜欢的。
特别是那道五味杏酪鹅,每回出现在饭桌上,她都能多吃半碗饭。
更衣净手后,亦泠迫不及待地坐到了桌子前。
折腾了一天,着实是饥肠辘辘。
尽管她此刻心情依然复杂,却不影响她的胃口。
只是刚拿起筷箸没吃两口,一阵熟悉的感觉就涌了进来。
亦泠夹菜的动作停滞,抬起眼的那一瞬,那点儿本来就稀少的轻松感又消失殆尽。
她僵硬地转过头,只见谢衡之怡然自得地走了进来,掀袍坐在她旁边,拿起筷箸就准备吃饭。
什么话都没说。
亦泠眼眸转了转,也无声地站了起来,准备撤离。
就在她转身的那一刻,一双干净的白玉筷箸挡在了她身前。
“坐下,再吃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