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卷王拿错炮灰剧本啦!(103)

作者: 三十六楼看风景 阅读记录

100%的通过率!

哪个不想把女财神留在尤沟扁村里?

跑了十来个单位,办理各种手续,用时一个月。

与此同时,尤语在相关渠道上打出了,五十万设计费求购产业园的设计图广告来。

没想到这么小的标的,竟然有四家成都的甲级设计院,打来了咨询电话。

省城设计院都来了,市里的也闻风出动。

尤语干脆约了一个时间,带他们一起到了现场。

“以后这个地方就叫做八亩地产业园,我想打造一个小型生态农业产业园,要求有以下几点:

首先最重要的是,我希望按照甲类建筑标准建楼,防震标准至少要达到9度。

写字楼的面积,要能供五百人到六百人同时使用。

种子培育室、会客区、员工餐厅、安防等少不了。

最后,我还要一个至少可以储存2000吨蔬菜的小型冷库,低温种子储备库一间......”

面馆谢老板就不止一次吐槽过,她们村番茄的季节性太短了,从大棚成熟到露天种植熟,也才四个多月。

难道要让他一年之中,关门七个月?

吃过她家的番茄,食客们谁还会喜欢吃其他凡品?

尤老板接受了批评,毕竟等到其他种类单品种植上千亩时,没有冷库可真不行。

一般像番茄这类的瓜果类蔬菜,如果放在冷藏库中储藏,可以保鲜2到3个月左右。

蜜瓜的保鲜期能长达3到5个月,红苕最厉害,最多能扛7-8个月。

错峰,延长销售周期,农产品的价格才能更稳定。

建立一个低温种子储备库也是迫在眉睫的。

还记得位面系统当时提示的是,经由浓缩液浸泡改良后的种子,三代内遗传基因稳定。

那三代以后呢?

就她家五亩墨菘,如今是主薹都不敢掐,全部留来做种了。

蔬菜瓜果肯定也是一年比一年的播种面积大,而她的浓缩液数量却是有限的。

必须趁种子在三代以内,多多的保存,以备后续使用。

这?这还是一个乡村农业公司该有的配置么!

各家设计院的项目经理和他们家的设计师,面面相觑。

半晌后,有家公司的项目经理问道:“尤总,不知道您的工程总预算是多少?”

第92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九十一)

她一个外行,有啥预算?

搞不好还要贷款来修产业园,江县农业银行信贷部经理,已经联系她好几回了。

心里再没底,面上也不虚火:

“工程预算当然要根据最终的设计方案图来定,都说我们做农业的公司土气,把好好的公司修成了厂房,我是希望把科技搬到农村来。

既能让我的员工身处,最先进的甲级写字楼工作环境中,又能不脱离于我们农业的本行。”

尤语:当甲方就是爽,只需要把自己能想到的要求都给提出来,看乙方如何接招。

设计院:甲方虐我千百遍,我待甲方如初恋。

设计方案当然不会是十天半月能出来的,最有信心的成都第七电子设计研究院,承诺五十天内就能出图。

整个二月没有下一场雨,气温异常高。

育苗棚只得早晚用人工灌溉,菜苗生长飞速。

两百亩大棚沙瓤番茄苗,和去年一样的五角钱一株苗,净赚,二十二万元。

虽然比不上卖墨菘的日进斗金,生产管理组还是干劲儿十足。

尤老板曰:生产组年终奖金与每年育苗的收益挂钩。

三月继续干旱,育苗棚的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峰。

一百亩贝贝南瓜秧、三百亩大棚蜜瓜秧、一百亩露天种植番茄苗。

小贝贝南瓜秧和蜜瓜苗的售价,高达两块钱一株。

就这五百亩苗,就能预收一百二十多万。

杨老板从樱花国搞回来的贝贝南瓜源种,只有四十斤。

不要小瞧这四十斤种子,一斤贝贝南瓜种子大约2500-2700粒,价格是一块钱一粒。

就,贵到离谱!

心痛得尤语只磕掉了二十支浓缩液,要没过四十斤种子,必须把浓缩液的浓度比正常量稀释了一些。

还不停的嘀嘀咕咕:看看人家蜜苕,只用稀释了五倍的浓缩液洗了个头,效果都一样好!

南瓜种子出苗率高,四十斤种子,足够种满联合村新垦出来的一百亩高山地和自家育苗大棚地了。

豌豆公主果蔬公司,以五块钱一个小贝贝南瓜的收购价,育苗之前就和联合村的村民签了订销合同。

根据从樱花国传来的种植经验,这个小贝贝南瓜的个头不大,单藤最少能结6-7个瓜。

和番茄一样的吊种或者爬架,一亩地可以栽1000株苗。

不但可以连作,大棚种植,一年至少可以种两季!

联合村村民:只要三个多月,一亩荒山地最少能卖三万块呢。

两块钱一根秧秧算啥子?

果蔬公司要求怎么种,就怎么种!

微耕机买对了,翻地,成为了各家各户老少爷们,争抢得最厉害的一个活计。

山地干旱?抽水机安排上!

耿杰(采购主管)出了半个月长差回来后,把川省十几家有机肥公司的考察和价格谈判汇总给了老板。

“资阳的这家有机肥公司,把成都附近的大型肉羊养殖场的羊粪给垄断了。羊粪,他家产量川内最大。绿禾公司和牛奶巨头合作的......”

量大,人潇洒!

有千亩以上耕地的农业公司,拿到的团购价比有机肥的零售价便宜一半。

菜农们哪个不晓得有机肥对庄稼和土壤好,以前不就是图个省事和追求高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