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卷王拿错炮灰剧本啦!(116)

作者: 三十六楼看风景 阅读记录

尤大有带着生产组,忙着将干透了的菜杆割下了,揉去种壳,清除杂质后还要进行风干、晾晒。

经过品质组的筛选,最终精选出来的颗颗饱满、黑得发亮的种子,也有五百来斤。

五百斤种子=10000亩苗。

可把尤爷爷给愁坏了,“咱们一年才种三百亩,要是放个三五年的,种子都失去活性了,不就浪费了吗?”

“爷爷,您别急,今年年底墨菘的种植面积最少翻一倍!

虽然今年等不到种子库修好,还可以买种子低温储藏柜来用。

听说这种储藏柜的温度只要控制在0℃~10℃范围内,种子含水量不超过8%,保存个十年八年莫得问题。”

尤语已经安排采购主管耿杰,出差去了北方农业机械大省。

“嗯,不管多贵都得买,小贝贝南瓜马上也要成熟了,今年存储种子的任务艰巨......”

老爷子见孙女安排得妥当,安心巡视南瓜地去了。

“小贝贝”南瓜花期比较长,最早坐果的南瓜,瓜皮都快硬了,顶端还有刚授完粉的小南瓜。

为了确保南瓜的质量,每根藤严格控制在七个瓜以内,藤蔓不足够粗壮的,最多也就留了五个瓜。

因为第一个早熟的南瓜要用来留种,尤语没舍得摘几个来尝鲜。

临近端午节,尤沟扁村两百亩大棚“老尤家”沙瓤番茄,进入了丰产期。

端午节前一天下午17:00,尤语正在给公司员工们发粽子和过节费。

山城火锅协会会长贺咏枝女士,带了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助理突然来访:

“哈哈哈,小尤,你不会怪我,今天不请自到吧?”

“贵客临门,欢迎至极!”尤语半点没在自建房办公的公司而难为情,坦然相迎。

贺女士是个很讲究礼节的企业家,哪怕来考察供应商还给带了伴手礼来,对尤爷爷和尤奶奶也很是客气。

老房子的客厅办公室一目了然,没啥看头,尤语带了两人回隔壁家中。

“听说你们村儿的番茄已经上市啦?今年的品质怎么样?”才刚坐下来寒暄了几分钟,贺女士就等不及直奔主题了。

“您要是不累,我马上带您去地里瞧瞧,今年春旱完了又夏旱,番茄甜得很。”

“说得我流口水,走,咱们去地里摘几个来尝尝。”

“幸亏您是下午来的,每天上午十点前,九成熟的番茄就被摘了个精光,晒了一下午应该能摘一些八成熟的。”

“那我可有口福了!”

村里最近的大棚番茄地,离尤语家约莫有二十来分钟的步行距离,尤语边走边给贺女士做介绍。

“我们村儿有十个生产小队,每个小队约有五十户人家,人口两百人左右,全村外出务工的只有两人(尤立军和叶桂梅)。

村里适合种菜的沙土地约有一千五百亩,良田一千亩。今年春季大棚菜有一千亩,除了沙瓤番茄,苦瓜、茄子、黄瓜等蔬菜也正丰收......”

沿着机耕道一路走,一路讲。

拖拖拉拉半小时,才到了一个约莫两亩地大小的大棚里。

大棚的主人尤洋(尤齐二哥)带着爹妈和媳妇儿,正忙着给番茄打叶片。

看到尤语,尤洋赶紧上来打招呼:“尤总,我留了几串特别红的,还想等下给你送家去呢。”

大侄子看到来了陌生人(很有老板的派头),嘴上的称呼都变了。

“谢谢尤洋,快带我们去摘,自己摘的吃起来才甜呢。这位是山城火锅协会的贺会长,挑番茄她可是专业的!”

“会长好,会长这边请!”

大棚地里,吊蔓的番茄,植株有1.5米左右高,每棵番茄藤蔓上挂了到五穗果,一穗有四颗番茄。

为了增加通风和光照的效果,也为了加快番茄成熟,第一穗番茄以下的叶片全部被除掉。

站在垄沟里,就能看到一派:密密匝匝,挨挨挤挤,红红绿绿的繁荣景象。

第104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一百零三)

尤语随手摘了两个番茄,递给贺咏枝和她的女助理。

自己又摘了一个,在衣服上擦了擦就嗦了起来。

贺咏枝看她吃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提醒:“种番茄用的农药可不少,这么吃很容易拉肚子的。”

尤语浑不在意:“我们村儿在番茄苗移栽之前,所有的土地都经过消杀处理的。您看棚顶上的防虫网,还有地里的黄板和粘虫板!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虫,能被隔绝和处理掉,极个别顽固害虫,我们也大多使用的是生物农药......”

果蔬公司总经理和种植户亲自示范,随摘随吃,完全不惧灰尘和农药残留。

贺女士最终也没忍住嘴,被尤语指引着:先开窗,后嗦汤,挤一挤,一口装。

小助理早就吃得头都抬不起来了,顾不上被飚了一身的番茄汁。

这是什么神仙味道的番茄?

八成熟,就已经是恰到好处的黄金酸甜比例。

轻轻一吸,又沙又浓郁的汁水便在舌尖爆破,每一口都令人无限惊喜。

要是放冰箱里冷冻一下,不用想都知道能有多好吃。

不负众望,连吃了两颗沙瓤番茄的贺女士,急切表示想买!

尤语却摇头:“老尤家沙瓤番茄皮太薄,哪怕是七成熟的摘下来,运到山城的耗损肯定不小,而且就这两三百亩,还不够我们县城和成都的几家酒楼卖的!

给您推荐,我们公司精心筛选出来的番茄种子!环境适应能力强,抗病毒抗虫害。您要不要在山城农村找种植户种种看!”

贺咏枝兴趣更甚,她家公司在山城某乡镇有几百亩的辣椒基地,如果能自己种出这么好吃的番茄来,简直是快乐到老家了!