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假千金她只想种田(277)

作者: 六五七七七 阅读记录

这时候苏三郎和苏二郎都已经离开了,苏大郎也去军营了,家里只剩下了苏父苏母两人。

苏母瞧见村长媳妇过来了,立刻笑盈盈的招呼她过来,“来来来,大嫂子,你过来瞧,我这边如何。”

苏母拉着村长媳妇到了窗户旁边。

这是专门铺的一个炕。

苏宁在前世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这种密封的窗户,让阳光照射进来,暖洋洋的,更别说底下在铺上一个火炕,下面烧着,上面晒着,冬日里别说多舒服了。

所以在修苏家大院的时候,每间的火炕都尽可能的靠近窗户,尤其是朝南的房间,窗户更加的大。

特别的舒服。

村长媳妇顺着苏母的方向看过去,只见这张火炕上铺着一个小桌子,小桌子上放着一些绣花的东西,在阳光下照射下,真的很好看。

最主要的是,即暖和又明亮,不废什么眼睛。

“你这以后可是享福了,这地方好啊,绣花什么的,也不担心看不清了,也不累着了。”村长媳妇羡慕的说。

苏母强忍着要勾起的嘴角,状似嫌弃的说:“亮堂是亮堂的,就是晒得慌,这阳光啊,照在眼睛上,总是睁不开眼。”

村长媳妇白了一眼苏母:“你就笑吧,能看的这么清楚就不错了,你不会找个避光的地方,或者背着光,既能够看的清,也能够晒晒暖,多舒服啊,我家想要还不能有呢!”

他们也想要,但是这玻璃太贵了,就连苏家都是等了好久才能弄好的,就连苏家小院那边都没有!

哪怕是在想要,他们也懂得先来后到。

而且,贵啊!

他们没钱啊!

不过,现在有了炕,虽然自家的没有烧起来,但是在苏家可是感受到了,那是真的舒服啊!

苏母笑了笑,拉着村长媳妇上了炕,笑呵呵的说:“来来来,上炕上暖和着,我本来说这天气还不冷,不用这么早,而且这阳光一晒,白天也不冷,用不着烧炕,可是我家几个孩子都说不行,不能冻着了,没办法啊,只能让人烧起来了。”

“行了行了,别再眼馋我了,我家可是还没敢烧呢,今年的柴火都贵了!”

“啊?”苏母有些震惊看向村长媳妇,“怎么今年的贵了?”

村长媳妇叹了口气:“这不是今年村里大部分人家都盘上炕了吗。这冬天一烧起来,肯定需要不少柴火的,虽说咱们也留着一点,但是总是不禁烧的,便有的去山上找了。只是这今年需要的多了,有些人家家里实在是穷一点,便想着把这些柴火给买了,只是要的人多,这价格慢慢的就上去了。”

“哎,幸好我家大郎早早就弄好了,家里地里的也能用。”苏母有些放心了。

往年没有那么多需要柴火的。

毕竟每年秋收家里就能收获一批当做柴火用,再加上山上拾一些,足够了。

只是今年烧起来火炕,这地里的庄稼就不禁烧了,还是木头持久一点。

这不,买的人多了,卖的人却没有那么多,这价格就涨上来了。

好在大郎早早的带着人去了山里,找了些枯枝落叶干死的树木,带了回来,不然这一大家子,可真的是不够啊!

第252章 流言

“我家也还好,大郎去弄柴火的时候,把我家的也叫上了,只是现在还不冷,再过几天就是了。”村长媳妇笑笑说。

苏铭志去的时候把他家大郎也叫上了,倒是省了不少的事儿。

苏母笑着说:“那都是应该的,乡里乡亲的,咱们关系又这么近,应该的应该的。”

村长媳妇说:“是这个理,所以今儿个我来也是想要和你说一件事。”

“啥事啊,你这么的郑重。”苏母瞧着村长媳妇立刻严肃的脸,也正色道。

村长媳妇小心的凑到了苏母的面前,指了指苏二郎的院子方向,小声的说:“妹子,我问你个事儿,你家二郎是农籍还是商籍?”

苏母有些不解的回答:“当然是农籍了,家里还有十几亩地在他的名下,当然是农籍了。”

村长媳妇松了口气,但是又有些疑惑,“既然是农籍,那怎么能够在镇上开铺子啊?”

而且赚的还挺多的。

苏母心中一动,小声的问村长媳妇:“嫂子,你说这个是有什么事儿吗?你也知道我的性子,想不了那么多,你直接和我说说呗。”

村长媳妇看了看周围,见周围没人,小声的说:“那我可给你说了,你别告诉别人这是我说的。”

“当然不会。”

“那行,我给你说一说。”村长媳妇,“这几天你也没怎么出去,所以也不知道,这镇子上流传着一个流言,说是你家的二郎啊又是商籍,又是有田地的,犯了国法了,听说有人想要召钦差高发你们家呢!”

“啊?!”苏母震惊了,“这是谁啊,没个好心眼,我们家二郎怎么得罪他们了!”

村长媳妇一摆手,无奈的说:“我也不知道啊,我也是听人说的,而且听说穿的挺厉害的,甚至有的人说过几天县令大人就会来问一问呢。”

“啊?”苏母有些不解,“县令大人过来问什么?”

村长媳妇一副我懂的模样说:“我听说啊,这天下有风闻奏事的官员,这有点风吹草动就可以往上告,所以这底下的官员啊就不敢轻举妄动,咱们镇子上这流言传的太厉害了,县令大人不管也得管。”

“这样啊。”苏母放心了,“那就让他来啊,反正我们家身正不怕影子斜。”

村长媳妇瞧着苏母这么坚定的样子,心里也开始打鼓,难道苏家一点事儿都没有?那为什么外面传的就像是真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